中医自救养生中文网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推广传统中医,倡导返朴归真的低欲望生活!非必要不消费!
 
首页  注册注册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相册相册  搜索搜索  网友酷拍自拍  美女酷图  登录  网购实惠推荐  收藏本頁  

 
 

 耕云先生199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關於“禪”的讲话

浏览上一个主题 浏览下一个主题 向下 
作者留言
杂医阿基师
一品莲子官
一品莲子官
杂医阿基师

帖子数 : 2912
官饷 : 8342
官声 : 0
注册日期 : 14-08-25
年龄 : 34

耕云先生199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關於“禪”的讲话 Vide
帖子主题: 耕云先生199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關於“禪”的讲话   耕云先生199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關於“禪”的讲话 Empty2017-04-29, 09:14

刚开始,我对禅,中国禅、禅定,正定之间也是分不太清楚。后来为解除心中的烦闷不断探索佛法, 看到了耕云先生199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这篇讲话。分享给大家。
禅的特质

 首先我要感謝方立天教授和邢博士的安排,使我有這麼寶貴的時機來就教於各位。

  談到禪,的確是「向上一路,密不通風」,你找不到一點縫隙可以鑽進去。禪是很難入的,入了禪就得大解脫。禪也的確像壁立萬仞,無徑可攀、無門可入。

一、禪超越了宗教

  禪是宗教嗎?禪不是宗教,禪超越了宗教。因為丹霞天然禪師冬天烤火,把佛像劈了當柴火燒。有人問趙州禪師:「佛是什麼?」答:「佛是老臊胡--是洋鬼子。」有人問雲門:「佛剛生出來,周圍走了七步,一手指天、一手指地說:『天上天下,唯我獨尊』,這是什麼意思?」雲門說:「我若看見了,一棍子打死餵狗吃。」這哪裏像宗教呢?所以說禪超越了宗教。

  禪不是宗教嗎?但在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裏面的確記載著:「佛在靈山會上,手拈著一朵金色花朵,不言語〈不說話〉,百萬人天俱皆罔措。」大家都不知道「佛拿著花不講話」是什麼意思。只有金色頭陀迦葉尊者破顏微笑、心領神會。然後在百子塔前,佛分一半的座位給迦葉坐,然後告訴他:「你以後傳承禪宗」,並且指定阿難副二--阿難尊者協助他辦理這件事。所以禪的特點就是「超」,既是宗教又超越了宗教,因此,禪是一種「不一般」的宗教。一般的宗教都不是這樣的。

  禪的「不一般」,就是說它打破偶像、沒有崇拜,它說一切眾生與佛平等,大家都跟佛一樣。只要向佛學習、向佛看齊,不要向佛崇拜,不要向佛祈求什麼。既然如此,那麼「眾生與佛平等」,口號是如此,但是禪所表現的並不如此。怎麼「並不如此」呢?眾生,誰也沒有說誰要把誰打死餵狗吃,誰也沒有說把誰的像燒掉,但是對佛「特別優待」--燒他的像、要打死他餵狗。可以說對佛不但不崇拜,表面上看起來還有一點兒糟蹋佛,這就是禪宗的特色。

  禪宗不唸一切經典,不規定的規定--不唸經。禪宗不但不唸經,而且誰若在禪堂唸了一聲阿彌陀佛,就罰他挑水三擔來洗禪堂。說你這一句佛號,把我的禪堂給唸髒了,所以要罰你挑水三擔把禪堂洗一下。大家都知道,禪實在是超宗教的。

  禪對宇宙萬物的形成,不同意創造說,它說無造者,無造物。在邏輯上,禪也不同意這是神造的世界。因此禪是典型的無神論。

  禪既然是無神論,為什麼又承認宗教?禪是既宗教而又超宗教;它既寫實而又昇華了問題;它的藝術既具象而又抽象;它既存在而又超越。所以禪就充分表達了「平等」的精神,宇宙平等,一切理、一切事平等。誠如剛才方立天教授所說的「禪是直覺」,六祖也說:「直心是道場。」但是禪的要求,直覺要經過訓練;不經過訓練,這個直覺往往沒有用。各位如果不笑話我,我坦白說,我現在跟各位說話都是靠直覺,我沒有分別心;我若有分別心,那我說的話一文不值,浪費各位的時間。方立天教授講的「直覺」,六祖開示過:「直心是道場」,反分別、不分別的心,就是直覺。所以方立天教授一說到:「禪是直覺」,我感到非常歡喜、非常高興,遇到知音了。禪是反分別心的,「不分別」你怎麼知道一切事物的真相?但是它靠「不分別」而能洞察表裏精粗,毫無遺漏,這是禪的特色之一。

二、宗教的種類

  一般的宗教有很多種:

  第一是理性的宗教:如佛陀時代的婆羅門研究吠陀經與奧義書;現在的哲學家研究宇宙人生的真理……,這跟真正的禪沒有什麼關係,為什麼?因為理性的宗教流於冷漠,它不是大眾化的,也不能在血肉的現實生活裏生根。

  第二是感情的宗教:什麼是感情的宗教?「信」即得救,盼望人愛祂。把「信」看成是足夠和必須的條件。只要「信」就得救了。感情的宗教,它的好處,可以使人的心靈得到暫時的慰藉,它的缺點,盲目、固執、著相。過去的宗教戰爭都是感情的宗教引起的,如果沒有感情的執著,就沒有宗教的戰爭。

  第三是肉體的宗教:專在肉體上下功夫,這種修煉方式很多,為了避免「瓜田李下」,不舉例了。肉體宗教的好處,可以鍛鍊人的意志力;它的缺點便是對肉體的執著,而「我執」便是解脫的最大障礙。佛法講「斷惑」,說對於一切存在、一切事實、所有的問題都不會有疑惑,如佛的名號「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」,什麼都知道,沒有不知道的。你若修煉肉體,做不到這一點,而且有了問題就不灑脫、不自由,你就被拘束了。所以肉體的宗教,不是我們所需要的。

  第四是拜物的宗教:河北有人拜五大家--胡、黃、灰、白、柳;原始民族拜蛇;印度人拜牛;日本有人拜生殖器……;這都太離譜了。像這些宗教,我們把它列在最後面。它連理智、感情宗教都望塵莫及。這是原始宗教、原始人的信仰,這反映出沒有文化、沒有自尊、沒有自我、自我否定,根本毫無價值。

  因此,說「禪」不是宗教,那是肯定的。如果說禪是宗教,那它又是哪一種宗教呢?它是生活的宗教。何以見得禪是生活的宗教呢?龐蘊居士說:「神通並妙用」,這如何顯示呢?下一句說:「運水與搬柴」,挑水和搬柴就是神通,除此之外不找神通。

三、禪必須落實在生活裏

  我們了解,中國禪宗的目標,原本是要在現實的生活裏紮根的,但是,禪的表現太奇特了,一直不能紮根,就變成了士大夫跟深山古剎高僧們的專利品,你、我大家沒份。為什麼呢?如果說有邏輯可尋的,那麼我們就會去推理。

  比如說「什麼是佛?」「麻三斤」。麻三斤跟佛有什麼關連?

  「什麼是佛?」「乾屎橛!」。乾屎橛跟佛有什麼關連?這是沒法理解的。那麼,各位若問我:「你理解不理解?」我若不理解的話,我不敢出來弘揚禪。那別人問我,我卻瞪眼又該怎麼辦?那是可以理解的;但是「不是理解」,是從直觀、直覺而來。

   中國的禪,它是個幽默的化身,種種的一切都講求幽默,如果幽默感不夠的話,就不行。比方我們大家都知道禪宗的兩位大德,一個是德山的「棒」,你問話,話還沒有說一半,他的棍子已經打到頭上去了〈當頭棒喝〉;第二個是臨濟的「喝」,臨濟的祖庭、發源地就是在我們河北,而且我們河北今天來講就是禪宗的故鄉,這句話怎麼講呢?因為現在的禪宗是「臨濟兒孫遍天下」,都是臨濟宗的,其他的如日本有曹洞宗,傳到台灣、傳到大陸的都很少,而且不太受禪宗的重視。

  因為六祖與弟子都反對打坐的。六祖說:「生來坐不臥」--你活著的時候,固然可以打坐;「死去臥不坐」--你死了還是要躺著。「一具臭皮囊,給誰立功課」--人追求解脫,你執著非坐不可,那是不解脫更加不解脫--本來不解脫,再加根繩子,所以六祖不贊成打坐。

  六祖的大弟子南嶽大師,他也反對打坐。南宗沒有打坐的,只有曹洞宗打坐,它的口號:「只管打坐」。打坐有什麼好處呢?打坐可以強身、可以使人心平氣和、可以打通氣脈等,有很多好處,但那不是禪!禪所追求的不是這個,而是追求人生的徹底解脫,所以禪宗反對打坐。

  我們了解:禪是一種生活的宗教,它也不打坐,你昨天怎麼過,今天還是怎麼過;以濟公活佛作典型來看,就禪來講,你能吃的,我也能吃;你敢吃,我就敢吃。出家人為什麼還是吃素呢?那是「北傳宗教」留下來的。北傳宗教吃素的著眼點並不是說吃葷有什麼罪,但是他們口頭上說:「吃葷是有罪的,你吃豬,下輩子就變豬。」佛教研究院有個小和尚寫一篇文章說:「我下輩子還想做人,乾脆我吃人肉好了!」這雖然是個笑話,但給我們很多啟發。雖然我不是專攻佛教史考據的,但是我也略懂一二。因為佛陀說法四十九年,他說法三十年以後才開始說戒,原來沒有戒律。而佛陀本身也是百無禁忌,化緣化到什麼,就吃什麼。金剛經上不是講嗎?「爾時」--這個時候,「世尊食時」--到了吃飯的時候了;世尊是很講禮貌的,「著衣持缽」--在房內他也穿衣服,出去再穿外出服,拿著缽;「入舍衛大城乞食,於其城中次第」--一家、一家地要飯,一家都不漏;「乞已」--要飯要完了;「還至本處,飯食訖,收衣缽,洗足已,敷座而坐。」由金剛經的這一段可知,佛不問你家有沒有葷的,你有沒有專程給我做素菜?或缽有沒有洗乾淨?佛陀不計較這些,修心不修口,所以吃什麼不頂重要。「吃什麼」,對於禪宗來說一向不頂重要。

四、禪宗的悟是無字天書

  而禪宗的開悟有沒有呢?確實是有的。悟是什麼?有人打坐以後,很興奮地站起來說:「我悟了」,到處嚷嚷:「我悟了,你們大家來,我告訴你們」,然後發表一篇論文,這簡直荒謬絕倫。那個絕對不是禪宗的真悟!禪宗悟的是「無字天書」,有一個字就不叫悟,無一個字也不叫悟。因為法是圓滿的,是無欠無餘,既不缺少又不嫌多,恰到好處的。

  禪這麼好,我為什麼不把過去的禪拿來弘揚,又提倡安祥禪呢?你要知道,過去的禪確實是沒有人懂的。譬如德山禪師,他很驕傲,專門研究金剛經,他是四川人。他聽說江西法席很盛,龍潭崇信禪師聲望很高,他不服氣。他說:「修行人千劫學佛的威儀,萬劫學佛的細行,都不能成佛,你這些南方魔子說什麼見性頓悟就能成佛?我不信。」於是挑著一擔金剛經的註解青龍疏鈔,由四川出劍閣到了湖南,他去找龍潭,盛氣凌人,信心十足。半路上肚子餓了,想買個點心,看到一個老太太賣點心。他說:「老太太,我買個點心。」老太太問:「你擔的是什麼東西?」他說:「是青龍疏鈔。」老太太說:「我有一問,你若是答對了,我就賣給你;你若答不對,你到別處去買。」老太太說:「金剛經上『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』,你點哪個心?」這下子把德山問愣了!真的,「我點哪個心?」這老太太說:「你既然答不出來,你到別處去買。」這德山的氣焰就挫了一大半。你說這裏面有什麼道理?這老太太幽他一默、「將他一軍」,他就傻眼了。德山是不錯,他對佛教的義理、學問很有研究,但是幽默感不夠。

  等德山到了龍潭,周圍轉了一下,說:「來到龍潭,潭也不見,龍也不現。」龍潭崇信禪師說:「你真正到了龍潭了。」他又不知道怎麼說。

  德山到了龍潭以後,他就心服了,每天侍奉龍潭崇信禪師。

  有一天侍奉崇信禪師到了深夜,崇信禪師說:「夜深了,你該回去休息了。」他說:「外面太黑。」崇信禪師就點了個紙捻子給他,他剛要去接的時候,就被崇信禪師吹滅了,德山當場大悟。他悟了什麼呢?你打死他,他也不說,你也不知道。

  你要從這個地方找訊息,這個是大麻煩。這個除了直覺,沒有用。你想得愈多,離主題愈遠,你想用這種方法接引現代人,根本行不通。過去參話頭,參個十年、八年的大有人在。一個葛藤扯不完,皓首窮經,頭髮白了,一輩子研究經典沒有開悟的人大有人在。

五、禪可以變化氣質、轉凡成聖

  現在是工業社會,西方人說:「時間就是金錢。」柏克萊說:「時間就是生命」,浪費了時間,就是浪費了生命。現在如果還是沿用以前的方法,能接引誰呢?所以,有一個老禪師說:「我若一向舉揚宗乘--我一向按規矩,把禪宗的法拿出來說;法堂前草深三尺--這表示人家不來了。」禪宗是這麼銅牆鐵壁,高不可攀,高不可仰,而且高踞大雄峰頂,呵佛罵祖--坐在山巔上,佛也罵,祖也罵,只有我最大,這種人叫人怎麼能接近?在這個情況之下,實在很討人嫌。但是,你想變化氣質、轉凡成聖,非「禪」不可。離開禪,這幾幾乎是不可能的。

  各位都知道:「這是有脈絡可循的,宋、明理學是從禪來的」,宋、明理學那時候的儒家正步上了僵化的末路,有了「禪」的新血注入,儒家的思想、學問復活了。所以,王陽明說:「我的良知猶如靈丹一粒,點鐵成金。」他不是誇讚自我,他是讚美禪。王陽明、朱熹、陸象山、程頤、程顥這些人都是一天到晚罵佛教、罵和尚,人家說他們:「披著袈裟罵和尚」,他們的罵其實是讚美。

  禪宗是不是能變化氣質、轉凡成聖?那是很快的,的確是真實不虛的,而且可以證明的。能證明什麼呢?因為佛法有一句話說:「學佛難,難在『狂心難歇』呀!」你這狂妄的念頭、你這庸俗的念頭、你這無明的念頭很難停歇。什麼叫「無明」?你自己想什麼,自己都不知道!有的人散步,垂著頭想心事,回來後,你問他一路想什麼?他說:「我什麼都沒想」,這是說謊。人什麼都可停止、可以煞車,唯獨念頭不能停止,無法停止。如果念頭一停止,就是「佛」。所以,禪宗有一首詩說:

十方同聚會--四面八方來的人一同聚會。聚會幹什麼?

個個學無為--什麼叫「無為」?如果一天忙到晚,往床上一躺,說我今天沒做什麼,有這個感覺,這個就叫無為法。

此是選佛場--這個地方是用來選佛的。誰當選呢?

心空及第歸--「心空」與「不空」有多少差距呢?禪宗講沒有差距,「空」就是「不空」,它是「不二法門」。

  你若不入「不二法門」,你就不能入禪,禪的門是「不二」的。比方說:「煩惱與菩提不二」,煩惱很難受,菩提是生命的覺醒,為什麼「不二」呢?因為當你煩惱的時候,證明你有覺性。如果你是泥人、是木人,你就沒有煩惱啦!所以煩惱與菩提不二。入了「不二法門」,一切都是「不二」。

六、直覺必須經過鍛鍊才有用

  禪,這麼好,禪的境界這麼高,禪能改變一個人,而禪又沒人能懂,這就難了。自古以來,開悟的人寥寥可數,沒有多少人。所以我要使大家開悟,要使人人成佛、「心空」--「空」與「不空」不二,「空」是體,「空」也是用。心思能不能停止?是可以停止的。現在,各位找一找心裏有什麼念頭?你在想什麼?我敢保證,各位腦子空空的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沒有念頭,就是沒有念頭,這個就是成佛了,成佛就是這麼簡單。

  你現在如果找出一個念頭來,我說你很厲害。你現在找不到念頭,「心空及第歸」,那你不就是「狀元及第了」嗎?難!難在什麼地方?難在保持這個心。這個心就是方先生講的「直覺」,你要保持它、鍛鍊它,好比學游泳,從一下水就沉,到趴在游泳池邊踢水,然後捏著鼻子練習潛水,然後可以狗爬式的游泳,然後再自由式、蛙式、蝶式……,要練習,直覺不經過鍛鍊,沒有用。這種心境,外在的事物不能干擾你。禪這麼好,可以擺脫煩惱。你們看!各位現在的心態──「沒有昨天,沒有明天,只有現在。」把現在這一秒,延伸到無限遠,有什麼煩惱可以打入你的內心呢?這不是很美好的事嗎?

  「禪」這麼好,但是你在入門的時候,你很難接受啟發,因為它的語言,你不適應,你不習慣,於是我就把禪的內涵外舉出來。禪的內涵是什麼?就是一種「安祥」的心態,也就是達摩大師帶來一本楞伽經所講的「如來自覺聖智」。現在各位不都是「自覺」嗎?也沒有睡覺,自己覺自己,「我覺故我在」,這是真實的。「我思故我在」是第二次的產物。於是我把禪加以稀釋,把不適應時代的那一部分暫時封存。假如有些年紀大的老禪師不服氣,把封存的部份拿出來說:「你搞得清楚嗎?」我馬上答給他看,很清楚的。假如各位以現在的安祥感受為滿足,那你立刻受用,不需要參話頭,因為六祖也沒有參過話頭,五祖以前也沒有參過話頭,他們也都大徹大悟。過去參話頭,參得「見山不是山,見水不是水」,沒關係,他「不是山,不是水」,就「不是山,不是水」;你現在「見汽車不是汽車,見樓梯不是樓梯,見火車不是火車」,那很危險。現在生活條件改變了,生活方式改變了,人際關係改變了,社會結構改變了,你的法如果不改變,就不具備適應性。所以我們安祥禪的特點,就是以「安祥」為究竟。過去安祥是禪的內涵,現在我把內涵當成外舉,表裏如一。就禪來講,這樣做是有罪過的;有罪過的話,我願意承當。只要對人們、對大眾有福利,我願意下地獄。所以,我把禪的內涵外舉出來,就是「安祥」。你根據這個觀點去解公案,沒有一條解不開,就怕你被它吸住了,跟著它轉了,太著相,否則條條解得開。

七、禪的基本架構

  安祥禪、祖師禪與如來禪的基本架構,就是「正見」加「正受」。「正受」有「自受用」跟「他受用」。一個人學禪,若沒有受用的境界,那豈不是太苦?人生本來就苦,你學了老半天的禪,沒有受用,那你學什麼呢?所以「正受」與「正見」就是「安祥」兩個字。

  安祥為什麼不叫別的呢?因為「心安則祥」。如何心安呢?你做每件事都問心無愧。宗教有很多戒條,有兩三百條戒,人活得夠苦了,受了戒以後,有幾百條不能犯,動輒得咎,一邁步就犯法,那不解脫更加不解脫。所以安祥禪沒有這麼多戒,只有一條戒:「不可告人之事,你不要去做;不能做的事,你想都別想。」只有這麼一條。誰若能做到,他就是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;做不到的話,他就是小人,也沒有什麼法條去處置他,只有國法能處置人,我們沒有權處分任何人的。用教規整人,那是犯法的,我們不幹這種事,我們一定要守法。安祥禪就是以安祥為究竟,以心安為人生的取向。我們整個的一生要求什麼?只要求心安無愧。安祥禪要求做生意的不逃漏稅;做公務員的不***舞弊;做法官的不要歪曲事實……。如果人人都這樣做的話,那天下太平,社會安定,人人團結,國家就有救了。

  這兒,我插一句話。有人喜歡說「台灣經驗」,那是值得驕傲的。的確,我們五0年代到台灣,那時候很窮,小孩上學帶便當,一塊鹹魚,半盒的飯,放些青菜,沒有油;八百萬人糧食不夠,還靠進口。現在呢?二千多萬人,糧食吃不完。耕地面積也縮小了,因為蓋了房子、建了工廠了,沒有多少空地。為什麼糧食會過剩呢?高蛋白,因為便當裏頭放了牛排、豬排、雞腿、滷蛋,小孩子都抗議:吃都吃膩了。這跟禪有什麼關係?乍聽之下好像沒有關係,其實跟我們安祥禪有直接關係。台灣突飛猛進,就是一個「安」字。如果四十年前沒有戒嚴令,人人上街鬧事,個個去請願、罷工,外人不敢投資,也不敢來觀光,還玩什麼?這個「安」字最重要。台灣的經濟起飛,得力於社會安定。只有社會安定,才能有繁榮,才能有發展。

八、安祥禪的修行方法

  說到安祥禪的修行,它既不燒香也不打坐,也不唸阿彌陀佛。從達摩祖師西來到現在,禪的修行都是靠自力。人們常常發牢騷說:「我這一生懷才不遇、被埋沒」,其實,是你自己埋沒自己,沒人埋沒你,是你被六塵〈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〉所埋沒。你也根本認識不了你自己,你說:「我被埋沒」,那你說的「我自己」,你也搞不清楚是誰呀。所以學禪首先要琢磨、研究、認識自己,你連自己都不認識,說你認識法界,那是荒謬絕倫。要先認識自己,認識自己之後,就會大徹大悟。因為佛法是「不二法門」,你在宇宙當中,不是跟宇宙對立,你是宇宙的一部分、一個小細胞。所以,我們安祥禪要求人人安分守己、求心安無愧,不需要改變生活;人家能吃的,你都能吃;人家不敢吃的,你也別去嘗試;你昨天怎麼過,今天還是怎麼過;今天怎麼活,明天還是怎麼活;不必燒香、磕頭,不要增加生活負擔,現在的人夠忙了。

  安祥禪修行的起點就是反省,反省幹什麼呢?藉著反省來認識真正的自己。我們人常常犯的錯誤,就是看到太太不順眼、孩子不順眼、朋友不順眼、領導不順眼、幹部不順眼,就是自個兒好。這煩惱就來了,你每天所看到的,都是你不願看到的。這就是佛法講的八苦之一--「怨憎會」,你討厭誰,他天天在面前給你看;你希望他死,他長得愈來愈壯;愈是仇人、愈是討厭的人,愈在你眼前晃,看你怎麼辦?這就是「怨憎會」。你愈是喜歡他,他愈跟你分開,這就是「愛別離」。

  人由於沒有反省自己,所以不能認清自己。人若是認清自己的話,就知道自己有太多的缺點。人為什麼要反省自己?人如果不反省自己,不改掉自己的缺點、不改正自己的錯誤的話,就不叫修行。什麼叫修行呢?「修」是修正,「行」是想念行為,修行就是修正想念行為。你以為打坐、唸經就是修行,那就太離譜了,太脫離現實了。所以安祥禪就是要你修正自己的想念行為,反省過去。過去跟現在有什麼關係?有人說:「眼要往前看嘛!不必回顧過去」,這不然!如果你不徹底把自己清理一番、檢討一番,全面清理,你不能了解自己是誰,你究竟揹了多少債。你如果全面清理,把錯誤改掉了,你才有開悟的可能。

  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。」你不懂得「緣生」,就不懂得「空」。沒有「緣生」,佛法的「空」就不能成立。而「因、緣、果」是大自然的齊一律,也就是因果律;在形式邏輯上,它是自然齊一律。既然是大自然的法律,它就是天律、天條,人沒有力量能推翻它。也許你說這是迷信,或許你只認為死人才會下地獄,活人不會;或者你只看到活人擔枷,沒有看到死人受罪;其實活人也感覺得到地獄之苦。我的看法是「錯誤與煩惱同在,毀滅與罪惡同步。」也就是說:「當你走向罪惡的時候,就是走向毀滅;當你活在錯誤裏的時候,你不可能開心,你一定活在煩惱裏」,再說得通俗一點,「錯誤永遠是煩惱的原因,毀滅永遠是罪惡的結果」,這就是因果。你看那些販毒的、販賣人口、搶劫的,他不毀滅才怪!人想「反因果」,不可能!如果我繼續講下去,全部介紹,太浪費各位的時間了。

九、安祥禪的特色

  由此各位也可以知道,安祥禪是反迷信的,安祥禪是尊重人的,安祥禪是在血肉的現實裏生根的,安祥禪不是虛無主義,安祥禪不是拜神、不是迷信。安祥禪雖然重視因果,但主要的是要改變自己,使自己活得心安無愧。安祥禪是工業社會的禪,安祥禪是現在進行式的禪,不是過去式的禪,安祥禪沒有崇拜、沒有佛像,不燒香、不吃齋。中國人已經夠可憐了,再吃齋,國亡無日。你看漢、唐時代,中國的武器,中國人的體格,中國人「千金市骨」,以重金購買「千里馬」,為什麼那麼重視馬?因為要打仗,自己身體很重,兵器也很重,穿上鎧甲,沒有好馬就不行了。關公打敗仗,不是關公老了、沒用了,是赤兔馬老了,赤兔馬若不老的話,能夠跳過那個障礙,關公就不會打敗仗。所以我們安祥禪不贊成吃素,我們過正常的生活,我們也不贊成獨身,獨身的人很苦,能獨身當然很可貴,但是很苦。為什麼呢?第一,他不能克制本能,第二,不能克制他的機械慣性。過去的修行人「日中一食」,中午吃一餐,早上不吃,晚上不吃,保持半飢餓的狀態,他的本能就降低了;「樹下一宿」,在樹底下不倒單、打坐,他就沒有那麼多邪思妄想,但那個也是肉體的宗教,為我們所不取。我們做個正常的人,只是要做個好人,不敢做壞人,做一個愛國家、愛人民很正常的人,盡責任、盡義務,求心安地過日子就好了,在日常空閒的時間裏,使自己的心態安祥,這就是幸福、快樂的人生!

  但是一種新的法門的推行,需要有人贊助、資助。而且新的必須來自於舊的,我們不說昨天的不好,因為沒有昨天,我們就沒有今天。如果沒有許多的昨天,我們就不能成長為今天這樣的人。對各位是這個樣子,對我來說就不是這樣子了,若沒有太多的昨天,我不是還很年輕嗎?我是這麼看。各位了解:「法不孤起」,一個新的法門的興起是需要很多條件的,需要有人發心,出錢出力,不怕苦,不怕難,大家一起努力,共同來宏法。為什麼?儘管佛法的精神和本質永恆不變,但是在佛法的表現和入門上,則必須因應時代的變遷而進步,才能契合當前社會、文化及人群的需要,而不致步上僵化的道路,方能給眾生最大的法益。這就是一個新的法門興起的必要性,也是我個人提倡安祥禪最主要的原因。

  各位珍重!

返回页首 向下
 2014年WWE赛事 | 世界最快浏览器:Opera 简体中文优化正式版v12.17
 

耕云先生199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關於“禪”的讲话

   
1页/共1
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
中医自救养生中文网 :: 生活万事通 :: 风水命理、潮流时尚新生活-

全球最大的百货网购及中文书籍零售商——亚马逊(中国)!

您是第 位来访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