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自救养生中文网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推广传统中医,倡导返朴归真的低欲望生活!非必要不消费!
 
首页  注册注册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相册相册  搜索搜索  网友酷拍自拍  美女酷图  登录  网购实惠推荐  收藏本頁  

 
 

 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

浏览上一个主题 浏览下一个主题 向下 
到页面 : 上一页  1, 2
作者留言
杂医阿基师
一品莲子官
一品莲子官
杂医阿基师

帖子数 : 2912
官饷 : 8342
官声 : 0
注册日期 : 14-08-25
年龄 : 35

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 - 页 2 Vide
帖子主题: 回复: 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   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 - 页 2 Empty2014-10-19, 17:28

如果喜歡該書,請支持購買正版(26元)——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(修订本)(附光盘1张): http://www.amazon.cn/gp/product/B005HN0NT8/ref=as_li_ss_tl?ie=UTF8&camp=536&creative=3132&creativeASIN=B005HN0NT8&linkCode=as2&tag=adminz-23

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(下半部分)

发于阴部,其人必呕,这个阴指的表里说的阴阳。发于阴部,就是湿盛于里,那么其人必呕,里头停湿、停水哪,人是要呕的。阳部,其人振寒而发热也,热盛于表,热盛于外,阳部指的表说的。发于阴部者,湿盛于里,那其人必呕。发于阳部呢,就是热盛于表,那么其人一定是恶寒发热,振寒就是恶寒的意思。

那么到这,原则上大致都讲差不多了,底下要讲具体治疗了。

谷疸之为病,寒热不食,食即头眩,心胸不安,久久发黄为谷疸,茵陈蒿汤主之。

这个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了。谷疸之为病,他也发寒热,但是不能吃东西,之所以不能吃东西,咱们前头有讲了,虽然能吃但是食而不化,一吃不但蕴热,而且本来里头有湿,他脑袋就要发晕,食即头眩。心胸不安,就是咱们说的胃中苦浊了,在这里头他搁个心胸不安,与胃中苦浊可以合着理解,心胸不安就是烦啊、恶心啊,这也是苦浊的意思了。

久久发黄,这个说的很好,谷疸这个病不是当时就发黄,这个黄疸型肝炎有的是这种情况,开始他发寒热,所以病人都当感冒治,我就遇到过很多的,病人说是感冒,我也给误诊了,治来治去结果发黄了。其实也不是误诊,那个时候的确也是看不出来。初起发寒热,你发汗,在中医说发汗是错吗?这个也不错,那都没什么问题的,但是那时候它是不发黄,久久才发黄,很长的时间一点点的黄来了。

那么这个谷疸啊得用茵陈蒿汤,茵陈蒿汤是最常用的药。茵陈蒿汤这个药,它是去湿热的,解热利湿,也利小便。这个栀子解烦热,也去黄。这个大黄是下实热的,也去黄。这药物挺奇怪,都是黄色的药,也都去黄,挺有意思的。你看这个黄芩、黄连、黄柏、栀子、大黄、茵陈蒿、黄耆,都是黄色的药,都治黄,奇怪。那么这几个药都治黄,只是各有不同的,那么如果里不实,不能用大黄。

这茵陈蒿是最常用的药了,它既能利小便去湿,同时它也治黄,所以它这个药最平稳。那么烦得厉害必须加栀子,所以栀子不是个吐剂,你看这里他就不说吐了,所以《伤寒论》里头凡有栀子都说是吐的时候,服那是错的,回头到这来你看,一个都不说吐了,不是吐的,栀子不能使人吐,我们也常用,没吐过一回。

那么这三个药在治黄里头最常用的,不是说大便一点不通,稍稍的腹微满,大便不稀就可以用。但是我们治这个黄,应该要考虑这一点,中医讲辨证。如果这个人有恶心,尤其肝炎,黄疸型肝炎出现胸胁满,或疼啊,他要是有柴胡证,要配合柴胡汤是比较好的,我们都经常用大柴胡汤配这个,很好使。没有那些证,他只是发黄,有茵陈蒿证只用茵陈蒿汤是对的。但是有其它症状呢,配伍着用更好。

那么这三个药以水一斗,先煮茵陈,减六升,内二味,煮取三升,去滓,分温三服。小便当利,尿如皂角汁状,色正赤。一宿腹减,黄从小便去也。这个腹减指的先前他腹微满,所以有大黄嘛,他就腹微满,不是大满。腹微满、心中懊憹而发黄疸,小便不利,用这个方子,肯定是没有错的。

黄家日晡所发热,而反恶寒,此为女劳得之。膀胱急,少腹满,身尽黄,额上黑,足下热,因作黑疸。其腹胀如水状,大便必黑,时溏,此女劳之病,非水也,腹满者难治,用硝矾散主之。

这个说的是女劳疸的治疗了。黄家,就指黄疸这个病家。日晡所发热,是里有热了,这是阳明热,属阳明了。那么阳明病呢本是但热不恶寒,而反恶寒,所以不是阳明病里热的关系。此为女劳得之,是那个女劳疸,所以他反恶寒,因为他虚啊。

膀胱急,少腹满,膀胱急就是膀胱感觉涨满的意思,急也就是少腹急结的意思。这个膀胱急呢就是感觉膀胱胀满的意思。那么少腹呢也硬满,这个说明他是有瘀血的问题,你看这个没提小便不利,并没有提这个,所以这个女劳疸啊,他常常小便自利。因此膀胱急、少腹满,不是蓄水,他是由于瘀血,就是瘀血证。

身尽黄,一身尽黄,而额上黑,足下热,他热在下焦,所以足下特别热。因作黑疸,所以黑疸与女劳疸还是一种的了,那么这个额上黑,他也叫做黑疸。其腹胀如水状,那么这个腹胀就像里头有水似的,如水状就像同这个水气病腹水这个样子。那么大便呢,必黑,大便黑说明是潜血了。时溏,大便不干。此女劳之病,非水也,这个腹胀虽如水状,但不是一般的水气病,这是女劳之病,不是水。

腹满者难治,假如是女劳疸而腹满,这是肾气已败的一个证候了,这个是难治疗的。硝石矾石散主之,这个只能用硝石矾石散。他为什么搁硝石矾石散?在这你就看出来了,他这种女劳疸、黑疸,说的都是血性的黄疸,在中医说就是瘀血型的黄疸,那么为什么不用抵挡汤呢?因为它虽然有膀胱急,少腹满,小便自利,里头有瘀血是肯定的,而且大便也色黑,但是其人不如狂,所以他不用水蛭、虻虫这么峻烈的祛瘀药,他只用硝石、矾石这两个药。

矾石这个药,之所以为妇科常用的佐药,除了去湿祛热,同时它也有去瘀的作用,你们看《本经》上有的,不过去瘀的力量不强。这个硝石啊,大家都知道了,就是咱们说的芒硝了,是下热的。这两个药是偏于下有瘀热,去瘀力量是轻,而下热的力量重。假设这种的黄疸要是其人如狂,当然是这个方子是不行的,可以考虑用抵挡汤。

右二昧,为散,以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,一天吃三服。病随大小便去,你看看底下解释绝对是瘀血病了。小便正黄,大便正黑,是候也,吃这个药之后,大便正黑就是瘀血下去了,这就是药有效的一种证候。它也去瘀,不过力量没有抵挡汤那么重,这个瘀血呢不那么顽固。这个他寻常就是大便黑、便溏,就有个潜血,所以人也不发狂,当然这个方子不能用桃核承气汤、抵挡汤,那么重的去瘀药,它只用硝石矾石散。

酒黄疸,心中懊憹或热痛,栀子大黄汤主之。

病酒疸发黄的人,前面说了心中热,跟心中懊憹是同一个意思,那么这个脉肯定不浮了,所以用栀子大黄汤。栀子大黄汤它用栀子、豉解烦解热,这个前头讲过,另外它不但用大黄,还用枳实,枳实是消胀去满的,他是以栀子为主了,这里没有茵陈蒿,这个药啊偏于下热。

这个酒疸就是以热为主了,心中懊憹、心中热、足下热,那么有用这个方子的机会。这个方子也常用,这个方子解黄热作用比茵陈汤蒿强,这个有豆豉。上边那个茵陈蒿汤偏于小便不利,腹微满,而热烦没有栀子大黄汤明显,这个栀子大黄汤以热烦重,甚至于痛,但是不像茵陈蒿汤那么小便不利,腹微满,没有那个。

这个方子我常常与茵陈蒿汤合起来用,如果黄、烦躁得厉害,这两个方子合起来用也挺好,也就是栀子大黄汤再加茵陈,这个常用,这个临床上自己斟酌。

诸病黄家,但利其小便;假令脉浮,当以汗解之,宜桂枝加黄耆汤主之。

诸病黄家啊,但利其小便,所以黄家所得,从湿得之,大致都小便不利,依法但当利其小便。但是假令脉浮,他有表证,那就当以汗解之。那么他用桂枝加黄耆汤。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,有这种发黄、脉浮、发热、恶风、自汗出这一类的发黄证,有这种表证,就是中风型的这种在表的发黄,我们可以用这个方子。假若没有汗,那么还用麻黄连翘赤小豆,这个书没提,这个《伤寒论》提了,这可以联系起来。

我们在临床上讲,假若遇到表证的黄疸,就是发热、怕冷、头痛等等的这种情况,那么有的有这个桂枝汤证的这种情况,就是太阳中风这个病型,可以用桂枝加黄耆,可见黄耆这个药它是去黄。假设要是无汗的那个,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,那也得用麻黄剂,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在《伤寒论》有,回去可以看一看。

但是在表证时候的黄疸很少见,但是治疗呢要知道,这个不多见,到咱们的时候大概那个表证都过去了,这些年我还没遇到表证的黄疸。一般黄疸都是像我们说的茵陈蒿汤、栀子大黄汤啊,虽然他是泄下剂,也利小便,栀子这个药就是利小便,古人研究栀子说是这个,它一方面下小肠之火、心之火,一方面也利小便,所以它下火解烦。

诸黄,猪膏发煎主之。

这有语病,这里头大概有缺文,不能说诸黄都用这个方子。假设这种黄疸里头有热但是不可下,用这个方子是可以的,不能说诸黄都要用它。这个猪膏就是猪油,就是所谓的大油。这个药是润燥解热,这个猪膏的确是解热呀,以前,这个银匠炉啊,他是火盛啊,尤其到夏天这些工人受不了,他都热,都喝猪肉汤,到了伏天的时候,有解热作用,同时它润燥。

大便干但是不可下,那么这时候有用这个方的机会。这个乱发是通利水道的,同时也多少有点去瘀作用,这个前头咱们讲过。所以这两个药合起来啊,润燥通二便。假设这种发黄,二便不利,又不可下,就是偏虚了,那么可以用这个方子,有用这个方子的机会。这个在古人医案上有啊,多日不大便,小便也不利,这种发黄他是人极虚弱了,有用这个方子好的。我们在临床一般用的机会不多,这么虚的人很少见,也不能说没有。

黄疸病,茵陈五苓散主之。

这就根据上边诸病黄家,但利其小便,这也是常用的方子。如果有五苓散证,咱们前头讲过了,就是有水逆、小便不利、发热啊,这都是五苓散证,而且脉浮而有黄,发生黄疸,那么这个搁五苓散加茵陈蒿就行了。

茵陈五苓散里茵陈蒿用的量是最重了,它是茵陈和五苓散各等分。我们要用呢,用汤剂是可以的,但是茵陈的量要加大,为什么呢?你看茵陈蒿汤里的茵陈量并不大,他这个去黄的药多,这个五苓散里去黄的只有茵陈一味,所以茵陈的量要多用。我们用汤剂就行,不用散剂。

他这个茵陈五苓散各等分,不是各等分,是茵陈蒿末十分,五苓散五分,茵陈蒿为五苓散的二倍。那么我们用五苓散呢可以用汤剂,就是那几个药搁个10克,桂枝搁6克,茵陈蒿可以搁一、二两都可以。这药也常用,只是要是五苓散证的发黄就可以用,这是要紧的。

你们回头温习温习,五苓散证是什么呢?脉浮、发热、小便不利、消渴、或者水逆等等,这个五苓散证很清楚,说很多了。要合乎五苓散证而发黄,我们可以用茵陈五苓散。

黄疸腹满,小便不利而赤,自汗出,此为表和里实,当下之,宜大黄硝石汤。

腹满,小便不利而赤,小便赤都是里热,咱们伤寒论讲,小便清者,知不在里,仍在表也,所以他里热,小便一定赤。腹又满,小便又赤,腹满是里实,小便赤是里热,所以是里实热,这个自汗出,就是阳明病的外证,里热蒸的自汗出。此为表和里实,当下之,这个表没病而是里实,那可得下之。

这个大黄硝石汤比栀子大黄汤、茵陈蒿汤下的力量都较重,你们看看这个药,既有大黄,又用硝石,这个比较是有点大实大满的样子,这个腹满得厉害,热也厉害,可以用这个方子。

他不只用栀子而且还用黄柏,热也明显。那么这几个方子茵陈蒿汤、栀子大黄汤都是泄下剂。茵陈蒿汤是最平稳不过,栀子大黄汤是稍稍的泄下稍重一点,它下到宿食里头,大黄硝石汤是最重的,我们在临床里头,遇到这种的黄疸还比较少,但这个的确是有的,这个方我有用过。那么如果真正又湿又热而发黄疸,那么这个方子可以用,这个方也可以加茵陈蒿,如果小便再不利,加点茵陈蒿也好。

这个药很重了,你们看看。右四昧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去滓,内硝,更煮取一升,顿服。顿服,这个药量了不得了,大黄、黄柏、硝石各四两啊,各四两一顿吃,你想想这量多重啊,古人一两合现在三钱,四两就是一两二了,这太重了,我们不要用得这么重,我们用就是三煎,就大黄、硝石各 10 克就可以了,黄柏、栀子都可以这个分量,都各10克,就蛮可以了。

所以这个方大实大满都可以治,这个人特别烦、小便赤、大便秘结,那么这种黄疸那不是没有,有但是少,我们平时遇到还是茵陈蒿汤、栀子大黄汤这模拟较多。

黄疸病,小便色不变,欲自利,腹满而喘,不可除热,热除必哕,哕者,小半夏汤主之。

小便色不变,表示里头没热。虽然发黄,但小便色不变,这里头没热。欲自利,自己啊老是要自利,它就是湿盛,失去收涩就要自利。腹满而喘,这个腹满,是没有热的满,是虚满,这个喘不外乎这种湿冲逆于心下而作的喘。

不可除热,这里他没有热,用这个泄药除热是不行的,这个言外的意思啊,可以用像茵陈五苓散这类的。热除必哕,你一用苦寒下药,那胃中寒一定要哕。哕者,小半夏汤主之,哕者呢,表示他是误治了,治这个误治的救治方法是用小半夏汤。

这小半夏汤并不治黄,他也没提治黄,这里是用小半夏汤治哕逆。小半夏汤也去湿、去水了。上边的小便赤说明是积热,这个小便色不变,说其是有寒。这个在辨证的时候,小便颜色是很重要的。

这个时候虽然欲自利,腹满而喘,像是湿热证,这个也容易照湿热证而吃下药的,所以他才特别提出不可除热。如果小便色不变,腹满而喘,欲自利,这说明湿盛,湿盛逆满于心下,他也要发喘的。这个去湿方法,用寒湿中求就对了,这个应该利小便,不应该吃泄药,要吃泄药了,就发生哕逆之证,那你赶紧吃小半夏汤救其胃,救其哕逆。

诸黄,腹痛而呕者,宜柴胡汤。

腹痛而呕是柴胡证了,诸黄要显柴胡证,你吃柴胡汤是没错的,但是只用小柴胡汤,那还不如小柴胡汤合用去黄的药,看看怎么用。腹痛而呕,要是呕不止,那种心下急,用大柴胡汤治。要是只是腹痛而呕,没有心下急,呕的也不那么甚,那么完全是小柴胡汤证,可以用小柴胡汤。

但是这里头你要观察,那么这个解黄的药他没有啊,大概这个都偏于茵陈五苓散,我们寻常用的,都是小柴胡汤合用茵陈五苓散。你得看虚实,要是不可下,是这种发黄,都是小便不利的多,我们用茵陈五苓配着小柴胡汤,这也常用的方剂。如果他是大便不通,有这个腹痛而呕,就是大柴胡汤证,那么除了大柴胡汤证,他这个里也有实热,你要配有茵陈蒿汤,或者栀子大黄汤,也是对的。这个我们在临床上常那么用,它也特别提出柴胡剂。

男子黄,小便自利,当与虚劳小建中汤。

男子黄,他的意思啊,暗指女劳疸。如果小便自利,这是说明虚,当与虚劳小建中汤。这个虚劳小建中汤,各家的说法不一了,那么都说是小建中汤,因为在虚劳篇里有小建中汤,我以为应该用黄耆建中汤,因为这个黄耆去黄,如果只有小建中汤拿什么去黄,是吧。

这个虚劳小建中汤,我想他指的是黄耆建中汤,他搁个小建中汤,所以大家都说是小建中汤。我看与其用小建中汤不如用黄耆建中汤。如果发黄、小便自利,这就不用利小便了,是不是,这个大概都是中虚,中虚不能治水,小便频,小便自利,那么这个应该用补中益气的这种法子,就是用这个黄耆建中汤,我认为是好的,这个作参考。

这个书,他说虚劳小建中汤,注家也都说是小建中汤,但是我以为是应该用黄耆建中汤。在临床上用黄耆建中汤治黄疸的机会并不少,中虚、发黄,因为黄耆它治黄嘛。

瓜蒂汤,治诸黄。

这瓜蒂汤,他提出来了,这个酒黄疸又脉浮,或者这个酒黄疸欲吐,那么是要用吐法了,大概都是用瓜蒂汤,但也不是诸黄都用,这个也有问题的。这还是林亿他们抄来的,从外边抄来的了,附了这么个方子,当然他是有可吐的症候,才可以用吐法。

这个《千金》呢,又有个方子,麻黄醇酒汤,治黄疸。

这都可以做个参考,就麻黄一味药。他一味麻黄,以美清酒五升,煮取二升半,顿服尽。冬月用酒,春月用水煮之。这个见于《千金》。这个麻黄也的确去黄,但要是没有表证,用麻黄一味这个东西,值得考虑,不要随便用。

我刚才说黄药都有去黄作用,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他那个表证用麻黄也就是这个意思。那么至于《千金》说的这个麻黄醇酒汤,我没用过,用这个方子治黄值得考虑,不像那瓜蒂汤。瓜蒂汤他是真正欲吐者吐之,书上也有。

这麻黄一味药治黄,这个没试验过,但是与其用麻黄一味药,不如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,这都是在表证的时候有发黄的情况。

好了,我们今天就把一章讲完了。这章还不错,这章前头分析得很清楚,他主要把古人对黄疸的看法啊,分成三种,有谷疸、女劳疸、酒疸。黄疸的原因呢,古人认为是瘀热在里。什么叫瘀热在里呢,就是热瘀于里不得出来。与什么瘀啊,总是与湿瘀,所以必小便不利,或者是不出汗,那么才有这种情况。

那么这个治疗,他根据这个还是辨证了。可下之,他有几个方子,一个茵陈蒿汤,一个栀子大黄汤,一个大黄硝石汤,大黄硝石汤这个药重一些,非大实大满不要这么用。还有一个硝石矾石散,硝石矾石散这个药我也用过,不过没有效,我遇到的时候,他是黄疸的,大小便也不通,就是女劳疸,因为有上头说的额上黑,腹如水状。这个情形有好几个,我开始用这味药,没有效,所这个药也值得考虑。

我遇到这几个都是这种黄疸病加腹水,我遇到过几个,据西医都是说肝胆管的病,这种病西医也说预后不好,事实上也没有一个好的,他们也都黑,好多都是日久黄不去都变成黑了,咱们今天就讲到这了。

返回页首 向下
 2014年WWE赛事 | 世界最快浏览器:Opera 简体中文优化正式版v12.17
杂医阿基师
一品莲子官
一品莲子官
杂医阿基师

帖子数 : 2912
官饷 : 8342
官声 : 0
注册日期 : 14-08-25
年龄 : 35

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 - 页 2 Vide
帖子主题: 回复: 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   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 - 页 2 Empty2014-10-19, 17:30

如果喜歡該書,請支持購買正版(26元)——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(修订本)(附光盘1张): http://www.amazon.cn/gp/product/B005HN0NT8/ref=as_li_ss_tl?ie=UTF8&camp=536&creative=3132&creativeASIN=B005HN0NT8&linkCode=as2&tag=adminz-23

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

惊就是惊慌的惊悸;悸,心悸;吐血、衂血、下血,这就三种了,加上胸满瘀血,共四种病。事实上这章讲的不够细致,主要的是在讲吐、衄、下血病,至于惊悸、瘀血讲的都不完全。

寸口脉动而弱,动即为惊,弱则为悸。

这是讲惊悸的脉,惊则气乱,气乱则脉动,所以他说动即为惊。这个动啊,不但脉动,胸腹也动。这个人要发惊啊,人的气就乱,是吧,所以这个脉也就是跳突不稳,就动。

动就脉上说,他主惊。如果脉弱,我们讲很多了,它是个不足脉,脉弱血虚,不足以养心,心气虚则悸,所以弱脉主悸,悸就是心跳了,咱们现在的心悸就是这个悸。这一段就是说惊、悸的脉应,是一般说法的,也有特殊的情形。总之脉动主惊,脉弱主心悸。

师曰:尺脉浮,目睛晕黄,衄未止;晕黄去,目睛慧了,知衄今止。

这个说衄这个病之进退,一种证候上的反映。尺脉浮者是里有热,那么这个脉当然是浮了,浮主表、沉主里。这个在三部上那个来说,寸、关、尺三部,关以前就是寸至关着部位,主表,脉浮者在前,其病在表,这也都是书上头一章里的。浮者在后呢,其病在里。这个浮主热,尺脉浮者是里有热。

目睛晕黄,这个月亮咱们说的风圈,月晕而风嘛,这个晕就是沿着黑眼珠那块发黄,就晕黄,就像月亮那个晕那个样子,他是形容。他说目睛要有晕黄,这是瘀血之为候。里气有热又有瘀,所以这个衄是未止的,就是瘀热还在嘛。

晕黄去,就是瘀血去了,那么眼睛看起来分明,所以叫目睛慧了,那么看到这种情形,知衂今止,就可知道这个衂可以好了。咱们从上面就可以知道这个鼻衂、鼻出血是里热与瘀血造成的,所以临床上,不要看到鼻出血就止血,你得仔细看看,辨证辨证,像这个你开止血药是没有用的。

又曰:从春至夏,衄者太阳,从秋至冬,衄者阳明。

这是在衄呀,有在太阳、有在阳明为候的不同。那么春夏呢,春夏的时候常是太阳经之络伤;那么要是秋冬呢,常是阳明经之络伤。络就是细血管。这个也是一个约略之词,不是一定的,而且这个话也不像是仲景的话,这个做个参考,这个在临床上是不可靠的。

衄家不可汗,汗出必额上陷,脉紧急,直视不能眴,不得眠。

这个在伤寒论的禁汗条文里头已经有过。亡血者勿汗呀,这个衄家是久失血的人,那是不可发汗的。如果强发其汗,再夺其津液,血液更伤,这个衄血是上边虚呀,从头部老出血嘛,如果这时候你再夺其汗,那么这块就额上陷,就是肌肉要塌陷。

颜面老出血,老衄血的人,衄家不是偶尔出血,是常出血,他这个面部的液体本来就少,如果再发汗,夺其血,肌肉非塌陷不可。脉也紧急,脉失去柔润他就紧急,一点柔润的样子没有了,就紧急。目系呢,也由于失去血液的营养,也不滋润了,所以直视不能眴。眴,是指眼睛活动,他不能眴。那么心血亏,而不得眠。这是衄家不可发汗,那么其它的亡血当然也不可发汗,凡亡血均不可发汗,这也是举一个例子。

病人面无血色,无寒热,脉沉弦者,衄;浮弱,手按之绝者,下血;烦咳者,必吐血。

这个衄、吐、下血的脉应也是不同的,这个是分别说这个脉应。面无血色者,这是亡血一个的外证,前面虚劳篇讲很多了。面无血色、面色白、面色薄,这都是面无血色的一个通译语,那么这又是亡血的一个症候了。无寒热,就是没有外邪,那么这个病人无故的面无血色,又无外邪,肯定是亡血家了。

脉沉弦者,衄,脉沉弦者又有虚劳的样子,这个弦呀本来是有余的脉,这个就是虚劳篇那个革,弦者为减的弦,像按着鼓皮似的,就是外边脉道硬,里边是中空的,沉弦者是虚劳的现象。衄,都是指久衄,虚劳病的一种反映,所以久衄虚劳,所以脉才沉弦。

如果有上面亡血的反应,什么反应呢?就是面无血色,又没有外感的情形,肯定是亡血了。亡血或者衄,或者吐,或者下。如果脉沉弦这个是久亡血的人,大概是衄,这是一个虚劳的现象,你们看看虚劳篇,脉沉弦者,虚劳的脉常有的。后世医家他们有的把沉弦改为浮弦,浮弱改做沉弱,这不对,你们回头看看就知道了。

浮弱,手按之绝者,这个是骤然间失血太多,浮弱者就是芤脉,脉是浮的,一按里头没有,弱,你再使劲按没有了,这是亡血、大失血的样子,这是大下血造成的,下血的量多了。

烦咳者,必吐血,烦咳这是肺病了,吐血,大概都是肺疾患多了,所以这时必吐血。这全是从病人的面无血色,无寒热而谈的。面无血色者是亡血的一个外证,再没有寒热,没有外邪,肯定这是亡血了。亡血有各种不同的原因,有久衄亡血的,有一种大下血的,也有一种肺病而咳血、吐血的,烦咳者指咳血就是肺病那种吐血。

夫吐血,咳逆上气,其脉数而有热,不得卧者,死。

吐血这个病,就是上面所说这个。咳逆上气,咳嗽不止,而且气又上逆。其脉数而有热,这是邪气盛,就是肺热盛,不得卧呢,这是正不胜邪,正虚而邪盛,所以他是活不了的,这是死证。

这个很值得我们注意的,在临床上吐血这个脉都应该是不及的脉,上面浮弱呀、手按之绝者呀,或者上面那个沉弦呀,要是这些个脉,吐血无论是怎么失血都是不要紧的,应该这样嘛,人吐血虚,脉也虚。那么这个则不然了,脉数而有热,是个实脉,要是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这么一个咳血的病呀,那是相当危险呀,尤其是到了躁不得卧的情形,不得卧就是躁,躁扰不安,就是邪已胜正,正不胜邪的一个症候了,这非死不可。

所以对于这个失血的人呀,这个脉急数都不好,尤其久病,你像这个肺病的失血,到这个情形不死的太少了,这个很准确,这个在临床上大家可以体会。

夫酒客咳者,必致吐血,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。

这个嗜酒最伤肺不过了,这个嗜酒而咳者是肺受伤了,那一定要吐血的,一定能使吐血。什么道理呢?就是饮酒太过所致的,所以酒对肺是最坏了,不能够过饮,过量饮,要一咳嗽就容易吐血了。

寸口脉弦而大,弦则为减,大则为芤,减则为寒,芤者为虚,虚寒相击,此名曰革,妇人则半产漏下,男子则亡血。

这一段在虚劳篇里讲过了。那么寸口脉弦而大,这个弦脉本是有余的脉,在这他说弦则为减,减者没内容谓之减,就是我们按这个脉呀虽然弦,但是里头没东西,就像按鼓皮里头是空的,可是外面硬,它与芤脉浮大中空还是不同,它是弦,以弦脉为基础的,所以他说弦者为减。

大则为芤,脉又弦又大,虽是大呀,也没内容,有外无内,像葱叶子似的,也是中空的,这两个脉都说的是中空之脉,不过是既硬又大,所以弦者为减,大者为芤。

那么弦者怎么又变成一个减了呢?因为弦者为寒,弦这个脉主寒,这个寒指虚,虚而生寒。那么芤呢?这是血虚了。那么这两个脉同时出现,所以这叫寒虚相击,就是寒虚相搏的意思,那么这种脉叫做革。妇人要现这种脉要半产漏下,男人现这种脉要亡血,这个讲的是亡血证,不是讲的虚劳了,所以他搁个亡血没说失精,这个前头讲过。

亡血不可发其表,汗出则寒栗而振。

这个衄家不可发汗,这个是泛言亡血,是亡血都不可发汗,一样的。如果发其汗,本来就亡血,那么汗再夺其体液,这个是虚到极了,虚极他就转变为阴证,所以他叫寒栗而振。咱们讲的这种虚寒证,这个寒哪来的,虚极他就寒,人生化的机能没有了,就一片寒。

病人胸满,唇萎舌青,口燥,但欲漱水不欲咽,无寒热,脉微大来迟,腹不满,其人言我满,为有瘀血。

这一段讲的是瘀血的征候。病人胸满,唇舌全是血华显现之处,靠外边这些的黏膜,全是血液显现的地方,血液要是没有毛病,是光华显现,好看。那么这个唇萎,就是血不荣于唇了。舌青,尤其是这个肝病,你们看肝病常是舌青,起码舌头边儿,咱们说那是瘀斑,这是瘀血的一个征候,唇萎舌青都是瘀血的一种反映。

唇萎又表示血液虚,我们遇到血虚的不一定都得补呀,像这里宜祛瘀,祛瘀可以推陈致新嘛,瘀血去了,自然血液就恢复了,你越补越坏,瘀血不去,你白补。所以这个唇萎呀,说明血虚的样子,但是有瘀血证也常唇萎,尤其加上舌青,这是一个瘀血很准确的一个征候。

口燥,口干舌燥是有热象了,有热象要是里热呢,他要喝水,所以阳明病他口燥欲饮,给他稍稍饮之和其胃。他这个血分有热就不是了,有瘀血的时候也常有热。但欲漱水,不欲咽,他愿意漱水、漱口,那么这个热他不在阳明胃,而在血分里头,所以这也是瘀血的一个危候,这在阳明篇里讲过。

外无寒热,不是有外邪。脉微大来迟,脉微者,咱们说气不足者脉微了,这个在伤寒论里头讲了,阳气不足,阳气就是津液,津液就是概括血液和体液,就是津液、血液都属于这个阳气。脉微就是液微,体液微。大,有外无内那个大,他是指芤脉。那么头两个微大是瘀血造成的,有瘀血,所以血液就虚。来迟呢?血不足,气也发滞塞。这个在临床上常说,血瘀气滞就发生这种脉。

腹不满,其人言我满,这说明这个少腹急结的症候,他本来不满,他是感觉满,里头是瘀血,所以咱们讲这个少腹急结,古人用这个字用的相当好。他那块不是真满,不是腹胀满,也不是有疾患,症瘕积聚也不是。他就感觉那块急,自觉急。

什么叫做急呢?日本有个形容,就像大人穿小人衣裳似的,就觉这块难受,憋得慌,急结这两个字,日本拿小孩衣服比方挺有意思,没法形容,李东垣他们解释就是不宽快,不宽快也解释不出来,就觉得里头又憋得慌,又觉得里头胀,在外边呢他没有症候,不是真胀,所以这两句话就解释这个。

病人本来不满,在外面瞅呢,他没有,他就说满,他就说急结。这个地方古人对症候名称起的呀,都有深意,咱们讲这个急结就顺口就讲过了,其实他这个就解释这个东西。腹不满,其人言我满,他这个主诉的病人,他不能说出急结来呀,他不懂急结,他本来不满就说我满,就觉得膀胱部位呀,血室这部份呀,他觉得满。那么这是有瘀血的一个要症,为有瘀血。

病者如热状,烦满,口干燥而渴,其脉反无热,此为阴伏,是瘀血也,当下之。

我们前头说的那一个是「咽燥,但欲漱水不欲饮」,那么也有渴的,也是瘀血证,这一段就是讲这个。

病者如热状,病人像一般发热一样,如热状,人就像发热。烦而满,口也干燥,也真渴,那么这似乎是有里热的样子。但是其脉反不热,那么这个脉没有滑数这种脉。此为阴伏呀,这也是一个瘀血症,这在伤寒论上有。

「病人无表里证,发热七八日,虽脉浮数者,可下之。假令已下,脉数不解,合热则消谷善饥,至六七日,不大便者,有瘀血,宜抵当汤。」,这个浮数要是真正里热,脉也不浮呀,所以脉浮数像在表似的,但是这个主要是说明里热不去了,这一段主要是这个瘀血造成的发热了,这可以下,但是医生没拿瘀血的药物来下,先用承气汤了,所以下之不解,造成合热消谷善饥,这个是实证也有瘀血证。

那么这一段呢,他说口干而渴,也烦,也觉满,这个满就像上面说的腹不满,自己觉得满,同一个意思。那么这个的情形像有里热,像是阳明内热的样子但是没有那个脉,不大不滑不数,这是热伏于阴中,阴就是指阴血说的。是瘀血也,这也是瘀血的证候,瘀血的证候反映的并不是千篇一律的。这个当下之,瘀血下尽,瘀血也出了,这个热也没有了。

那么这以上都是讲的原则的东西,有这个惊悸、衄血、下血、吐血,以至于瘀血,或者讲其脉,或者讲其证。那么底下呢,就应该具体治疗了。他头一段就不能好明白。

火邪者,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。

这个火邪,这在伤寒论上有的,「太阳病,以火熏之,不得汗,其人必燥,到经不解,必清血,名为火邪」,其实这两书是一个,他没分开,所以在这又提一个火邪者,那么火邪者是什么样的证候呢?他说太阳病本来是应该发汗,那么以火熏之,以火熏之要是不得汗的话,这个人一定是必燥,其人必燥,这个燥就是精神不安,就是惊,这个讲的是火邪致惊。到经不解,一定清血,这种血是由火所造成的,所以管这种叫火邪病。他没得汗呀,表证还在呀,所以他还用桂枝汤,但是加些龙骨、牡蛎和蜀漆去饮致惊。

那么这一段看不出来有惊狂,还有另一段,专就方剂来说了,也是伤寒论,你们看看伤寒论,火邪那里头他都有,「伤寒脉浮,医以火迫劫之,亡阳,必惊狂,起卧不安者,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」。根据这个方子他治惊狂的,是怎么个情形呢?伤寒脉浮是病在表,应该发汗才对呀,那么这个大夫呀,以火迫劫之,就是逼使大汗出,由于汗出太多,病必不解呀。亡阳,就是大汗,亡津液,必惊狂。这时候假设这里头激动里饮,伴之气上冲,影响胸腹动,而其人如狂,所以像「伤寒,加温针必惊也」,也都是同一个意思。卧起不安,这个应该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。

那么这一段他搁一个火邪,概括这两段的意思。这个火邪是什么呢,就是因为用火来劫这个病,而病没好,那么到后来他可以出现便血的,这个叫火邪。用这个方子的意义一定有惊狂,他致惊嘛,他这个书,头一个就是惊。这个惊狂在伤寒论也有这么一个,就是刚刚提的「亡阳,必惊慌」。所以火邪这两字呀,概括面挺广。

那么因为汗出太多,造成上虚,气就往上冲,底下的水饮也跟着气上冲,因为它这个气冲得厉害,而这个芍药多少有些敛,所以把它去了。脉促,胸满嘛,胸满得厉害,也是往上冲厉害呀,伤寒论里用桂枝去芍药汤,就是桂枝汤证,如果气冲胸满为候者,你要把芍药去了,用桂枝去芍药汤。

另外又有惊狂,这个惊狂有两种原因,一种就是神识,这个就是咱们说一种精神方面的证候了,所以加上龙骨、牡蛎,就是安神定志的一个药,治惊。可原书上呢,恐怕这里头有痰饮,所以他还搁蜀漆,蜀漆这个是祛痰饮,因为非法治疗,勾动这个痰饮,所以古人把怪病当为痰饮。因为这种惊狂里头常伴有水、有痰饮的一个问题,所以他既加龙骨、牡蛎,又加蜀漆,要如果没有痰饮,蜀漆可以不用呀,那么这个方子就是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,治惊狂。

还有一个方子,就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,那就是桂枝、甘草两味药,桂枝甘草汤是治那个心悸,因为气上冲得厉害,同时加上龙骨、牡蛎,这你们看看伤寒论都有的。他这里随便举了一个火邪来治,这惊狂的发作大概都由于火攻的多,这段主要说的是治惊。

心下悸者,半夏麻黄丸主之。

这个心下悸,也多种多样呀,这也是举一个。心下悸,有水饮所致者,我们讲水饮篇、痰饮篇也有。这个人心下有水气,要是这个微者短气,水饮轻的话,这个人短气,甚者则悸,厉害了,一定要是心悸了,那么这个心下悸,就说明水饮厉害的程度。

心下悸不一定有水饮,如果心下悸是由于水饮而来的,咱们甘草不可以多用,因为甘草助湿,而且得加些利水的药物像朮、茯苓。那么这节也是举个例,不是心下悸就用半夏麻黄丸,不是这样的,事实上他这个应该有缺文,应该有,如果咱们从方剂来看,这个也是水饮造成的心下悸,因为半夏去水,麻黄也解表去水,如果这个人无汗感觉有些水肿加上呕逆的心下悸,或许可试试这个药,那么这个是丸剂,不会大发汗的。

心气不足,吐血、衄血,泻心汤主之。

这个心气不足在《千金方》说是心气不定,我觉得这个较对,这个心气不定就是人呀烦躁心悸,因为血往上冲个关系,所以造成心悸、脸面发红、甚至吐血、衂血这些个症候,就是上边有热,要是这样可以用泻心汤主之。

咱们一般用这方子啊,有两种用法,如果不是让它泻下的,下大热的,这个大黄啊不要搁里头煮,这我现在常这么用,就是拿水冲一冲,冲一会啊,用这个水来煎药,这个不大泻,临床上高血压啊这个法子也是常用的。只是上边有热、上焦有热。上焦有热表现的症状是什么呢?颜面潮红啊,脸红,唇红,那么心烦,心悸,这个是黄连、黄芩证候,用这个方子就好使。

要是要下热,这热真盛,这大黄可以搁里头一起煮,这是大黄、黄连、黄芩。这个大黄它这个量很重了,你们看看,他说顿服啊,顿服古人一两,就是现在三钱。这个大黄二两,这就多了,就是现在的六钱了,是十八克啊。我们用啊不要用这么重,这个大黄我们一般用,顶多也不能超过十克,要是为这治这血证,一般用六克就行了,黄连、黄芩各三克就行了,我们黄芩多搁点也没关系,是吧。黄芩跟这个大黄一样二、三两,黄连用这个药啊现在少啊,可以搁三克,全好使。尤其是小儿他没有虚寒证,小儿的鼻衄啊,吐血,这个方子最好使了,我常用,这方子最常用不过了。

所以他提出个心气不足,这个不是虚寒证,这里很重要。心烦、心悸,这是上焦有热,那么这一种的吐血啊、衄血啊,用泻心汤都好使。那么到这啊,把这一篇讲完了,讲完了你们看一看缺什么?瘀血证一个没有,头先这个辨证他讲一点,可治疗呢,它没有。没有就按我方才所说这个,你们自己可以读出些来。

这个瘀血证啊,你看我们这个桃仁承气汤、抵当汤,下面讲那个疟疾里头的鳖甲煎丸,在这个虚劳篇里头讲的那个大黄蟅虫丸,都是去瘀的药啊,它各有不同的证候,我们后边还讲那个大黄牡丹皮汤,这个肠痈也是瘀血啊,有脓当下脓,不脓当下血,这下血他下什么血,就是瘀血啊。那么此外在妇科里头,像是通经活血全是去瘀血。

这个我以前啊本打算讲这个东西的,后来也没讲,这个你们可以准备准备,这个去瘀的这种方剂,不只是桃仁、丹皮、水蛭、虻虫是个去瘀药,当归、川芎、生地等等,咱们说的补血的药全是去瘀药。你看咱们讲的这个当归芍药散,妇人腹中诸疾痛,当归芍药散主之,他为什么提个妇人呢?妇人容易有瘀血啊。

我们说的这种补血药啊,主要就是去瘀,不过他起强壮作用,你们看那《本草》就有,这个生地《本草》也解血痹,血痹是什么啊,瘀血嘛,不过他起强壮作用。而且药有这个寒热之别,这个生地是个强壮去瘀,性寒解热,咱们就说去血分热,也算对的,主要它也去瘀啊,它不过起强壮作用。

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这个人,不虚,有瘀血,你不要用强壮药,那你就用这个水蛭、虻虫、蟅虫啊,桃仁、丹皮都可以啊,你得也看他证候了。他要是虚,有瘀血证,你用攻破不行啊,你就得用强壮的去瘀药,有热用生地这一类的,有寒用当归、川芎这一类的,都是去瘀啊。

所以你们要是研究这一章,那么张仲景这个书真正遗失了,或者他是故意的,这两者都有可能。他故意什么?他这个瘀血证讲在各处了,他就不在这讲了,像我说的全是啊。这个瘀血啊,根据他这个书中写下的桃仁承气汤证、抵当汤丸证,这有的是了,大黄蟅虫丸啊、桂枝茯苓丸、牡丹皮汤、当归芍药散、小温经汤等等全是啊,把他分出来,哪个是温性的去瘀强壮,或是以生地为主的强壮解热去瘀,把他分成门类来,研究东西是这样的,自己下手,由我讲这个啊,当然多少也不能说没点意义,但没有自己下手有利。

所以像我说的你们自己下下手,把这个去瘀药把它集中了,那我保险总比那个王清任搞那个血证还要好,这是很有用的。我原先本打算呢写了,现在我老觉得时间不够,不是不够,他一天干不了多少,干着干着,不耐劳了,我这个事怕这个做不好了,你们可以搞,写一写。

所以我们讲这些书时候啊,哪个咱们看这个过简,根据这个题目的,咱们集中了再写一写,久了是有用的,我自己现在就恨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啊,不爱发表东西,这也是一个毛病,光心里头有,手头没敢上去,一方面研究啊,一方面用这点功是最好了,不难的,这都在这书里头,《金匮要略》、《伤寒论》都有,再找些后世医家的东西也可以啊,你看咱们上面讲的柏叶汤,这孙思邈加阿胶,很有道理,他不加生地,为什么,因为这个是温性药啊,柏叶、干姜、艾叶都是温性药,他是虚寒的,虽然不到阴证,但是虚寒,可以搁阿胶,不能搁生地。所以孙思邈这个后世的方子也有好的,不是没有好的,把它都集中起来,写点东西,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,作些笔记,就算也不给人家看也很好。

返回页首 向下
 2014年WWE赛事 | 世界最快浏览器:Opera 简体中文优化正式版v12.17
杂医阿基师
一品莲子官
一品莲子官
杂医阿基师

帖子数 : 2912
官饷 : 8342
官声 : 0
注册日期 : 14-08-25
年龄 : 35

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 - 页 2 Vide
帖子主题: 回复: 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   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 - 页 2 Empty2014-10-19, 17:32

如果喜歡該書,請支持購買正版(26元)——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(修订本)(附光盘1张): http://www.amazon.cn/gp/product/B005HN0NT8/ref=as_li_ss_tl?ie=UTF8&camp=536&creative=3132&creativeASIN=B005HN0NT8&linkCode=as2&tag=adminz-23

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(上半部分)

夫呕家有痈脓,不可治呕,脓尽自愈。

在《伤寒论》厥阴篇里头,有个厥利呕哕,内容都差不多,那么这个呕吐哕下利它是列到杂病里,所以《伤寒论》那个不也是治杂病嘛,怎么能是厥阴病的内容呢,而且论治也很相似,不过这一章他讲的比较详细。

他说呕家有痈脓,就是呕吐啊带脓的话,那里头有痈。不可治呕,所以这个能吐脓啊,就是他里头有痈啊,这个在生理方面啊,他愿意把这脓能排出,排出这个当然得从关口了,他这痈脓在上边,所以总是要由吐而出。那么这个时候,你要是治呕呢,那脓就搁里头了,依法应该要排脓。脓尽自愈,脓要是没有了,痈呢都排出来了,这个呕也自然就好了。

那么这个排脓的药啊,咱们常用的,那么在这个肠痈那一篇里头有排脓散啊、排脓汤,以至于咱们用的大黄牡丹皮汤也都是排脓啊。那专门治那个排脓的药,咱们平时用的桔梗、贝母、生薏仁,这都是排痰、排脓的,咱们讲到痈疮的时候再详细谈。

凡是呕家要见着有痈脓,你就是不可治呕,他这个呕啊正打算要排脓,那你就帮着这个机体排脓就好了,用药也应该这样了。脓排尽了,呕自愈。这一条跟《伤寒论》是一样的。

先呕却渴者,此为欲解;先渴却呕者,为水停心下,此属饮家。呕家本渴,今反不渴者,以心下有支饮故也,此属支饮。

这个呕吐啊,伤人胃液。先呕,那么呕完了,他渴,这是胃液已经伤,胃中干,他就渴。那么胃中干、渴呢,可见这个水吐完了,那么这个呕也是要欲解。这是说饮家这种呕啊,是先胃有饮,他就呕,那个呕之后,饮去了,胃中干,他就渴,渴的时候,呕就要止,所以此为欲解。

先渴却呕者,为水停心下,那么开始他渴,渴就想喝水了,那水一喝到相当程度,胃里头他积水了,那么他就要呕,这是先渴而后呕者。这个道理啊,就是胃消化水的力量差,水停在这个位置了,所以他就要呕,为水停心下,这是水停心下。那么我们一般治呕啊,常用那个降逆去水的办法,也就是能去胃中停水,这也是一种呕的原因了,这呕的原因很多了,后头都有啊。所以他说此属饮家,那么这一类的呕啊,都由于胃停水,就都属于饮家,饮家就是指的痰饮了,咱们头先讲过的。

呕家本渴,凡是有水饮的这种呕,他要是把水吐完了,胃中干,他就要渴,本来是应该要渴的。今反不渴者,那么这他呕完了,他不渴,这就是以心下有支饮故也,此属支饮。这个支饮啊是从下往上,随吐随聚。咱们头先讲过这个支饮了,那么厉害了,这个水饮冲逆于肺,就要咳嗽、喘。这个支饮呐,在这个痰饮中是最重的,也是饮家了,支饮也是饮了,不过支饮是这种重证,它不像一般的这个有水饮,吐完了就渴,它开始也渴一点,渴完了他就不渴了。

咱们讲这个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,你看前头咱们讲这个痰饮里头有,那么就是有支饮的关系。他先吃这个苓甘五味姜辛汤,他说这个药是个热药,吃了应该渴,那么今反不渴者,有支饮也,跟这一段是一样的,所以这个书啊总要前后看一看。一般的水饮啊,他不至于这样,唯有这个支饮是这样,支饮这个饮是重的,也说明胃特别虚。

问曰:病人脉数,数为热,当消谷引食,而反吐者,何也?师曰:以发其汗,令阳微膈气虚,脉乃数,数为客热,不能消谷,胃中虚冷故也。

这是故做问答,说明这个胃虚寒而呕吐这种情况。他说病人脉数,数要是热啊,那么这个热呢是消谷消食。因为这个胃它喜温不喜寒,胃要是有热呢,咱们讲阳明病,在这个《伤寒论》里头有,中风者,能食,风就是热,说明这个胃热,那么依法应该消谷引食,应该是这样才对啊。

而反吐者,何也,那么现在这个人也脉数,而反吐者这个是什么道理呢?那么他底下就是师曰,他就答复这个问题。以发其汗,令阳微膈气虚,这是由于在表证这个阶段啊,发汗太过,发汗太过,这个表并不解。这个咱们讲桂枝汤里头就有了,发汗应该微似汗出才好,要是大汗淋漓,病必不除,这个就是发汗太过。他这个汗出太过令阳微,阳微这个咱们讲过很多了,这个「脉微,此无阳也」,同样这个阳微的阳就是阳气,就是津液。这由于发汗呐,丧失津液太多,所以这个阳已微。膈气虚,怎么搁个膈气虚呢?因为这个汗的来源它发生于胃的,咱们头先也讲过,这个汗者谷气也,它是由胃消化之后,它变成精气才出而为汗。那么这个汗出太多,丧失这个津液,这个津液丧失的主源还在心下,就是胃这个地方,所以他说膈气虚,膈气虚就是胃气也虚了。

脉乃数,这个不是认为是虚数的数,一开始人体就是有热,这个热是邪热,所以才发汗,这个发汗造成大汗出,因此这个热不除。那么他指的就是上边这个数,这个数啊是客热,不是胃有热。他由于这个发汗太过,这个热没退嘛,脉还是有数。这个数是一个客热,它不是胃热,它不能消谷。

那么胃呢反倒由于汗出的太多而虚,虚极生冷,整个生冷啊。这个胃虚了,客气就趁机入胃,这指的是饮、水饮,水饮性寒嘛,胃中虚,冷凑之,所以他说胃中虚冷故也。那么胃虚有饮他就吐嘛,是这么个道理。底下还有一段详细的解释,挺好。

脉弦者虚也,胃气无余,朝食暮吐,变为胃反。寒在于上,医反下之,今脉反弦,故名曰虚。

这个接着上边说的。这一节是个倒装句法,他先说结果,再说原因。那么医生看到病人不能消谷,按着的脉又数,以为是有宿食而用下法,可是呢病人本来脾胃就虚寒了,这个寒就是刚刚说的胃中虚冷,那么又被误下之后,这个脉由数转弦,表示里头胃更虚了,里头停水加重,所以响应到第一句「脉弦者虚也」。

那么又是被吐又是被下,胃虚的很严重,所以说胃气无余,那么早上吃的东西,胃没办法消化,到了晚上就会吐出来,这种情况叫做胃反。

趺阳脉浮而涩,浮则为虚,涩则伤脾,脾伤则不磨,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宿谷不化,名曰胃反。脉紧而涩,其病难治。

趺阳脉是候脾胃的,脉浮但按之底下空,表示虚;涩也是不足之脉,表示津液不足,那么就是说这个脾胃受到损伤,不能进行消化的功能,所以早上吃的食后停在胃里头,没有消化,到了晚上就要吐出来;同样的晚上吃的,隔天早商就要吐出来,像这种情况叫做胃反,就是胃气逆的意思。古人认为胃气以降为顺,事实上也是如此,消化道的食物要是由上而下移动,人不会吐,要是相反,就会吐。

事实上这个脾以现在来看它不是属于消化系统的。这个是古人认为人体都有一个脏配一个腑的,这个胃呐是个腑,它也得有个脏啊,古人就看这个脾挨着胃,所以胃是脾之腑。他这里关于消化上的这个脾啊是关系重要的一个内脏,所以脾伤了,它就不能消化水,不能消化饮食,这叫不磨。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啊,是它这个不能够这个消化饮食了,所以早晨吃的,晚上要吐,宿食不化嘛,停食,它不消化,到时候把它吐出来。那么晚上吃的呢,早晨吐,这就是宿谷不化,吃的东西啊它停到胃里头,它不消化。这就是脾胃俱虚的一个问题了,关于这种叫胃反。

脉紧而涩,其病难治,胃反这种的病啊,如果脉紧,紧是邪实、邪盛,像太阳伤寒脉紧,这个紧都是实证。涩呢它是虚了,精血不足嘛。邪盛正虚,这种胃反是不好治了,其病难治。事实上什么病都这样,不只有胃反。

这个胃反搁到现在是什么病呢?咱们在临床上也常遭遇这种病,像胃下垂就是这种病,胃下垂要是厉害点了,他几天要吐一回,他这个吃了东西啊在胃里头,就是现在说的消化不良了,它是胃筋弛纵,所以它下垂,这个胃的这个胃筋啊弛纵往下,也就是它这个运转的这个功能都不够。所以吃的东西呢都停着,停到一个相当程度,他就要吐了。那么这种古人叫做胃反,那么厉害的早上吃晚上吐,晚上吃早上吐,也有几天吐。如果要是脉太紧,邪太盛而正虚,所以这个难治。那么后边就是治法。

病人欲吐者,不可下之。

这个欲吐并不是真吐了,就是将要吐、想要吐,一吐为快而不得吐,就像我们讲这个瓜蒂散说温温欲吐,复不能吐。那么这种情况千万不要下,他欲吐者,表示这个病就有往上越出之机啊。那么这个治疗呢应该顺势利导嘛,用吐法就好了,千万不要下。

对于这个吐啊,到这个地方,他是在这原则上讲了很多,发作的原因也略略说说,有这个水饮的,有胃虚寒的,也有胃反这一类的,这一类的重一点的呕吐,这个也是脾胃俱虚了。

然后在这个临床治疗上,它提出几个要点。第一个有痈脓不可治呕,那就要排脓,脓尽自愈。那么最后呢,这个吐是要治呕的,假设这个病人欲吐者,那你不可治呕,你啊可以顺其势而吐之。这中医治病这个很重要啊,要顺势利导,就是适应这个生理的机能,古人根据这个辨证,留下的这种规律,这很好。

我们在临床上不管哪一个病,所有的病都是这样,像咱们说表证,这个表证病人就要出汗,你不可下。底下他讲到哕了。

哕而腹满,视其前后,知何部不利,利之即愈。

哕这个证啊就是干呕,不过它是其声连连。干呕就是有声无物谓之干呕。那么这个哕与干呕怎么分别啊?它就是干呕连连不断,不是一声,是连连不断的,古人叫做哕,干哕嘛。

这个哕大概都是虚证多,但是也有实证,这个头一节就是说这个。哕而腹满,这个腹满指的是实满,他拒按。视其前后,知何部不利,利之即愈,那你看看他,前后就是指大小便,是大便不利啊,或者小便不利,都影响到这个哕,不往下通,他就往上逆。

所以这个腹满不是一个虚满,尤其是大便不利这个腹满是要拒按的,那么要是小便不利,这个腹满当然在少腹了。这个他都没说详细,因为这些问题啊在《伤寒》提过了,这个《金匮》是讲在《伤寒》之后,以前这个《伤寒杂病论》在一个书里头,也是先伤寒后杂病,那么这个在伤寒里都讲了,来这里头就是略提,不那么详细说了。

所以注家对于这些都认为这个不是错,就是简略;也有这么说的,其实它是故意的,因为那部分在《伤寒论》里头都讲了。那么其它的这个虚证的哕,他没提,后头这个具体治疗有。底下就讲这个呕、吐具体治疗了。

呕而胸满者,吴茱萸汤主之。

咱们头先讲那个桂枝治气上冲,那个是治气上冲,这个吴茱萸啊治水上冲,水往上冲逆,所以他呕嘛。这个水本来就停在胃里,水往上冲逆,就呕。那么一开始他是上腹满,要是这个水往上冲逆厉害,甚至于胸满,这个就是胸满了,就是呕而胸满。

吴茱萸它治水气上冲,有治呕镇痛的作用,那么加上大量生姜,它更能治呕了。凡是这个胃停水,胃虚的多,所以他搁人参、大枣,就是补胃之虚了。那么这个方剂呢一方面治标,治其水气上冲这个呕,他用吴茱萸、生姜;一方面你胃老虚,还是会停水啊,所以从根本上恢复胃,他用人参、大枣。这个方应用很多,一会等底下咱们讲完再讲。

干呕,吐涎沫,头痛者,吴茱萸汤主之。

这个水气往上冲啊,吐涎沫这是主要的一个证候。头痛、头晕全是,尤其头晕最多见了,不过这个书上他没有。这个我在临床上通过经验了,很多的头晕是吴茱萸汤证,可是他得恶心,起码他得恶心,就算不吐,也得恶心,一动了他就要吐。

我们讲过很多次了,这个主要就是胃停水,头晕、头眩、头冒,都水气的冲击这个大脑的问题。那么这个吴茱萸汤证啊,治这个水往上冲的最厉害了。所以我们现在在这个临床上的美尼尔氏证很多是吴茱萸汤证,这个临床上你们可以试验。这人啊头晕的厉害,不敢动,一动他就要吐。这个呕,是个要紧的症候,呕是吴茱萸汤的一个主证啊,那么如果再有头晕或者痛,他都可以用吴茱萸汤,吐涎沫这是他证候。

所以这个方剂啊,不但治胃,胃痛它也治啊,吴茱萸汤治胃疼也挺好啊。但是它是个大温性药,这个吴茱萸利于虚寒,不利于实热。我们在临床上考虑这个人有热,尤其是实热,这个吴茱萸可要小心用了。胃虚寒的,无论是头痛、头晕,吐涎沫,以至于胃疼而且有呕的,都可以用,都好使。在临床上这个方子啊很常用了。

呕而肠鸣,心下痞者,半夏泻心汤主之。

呕而肠鸣,表示这个水气啊它不是只在胃,在肠子也有,所以下面腹鸣、肠鸣,上面呕吐,这都是有水饮了,同时他还有心下痞。在这一个在半夏泻心汤里头啊,这心下痞有两层关系,一方面它是胃气虚,心下痞硬,是人参证,它有人参嘛;另一方面,是黄芩、黄连这个心下痞,是泻心汤证。那么这个半夏泻心汤它兼而有之,所以在《伤寒论》里头常说心下痞硬。这个痞硬啊也不是只是人参汤,凡是人参证它一定是心下痞硬的。同时它也存在着这个黄芩、黄连这个心下痞。

那么这个方子不但治呕,它也治下利,黄芩、黄连是治下利的药啊。这苦药之中,唯独黄芩、黄连、黄柏是个燥药,它们是苦燥药,所以能够去水,能够止利。那么这个方剂啊寒热并用,一方面胃虚有饮,它用半夏、干姜去饮了;搁人参、甘草、大枣呢,补胃之虚;另外搁黄芩、黄连,解烦解痞。当然这个病有时候有烦躁啊。

所以我们在临床上看到心下痞、烦躁、呕吐、肠鸣和下利,这个药都治。但是他这个痞呢,不只是泻心汤这个痞,有时候是痞硬,痞硬就是人参证了,痞硬把这个痞包括在里头了。

这个方子也常用的,那么甘草它是三两,我们再多搁呢就是甘草泻心汤,搁四两啊,多可以搁个五、六两,五、六两现在说就是五、六钱了。那么去干姜加生姜就是生姜泻心汤。这个在这个治疗差不多,全治呕而心下痞和下利。这个你们看看《伤寒论》把它对照一下就知道了,这甘草泻心汤前头也讲过,狐惑病中它治这个蚀于喉者,甘草泻心汤主之,它这个甘草加量,就能够治口疮,也挺有意思,你不加量就不行,咱们临床上这个也是常用的办法,但是治这个呕而肠鸣这是一致的。

这个寒热错综,所以用药可以寒热错综来用,一点无误。所以现在的人呢一看到开这个方子,又有黄连、黄芩苦寒的药,又有干姜、半夏这个辛温燥药,他不明白。其实古人这个配伍啊,是因为他这个病就是这样,它是这个寒热错综。上边既有热,那么这个下边的确有寒,这个水气随肠鸣流走,它不就属于虚寒嘛。

干呕而利者,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。

干呕而利者,本来这个黄芩汤啊它治太阳少阳合并这个下利,既有太阳病的这个发热、头疼,也有少阳病的这种口苦、咽干,它是治热利的啊。这个黄芩汤,就是黄芩、甘草、芍药、大枣就这个四味药,叫黄芩汤。

那么这个黄芩汤它治下利,如果黄芩汤再同时有干呕,得加上半夏、生姜,它是这么一个方剂。那么这个干呕而利者,他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。这个方子也是常用的,这个黄芩汤是个去热的解热剂,这个在下利也常用这个方子。

这个芍药是对下利也起作用的,所以古人说它是收敛药,就是从这看出来的。其实它不是个收敛,它是解热,解热治腹痛。腹痛下利有热,可以用黄芩汤。同时它又有呕,可以加半夏、生姜。

诸呕吐,谷不得下者,小半夏汤主之。

诸呕吐,就是凡是呕吐,他里头有水饮,所以谷不得下,它胃里头有水,你吃不下东西去,那你硬吃下去也是吐出来。所以这一类的大概都是胃有停水的关系,他用小半夏汤主之。

小半夏汤就是半夏、生姜两味药了。这两个药都是去水的,治呕。这个半夏下气去水,生姜呢?也是降逆治呕,也去水,同时它有些散寒作用,水性寒嘛。临床上小半夏汤单独用的时候少,我们这个一般临床上啊都搁到旁的方剂里头用,你看上边的黄芩汤加半夏生姜汤里头,也有小半夏汤,我们平时这个用的小柴胡汤里头也有小半夏汤,是吧。

半夏、生姜啊它治呕,这个小半夏汤常常是与旁的方剂合着用的机会多,单独用的机会少。他这个书单独提出来,说治呕的药啊,那么有半夏、生姜这一类的药,这个专治水饮一类的呕,不是水饮的呕没效。

呕吐而病在膈上,后思水者,解,急与之;思水者,猪苓散主之。

这段是治这个饮家的一种呕啊,挺有意思。他说呕吐而病在膈上,凡是呕吐它都是病在上头,都在膈以上,这是水往上走,上膈,水往上冲逆。这水本来在膈下啊,在胃里头的,他要呕就往上,上于膈他才呕吐。

呕吐完了,思水者,解,这头先咱们讲了,呕吐,胃中这个停水都去了,同时胃中干,干就要渴,那么想喝水了,表示这个呕要止了。急与之,那么赶紧给点水喝。为什么?和其胃啊,少少与饮,以和其胃嘛。

思水者,虽然急与之饮,还不解渴,还想水喝,这只给水喝可不行了,只给他喝,水停了他还是要吐的。猪苓散主之,这个好,这是一个根本解决的法子。那么这是这个渴,他要喝多了,就停水,停水还要呕,呕完了,水去了,还要渴,这就是属于恶性循环了,往复不已了,那怎么办呢?所以有一个治法用猪苓散。猪苓散它解渴去水,不让水停下,同时它能解渴,那么不怎么想喝了,他自然就是不至于再吐了。

这个猪苓散也只是举个例子,这后边还要讲,像茯苓泽泻汤也是,全是这一个手段,又解渴,又去水、去饮,使这个呕不复发。猪苓散它是以猪苓为主药的。这个猪苓啊去水药之中,解渴是最突出了,有这个解渴的作用。那么这个方子呢,猪苓、茯苓、白朮全是利尿去水的,而且猪苓解渴,那么里头有点水它去了,不渴了你也不想喝了。

这一个治疗的手段是最妙不过了,一般人想不到这个时候还利尿,其实这是最常用的手段,后头还有啊。这是一个例子,那么我们要知道了,假设遇到这个水饮这种呕吐,那么呢呕吐完了再渴,渴他要喝水,他这往返不好啊,往返复作,那么这时候你得想彻底的治疗,得止渴利水的法子,那么猪苓散它是一个例子,后头它这个茯苓泽泻汤也是,比这个方子更常用了。

呕而脉弱,小便复利,身有微热,见厥者,难治,四逆汤主之。

这个呕啊,咱们头上讲很多了,全是水气往上来,往上来他才呕,所以是病在膈上嘛。这个水往上来,它不往下,小便不应该利,可是他小便反倒利,利就是频数。脉弱,又见厥,这是虚了,这是阴寒的一个证象了。那么身呢反有微热,这都是不好现象,这个身微热啊,正是这个虚阳,就是古人说的这个阴阳绝离之象,这个虚阳啊都往外跑,那么里头是真寒呐,所以脉弱,又见四肢厥冷。

那么可见前头这人呕啊,不是一般的呕了,这个呕,是上呕吐,下溲数,是一个虚脱的样子,不是一般水饮的那个呕,所以他这个证候所现的也不一样。呕而小便复利,这是个虚脱的样子,所以他底下说的难治。

这些证状啊它是起矛盾,要是一般水饮那种呕呢,他小便不应该利,那么要是真正虚寒,也不应该有热,这个有热都是围堵之证。虚寒内盛,那么有点阳气它浮于外,这是最不好了,所以是难治的一个病,也只有用四逆汤,温中救逆这一法。

这个四逆汤啊,它主要是温中,温中就是温胃,这个胃气啊恢复一点,这个人的生命还可以望其生,否则没有其它的办法。这个地方啊,在这个仲景的书说的都相当的好,这不是随便,咱们现在这个见着脉微、肢厥啊,就是用人参、独参汤,这害人透了,这个寒性药一点也不能用,这个人参是微寒呢,你哪能用呀。这个就得温中,恢复这个胃的机能,胃气一败就死了,你恢复一分胃气,就能够保持一分的这个生机。

那么吃这个药后,他这个脉弱、厥,恢复了,那个呕吐,溲数自然就好了。否则是没有其它的法子,所以搁个难治,还搁个四逆汤主之。这个要用普通治呕的套方啊,那非死不可,那前头那小半夏汤这可不行的。

这个四逆汤咱们讲很多了,就是附子、干姜、甘草,它是在甘草干姜汤里头加附子。凡是这个重证啊,这个阴寒重证啊,都是用生附子,生附子有力量。你像这个炮附子啊,治的力量都差了,所以古人都搁生的。现在我们用这个药啊,只能用川附子,生的他不给你,生的认为有毒,不过生的要是多用一点,那要是有毒的。这个情况用一枚这个熟附子没多大用,起码要搁个五钱六钱。它这一枚啊分成三付,那一付很轻了,所以非生附子不可。咱们要是现在用制附子呢,就是一副也得搁个五、六钱,四、五钱的样子。

呕而发热者,小柴胡汤主之。

小柴胡汤是个解热剂,同时是个健胃止呕剂,我们方才说的小半夏汤就在小柴胡汤里头。那么小柴胡汤里头有人参、甘草、大枣,它有很多种健胃药,同时又有半夏、生姜治呕,加上柴胡、黄芩,所以它也是个解热剂。因此呕而发热,是柴胡证剂啊,当然要用柴胡汤。

这个呕在临床上是多种多样的,也有这个半表半里有热,心烦喜呕的这种。这个他绝对有烦、热烦,他是这种的呕。那么四逆汤的那个呕呢,是阴寒内盛,说是咱们说的里阴寒证,就是上吐下泻,不是大便泻,他是小便数溲,这是机能陈衰,那也不是一般的呕。那么也有水饮的呕,头先讲的几个都是的。

胃反呕吐者,大半夏汤主之。

胃反他是要呕吐的,但是他并不是随时呕吐。假设这个胃反呕吐甚者,可以用大半夏汤。这个大半夏汤与小半夏汤就不一样了,它这个不但用半夏下气止呕,同时他是胃虚了,这个胃反主要就是个胃虚,脉浮而涩嘛,浮则为虚,涩则伤脾,他脾胃虚。脾胃虚得用甘药来补脾胃,主要就是补胃了,所以它用人参和蜜。

它这个甘药不用甘草、大枣,它搁个蜜很有道理。这个蜜啊不像甘草、大枣是壅腻,而且他呕,呕不用甘药,是吧?所以不可吃建中汤嘛,那么这个脾胃虚不用甘药也不行,所以用蜜。这个蜜虽然是甘药,但有些个润,它不是往上壅。这个用药啊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。

假设是需要用甘药来安中补胃而且他又有呕吐的,配合人参的,你不要配些甘壅的药,像甘草、大枣,饴糖更是不行了,那蜜是可以的。所以他这个就用这个人参、白蜜和半夏,这个胃反主要就是由于这个中虚而呕吐的。

他是这么样的煎法,以水一斗二升,他这白蜜是一升就是现在一茶杯。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,这倒是无所谓,就把它搅和匀就行了,在水里头,把这个蜜和水啊搅和匀。煮药取二升半,温服一升,余分温再服,这也是一煎三付。

他是胃反,如果呕吐挺厉害,而且有胃虚的情形,可以用这个法子,但这个大半夏汤并不是专治胃反的法子,底下还有其它治胃反呕吐的法子。

食已即吐者,大黄甘草汤主之。

临床上也有这个谷道不通,就是大肠不通,那么热壅于上而呕吐的。他不吃不吐,吃完了就吐。他这个是不通于下,谷道不通,大便不通,而且有热,热往上壅,所以吃东西啊,因为这个热往上壅,他吃完了就吐。那么这个用大黄甘草汤主之。

这甘草缓其急迫,这个吐也是很急迫的,吃了就吐嘛,那么大黄呢它是一个通便下热的作用。

胃反,吐而渴欲饮水者,茯苓泽泻汤主之。

这个也是治胃反的一个常用的方子。这个前头有吐而渴,思水者,猪苓散主之,和这个一样,所以这个前后来看就知道了。这个胃反,到时候他吐,吐完了,他也渴欲饮水,那么你要任着他饮呢,饮到一定的时间他还是要吐,所以这个好不了的。这个跟猪苓散是一样,不过这个比猪苓散厉害,他这个吐的也不像那个那么轻,这个较重,所以这个药也较重。

这个胃反呐,表示他这个胃的消化不良,他里头积有这个液体的东西,你看咱们吃的东西到胃里头,都变成一个粥糜状态了,都是这么一个东西了,他不住下走,在胃里头蓄积到一个相当的程度,他就要吐出来。那么治这个病啊,在西医来讲都是洗胃,把这东西啊洗出来,可是虽然洗出来,但是胃它没有恢复啊,完了他还是要停蓄的,所以古人对治这个的法子啊很有意思,他一方面去水,用茯苓、泽泻这些去水的药,同时呢他也用些健胃的药,像白朮、甘草、生姜都是温中健胃的,甚至有的时候还搁人参。要是这个胃恢复了,他就不会再停水,所以既讲治标又讲治本。

我们也常用茯苓饮这类的方子来治胃反,都挺好的,也就是对那个胃下垂、呕吐,或者现在西医所说的这个胃弛缓、胃扩张啊这种隔些时候就要吐的病,用这个都好。这个茯苓泽泻汤呢它主要治胃反,到他吐之后他渴,这个渴呢,就非得让他不渴,他这个用的药有五苓散的意思,桂枝、白朮、泽泻、茯苓,虽然没有猪苓,但五苓散它本身就治渴,一方面治渴,一方面利尿。等他不渴了,把这个水也去了,他就不再继续停水了,当然就好了。同时这个胃停水就是因为胃不好,他又搁些温中健胃的药,搁白朮、甘草、生姜就是这个意思。

所以这个方子啊也是常用的方子,我们不但治胃反,治一般的胃病,他呕而渴,这个方子也可以用。同时你看这个方子的药物,它也治头晕,有大量的泽泻、茯苓。

吐后,渴欲饮水而贪饮者,文蛤汤主之。兼主微风,脉紧,头痛。

这个错了,你们也能看出来。吐后,渴欲得水而贪饮者,怎么能用文蛤汤呢?文蛤汤是个发汗药,在后边看看这方子,文蛤、麻黄、甘草、生姜、石膏、杏仁、大枣,所以错了。前头那个消渴篇,它说这个渴而贪饮者,应该是文蛤散。这个《伤寒论》的五苓散条有这么一条,它说个病发于阳,本来应该汗出,而以水潠之,若灌之,拿水喷啊,拿水浇啊。那么使这个热被劫不得去,弥更益烦,更烦得厉害了,因为他这个表不解嘛,这个热被这个冷水所劫而不得出,不得出汗就是了。肉上粟起,意欲饮水,反不渴者,文蛤散主之,它说用个文蛤散,事实上应该用文蛤汤,因为他表不解。

所以他是把这两段弄颠倒了,不知是抄写错误啊,还是怎么的,总之这搞错了,肯定是错了。因为吐之后,渴欲得水而贪饮者,你再用发汗就没有道理了,所以应该是用文蛤散主之。文蛤汤这个药啊,它兼主微风,它兼主有表证的,脉紧而头痛。这是说这个方剂的作用,能解表,也能治头痛,而且脉紧,但是不得汗。这些内容正是五苓散那节,你们看一看,对照对照,就知道它这个是错了。

它说吐后,渴欲得水而贪饮者,文蛤散主之,文蛤散就文蛤一味药,它是止渴,止渴后,他不再渴了,他吐也可以好的。跟我们利尿是一样,假设他里头渴,贪饮得利害,用利尿解渴的法子不行,就有用文蛤散的必要。

所以这里的文蛤汤是错的,文蛤汤这方子跟大青龙汤差不多,但是麻黄没用那么重,石膏也不那么重。它就是去了桂枝,加了文蛤,它这跟大青龙汤就差这么一点。大青龙汤有桂枝,没有文蛤。那么这个搁些文蛤,当然是能够止渴了,但是主要还是发汗,底下这个煎法也看出来了,右七味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温服一升,汗出即愈。所以这是个发汗药,如果这人已经胃中燥,吐完了渴而且贪饮,你再发汗,再夺水,这就是明显错了。

但是有些注家乱改,像《医宗金鉴》就是这么给改的,他说吐后渴欲得水,贪饮者,脉紧,头痛,文蛤汤主之,他这么给改了,其实后头这些个文字就是说文蛤汤这个方剂的作用。《医宗金鉴》这么给解释的,我认为是有问题的,咱们说说作为参考,你们回去看看这两段,你们把这个《伤寒论》五苓散那一节看一看。

干呕,吐逆,吐涎沫,半夏干姜散主之。

干呕,吐逆,吐涎沫是什么意思啊?是干呕,或吐逆,或吐涎沫,不是干呕而吐逆,或者吐涎沫。这都说明胃里头有停饮,用半夏干姜散主之。半夏干姜散比小半夏汤啊温中力量强,所以他这个胃寒停饮比较重一点,就是小半夏汤中生姜换成干姜,这也是胃有停饮的一种治疗。与那个小半夏汤差不多,干姜、生姜所差的是干姜性比较弱而温,也就是说小半夏汤证,如果这个胃偏于寒一点,这种偏于寒饮,可以用半夏干姜散。

半夏干姜散他也表现吐涎沫,这个吐涎沫与吴茱萸汤类似,但是这个没有脑袋疼,没有头晕。这吐涎沫也说明胃寒有饮,理中汤吐涎沫、吴茱萸汤吐涎沫,这都是胃虚寒,所以用干姜也是这个道理,他胃里头啊不但有饮而且寒。但是这几个药有分别了,我们说理中汤有人参,他不但寒还有虚,所以吐涎沫,同时有心下痞鞕。吴茱萸汤也吐涎沫,但又影响脑袋,有头痛、头晕。所以单就一个症候相似,但整个症候就不是了,因此我们辨证啊不能抓住片面的一点,要整个的看。

病人胸中似喘不喘,似呕不呕,似哕不哕,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,生姜半夏汤主之。

这个彻心中就是全心中,就是整个的心里头啊。愦愦然无奈,就是闷,烦闷,简直无可奈何,烦闷而乱。这个愦愦本来是心烦乱,所以他这个似喘不喘,似呕不呕,似哕不哕,事实上也不喘,也不呕,也不哕,可是心里头难受啊,他这个胸总是逆满烦乱,恶心的厉害,总而言之是恶心的厉害。

他搁个似喘不喘,的确是不是喘;似呕不是呕,也的确不是呕,可是也就像要呕这个样子;似哕不哕,也不是哕,那是什么样子呢,底下这一句话解释了,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,折腾得厉害,就是烦心呐,逆满,愦乱,简直是无可奈何。用生姜半夏汤主之。

返回页首 向下
 2014年WWE赛事 | 世界最快浏览器:Opera 简体中文优化正式版v12.17
杂医阿基师
一品莲子官
一品莲子官
杂医阿基师

帖子数 : 2912
官饷 : 8342
官声 : 0
注册日期 : 14-08-25
年龄 : 35

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 - 页 2 Vide
帖子主题: 回复: 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   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 - 页 2 Empty2014-10-19, 17:33

如果喜歡該書,請支持購買正版(26元)——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(修订本)(附光盘1张): http://www.amazon.cn/gp/product/B005HN0NT8/ref=as_li_ss_tl?ie=UTF8&camp=536&creative=3132&creativeASIN=B005HN0NT8&linkCode=as2&tag=adminz-23

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(下半部分)

所以生姜这个药啊在这看出它的作用了,生姜、半夏这两个药很相似,生姜这个药啊,它有健胃作用,小半夏汤它是半夏为主药的,生姜半夏汤是以生姜为主药,所以这个生姜它用生姜汁一升,这很多了,古人一升就是现在服药的那个一碗。所以你看看他把这个药味的一变化,就起到了不同的作用。因此这个用药啊,如果不看古人得出这个结论,你是没法掌握的。同样是这两味药,他用大量生姜,又能治这种情况,否则只能治呕,治胃中停水而呕啊。

那么这个呢,他跟呕又不一样了,似喘不喘,似呕不呕,似哕不哕,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,不好来形容,古人也形容不出来,所以他才这么写,主要就是这个心中烦闷,简直说不出来的那种难受,整个心都那样子,所以他用生姜半夏汤。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,要是这个人胃特别不舒服,就是咱们这个恶心的厉害,生姜非多搁不可,你看咱们后世那个都搁生姜三片,这个不行,真正要多搁,你就得多搁。所以咱们遇到这个人恶心的难受,那你生姜就得多搁;呕吐得厉害,半夏多搁。

干呕,哕,若手足厥者,橘皮汤主之。

干呕,或者是哕,哕者就是干呕频繁,连连不断,以至于手足厥。这个气往上逆啊,也阻碍这个气机,也就造成手足厥冷,就是胃气不行了啊,也影响手足厥冷。因为是这个情形,所以不搁半夏,它搁橘皮行气,气一畅,这个厥逆也就好了,哕也就好了。

所以橘皮这个药啊,也是一个下气的药,要不它怎能治咳嗽呢,同时呢它也健胃进食,临床食欲不振,加橘皮就好使了。咱们现在常用这个陈皮,古人叫橘皮,配合生姜。生姜这个药啊,不但它能够治呕,也治那个逆气,它也降逆,降胃降逆,同时它去饮去水。橘皮它是行气,也下气,行气也降逆,所以这两个药配合来,它偏于行气,偏于下气。所以干呕哕,影响到手足厥者,橘皮汤主之。这个很好使,真要是由于气逆而使手足厥逆者,这个药吃了就好。

你看底下它这个煎煮法就有,右二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温服一升,下咽即愈,这个药吃下就好。

哕逆者,橘皮竹茹汤主之。

这个厉害,这个你看这个橘皮用多少啊?用二斤啊,这个份量以现在来说可大了,就是三付药的量也相当重了。这个哕逆是相当重了,在这个《三医方》上,他说这个哕逆啊,连连致可惊人,干呕不断就是哕啊,不断那个惊人的很,所以他搁个哕逆者,就是频繁不去,那么这橘皮得大量使用。所以橘皮对这个哕逆,看起来是有相当疗效的一个药。

另外他加竹茹,竹茹也下气,咱们治咳嗽也用啊,它也健胃,这种哕都由于胃虚气逆,这个胃本来是来纳气啊,它应该往下走,可是它往上,就是胃虚,而且它不纳。所以一方面用行气下气的药,同时也用健胃的药,他用人参、甘草、大枣这些温性的药,用橘皮、竹茹、生姜来降逆治哕。右六味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
上头我提出的这些不同的看法,你们回头看一看,你像文蛤汤和文蛤散的关系,就是五苓散那条你们也对一对。另外所讲的橘皮、半夏的作用也要注意,这个橘皮它有健胃作用,咱们这个胃不好,食欲不振,用这个橘皮为较好。同时这个哕,古人都认为是虚啊,那么胃虚,它可以用二斤橘皮,可见橘皮没害处,但是后世可不是这样看,后世认为橘皮破气,都不敢大量的用。

临床真正遇到这个心下逆满,打嗝啊,但是不是旋覆代赭石汤证,大概都是橘皮汤证。那么这个橘皮我都多用,你要用个三钱、五钱不起作用,我常用一两,也就是30克,有的人看的就奇怪了,其实一点也不奇怪,你要这样用啊,病人马上他就舒服。所以这个橘皮它不是破气,哪是破气啊,遇这个胃虚哕逆,不食,你破气还行啊?它不是破气,后世把这个东西都说错了,有些地方啊咱们要注意,根据这个书好好看一看,今天就讲到这吧。

夫六腑气绝于外者,手足寒,上气,脚缩;五脏气绝于内者,利不禁,下甚者,手足不仁。

这个六腑为阳嘛,行阳于外。假设六腑气绝于外者,就是无以温其表了,所以手足寒而脚缩,这个脚缩就是《伤寒论》所说的那个蜷卧那个意思,就是冷的厉害。那这个阳上虚,阴寒从下往上攻,所以同时他也上气,这个上气说的不是喘,这个上气啊就是呕、哕的这个情形,就是气逆,凡是这个阳虚都是在上边,那么这个寒呢就从下边往上来逆迫,所以他就上气。手足寒、脚缩是连在一起的,就是手足逆冷,蜷卧,弯着腿,这是冷的厉害。同时呢,由于寒气从下面往上攻,所以他上气呕逆。

这个五脏是藏精于内,那么如果五脏气绝于内的话,那么就无以守津液了,无以守阴液了,所以他利不禁。如果这个利更甚的话,当然影响到形衰啊,以至于手足不仁。这一段主要是在下利啊,差不多是一个总纲。

那么古人他是这么一个看法,认为这个六腑啊,行阳于体表,所以六腑气绝了就无以温体表了,所以手足寒而脚缩,寒气上逆,同时还上气、呕、哕这个情况发作的。五脏是藏精的嘛,藏阴于内,如果五脏气绝呢,就不足以养阴液了,所以他是利不禁,阴液就不守了,就失去守了,厉害就手足不仁。这是说下利啊与脏气是有关的,这是古人一种看法,大家作为参考。

下利,脉沉弦者,下重;脉大者,为未止;脉微弱数者,为欲自止,虽发热不死。

下利,脉沉弦,沉为在里,弦为里急啊,就是里急后重啊。这个腹里拘急啊,这个脉也弦,说明这个下利啊,有里急后重,是热利,所以他说下重,下重就是里急后重的一个简称。

脉大者,为未止,这个痢疾,这整个说的是痢疾了,就是热利了。脉大则邪盛,热邪盛,所以这个痢疾啊,这个下利啊,不是要休止的状态,还继续往前进展的。

脉微弱数者,为欲自止,脉数本来是有热,那么这个热利且脉数,看不出欲自止的样子了。微弱数者,虽然数,但是脉现微弱,这个微弱呢是邪衰的一个征候,表示这个痢疾啊很快就要治愈了。

真正的热利啊,这个脉越大越滑越数越坏。微弱,因为这个下利伤人最厉害,平常不是有这么一句话「好汉架不住三泡稀」嘛,这个下利虚人,这个脉应该弱细,不应该太过。所以这个微弱呢,说明这个人是弱了,但是邪也衰了,虽然数还发热,这个利不要紧,为欲自止。虽发热不死,虽然脉数还发热,但是从这个脉数与微弱一同出现,这个邪气已经衰了,这个发热的时间不会久的,所以他不至于死。

所以这个下利啊要是脉滑数,它热不止,这是一个痢疾,这个发热不止他这是一个最危险了。古人说,七横利,发热不止者死,疼痛不止者死,不能够吃东西的死。但是虽发热,要是脉微弱,那么这种热啊,很快就可以止的,虽然现在还发热,脉还数,这个不会持久,不要紧,所以说他这个肯定是利为欲自止。这个脉这个都很好,这个临床都挺有用的。

下利,手足厥冷,无脉者,灸之;不温,若脉不还,反微喘者,死。少阴负趺阳者,为顺也。

这是一段是说阴寒下利啊。下利,手足厥冷,以至于无脉,这是一种虚脱的样子,无脉是这个心脏衰绝的样子。那么这时候啊,这个病可以好,也可以坏,得赶紧灸之。如果胃复,手足温则可以好的。要是不温,脉也不还,表示胃气已败了,而再微喘,反微喘就是气脱于上,非死不可了。那么这一段与上边热利是个对待的,所以下利这个病啊有阴有阳,有虚有实,这个是虚寒下利。

底下这句话啊,「少阴负趺阳者,为顺也」是衍文,加这么一句没有什么大意思,不过这个解释是好解释。这个趺阳是胃脉啊,这个少阴是肾脉,古人认为这个土不能制水,水泛滥成灾才下利不止。如果趺阳胜了少阴,那么这在这个利证是个顺候,这个指的阴寒下利说的。

但是这一句搁这没什么大意思,《伤寒论》也有这么一句,你看这个整篇呐,没与这一段地方发生什么关系。而且现在咱们这个诊病也不像古人的遍诊法,这个遍诊法见内经,那咱们这个诊寸口是难经的诊法,现在咱们都是诊寸口啊。有时候书里头提起来少阴啊、趺阳啊,都是说明这个病的道理,所以这一段我认为是衍文,就是多的,没大意思,与前后都不相符,你看看下边就知道了。

下利,有微热而渴,脉弱者,今自愈。

「下利不渴者,属太阴,以其脏有寒故也,宜服四逆辈」,咱们讲这个太阴篇里头讲过了。所以这个下利啊,我们首先要看这个人渴不渴,就是口舌干不干。如果渴,这是热;那不渴呢,这个就是寒,就是太阴病的下利。

这个段呢,他渴,所以这是个热利,虽然是个热利,但是微热而脉弱,他这个热不厉害,只有微热,而这个脉也弱,说明邪已衰,这个热没大问题的。今自愈,所以这个下利啊,快好了,这都是指热利说的。

临床上要是热利,见脉微弱,这都是好现象,那么虽然他渴,而且有热,但是反映的是这个脉证啊,都是一个邪气已衰的一个反应,所以这就要好了。

下利,脉数,有微热,汗出,今自愈;设脉紧,为未解。

下利,脉数,和那个下利而渴是一样的,脉数说明是热,渴也说明是热了,那么「下利,脉数」说明他是有热邪,是热利呢。但是身有微热而汗出,说明表和啊,这个病已经由表解了,今自愈,所以他虽然现在这个脉数,看这个病的情形是由外解了,就是热越于外了,所以身微热汗出。如果是身大热、汗出,那是阳明病的症候了,那个热还是挺厉害的。「微热,汗出」,身上微热而致这汗出,这是好的现象,表示这个病由外解了,所以肯定这个下利是要好了。

假设下利脉数,而且还紧,这个紧是实啊,既有热邪,又有实,这为未解,那这个痢疾就往前进展了。

下利,脉数而渴者,今自愈;设不瘥,必清脓血,以有热故也。

下利,脉又数又渴,说明里头有热,那么这个怎么说今自愈呢?这一段呐这个意思,与上面说的意思说明不一样了。这个说明这个人呢平时不戒慎饮食,内里头有宿食、有热,那么常常的微下利,这个热随着这个下利而解,这也常有的。

所以这一段「下利,脉数而渴者」,这是一个平时不戒慎饮食,里头蕴热,造成下利,这个下利不是痢疾,这个他一下利、腹泻,将腹腔这个积热啊排出,之后有好的,这个是常见的这个病。设不瘥,他这个腹泻假设不好,那要变痢疾,必圊脓血啊,那么所以然呢,他这个热不去,没有因为下利而去的缘故,还是有热。

这个病在临床很常见,先腹泻,后变痢疾。那么有的人呐,腹泻好了,他没有变痢疾,这就是「下利,脉数而渴者,今自愈」,这是指热利,阴寒下利没有这个事。那么这个热啊由下利而解了,所以他这一段的解释大家要注意,他与上面那个不一样。假设他要是不解,正因为他有热,一定要变痢疾的,必清脓血,他是这么一段。

这个病在临床是常常看见的,有的时候啊是先腹泻,过两天变成痢疾了,他说我先是腹泻,大夫没有给我治好,我吃了几付药反倒痢疾了,其实不是这个事,他是这个里头的热挺厉害的,不能够因为下利就解除的,他一定要清脓血。

下利,脉反弦,发热身汗者,自愈。

这也是一段,这下利啊我们前头讲了,脉不应该热才对了,而反弦,弦脉与紧脉它一样,是个实脉,那么看起来脉反弦说明这个痢疾不像好的样子,但是这个证候呢,发热身汗者,这个同上面一样,有从表解之的机会,那么出现身汗发热,这个脉弦呢马上就能下去,所以这是一个自愈的表现。

这个临床也很多见的,无论是脉紧、脉弦,这个下利都比较重,这一般都是发烧没有汗。假设这身上有微热,再自汗出,这大概都要好了,这是表和了,他就由表解了。所以咱们治痢疾,开始没有汗,那么有的时候呢得用发汗剂,用葛根汤,就是这个道理。但是没有表证,你就不要用解表药了。

下利气者,当利其小便。

下利气,是什么意思呢?一方面下利,同时出空气,下利并气一同排出,这个很常见的。他大便并不太多,但劈里啪啦很响呢,下的尽是气。那么这一类的病啊,大概都是水谷不别的时候多,这个都是水泻。当利其小便,就可以好的。那么后面也有不利小便的,真正有点虚寒了,可以吃收敛、温中药。

下利,寸脉反浮数,尺中自涩者,必清脓血。

寸以候外了,这是寸关尺的寸。寸脉反浮数,说明这个下利啊正在进展呢,这个是外邪挺盛,所以脉浮数。但是尺中自涩,尺以候里,关前以候表,关后以候里。但是看那个尺中自涩,里头血虚了,邪高热于外,而血虚于内,这种下利啊一定清脓血,血分有所丧失了,这样的一个高热,一定是脓血便,脓血痢疾的这种症候,脉证就这个样子。

这个热利如果脉又浮又数,而尺中又特别的虚涩,那么阴分有伤,热挺高的,这肯定是一个便脓血的一种痢疾。

下利清谷,不可攻其表,汗出必胀满。

下利,如果他清谷,这个清谷就是便谷,古人这个如厕叫做清,清是个动词,就是大便。所便的是什么呢?完谷不化叫清谷。那么这说明胃不但有寒而且虚,他不能消谷,就是胃不能消化水谷,所以下来的东西都完谷不化,这说明是虚寒呐。那么虽然有表证,也不可攻表,如果攻表,汗出,使胃里头的津液更伤,那么胃虚了,下焦的水饮就往上冲逆造成胀满。

这个在《伤寒论》中咱们也说过了,里头有虚寒证的时候,你得先温里,如果再有表证,才能攻表,这是一个定法。

下利脉沉而迟,其人面少赤,身有微热,下利清谷者,必郁冒,汗出而解。病人必微厥,所以然者,其面戴阳,下虚故也。

下利脉沉而迟,这是里寒哪,脉沉迟的这种下利,都是里寒。其人面少赤,脸有点热象,就是面发红,身反而有微热。下利清谷者,这是针对脉来讲,他本来是脉沉而迟的下利,这是里虚寒的一种下利,但是这个人呢「面色赤,身有微热」,这就是所谓浮郁在表了。浮郁在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要从表解,就是有表证,想从表解但达不到发汗的样子,所以面红、身上又微热,但是没有汗,古人管这个叫浮郁在表,就是要解表,可解不了。

这个就是阴寒下利,反而阳气浮郁在表,说明这个病啊,有欲自表解的机会。那么他这个表解,与上头是一样,这么一个虚寒的下利要是表解,一定要发生瞑眩的,底下这句话就说明他这个病治愈的时候发生的瞑眩状态。

必郁冒,汗出而解,病人必微厥,这几句话就是他要自表解的时候,发生的情形,郁冒就是昏冒,咱们现在的话说呢就是近似休克,当时人事不知,出一身汗,这病可就好了。那么这个人呢,本来他四肢不冷,这时候他四肢微厥。四肢微厥,郁冒汗出,这都是一个瞑眩状态。

所以这个病要是久病、虚病,无论是自愈,或是吃药中病而好病,常常发生这种瞑眩状态。这个瞑眩状态挺吓人,你看当时这个人,昏冒、不认识人、只管出汗,看着挺危险的,手脚也凉了,这不吓人嘛,可一会儿都好了,他这个瞑眩过去了,整个病就完全好了。所以然者,其面戴阳,下虚故也,为什么他有这些症候的反应呢?就由于他「其面戴阳」,其面戴阳说明这个病有欲从表解之机会,他准要自己出汗而解,可是人要是不虚,是不会有这种情况的,所以说下虚故也。他有下利清谷的虚证,那么这个要是自愈啊,他非发生瞑眩状态不可,就是郁冒汗出,其人微厥。

这个地方都挺好的,这在临床上也是容易遭遇的,不管这个病人是自个儿有这种反应,还是我们给他吃药,体虚的病人都容易有这种反应,那么就得告诉病家了,有这个反应不要害怕,这个病要是折腾就不会好,要是不折腾马上可以好了。这个瞑眩的状态也是各种各样的,这个在伤寒论讲得多。

下利后,脉绝,手足厥冷,晬频率还,手足温者生,脉不还者死。

下利后,就是下利已经止了,可是没有脉,所以说是脉绝。手足也厥冷,看这个样子就是有虚脱的样子了,那么这个要好好观察了。晬时,就是骤时了,如果脉还,手足温,这说明胃气恢复了,那么这个人没有问题。

他就是由于泄利太甚,人太虚了,虽然下利止,可是他的胃气没有恢复,所以发生脉绝、手足厥冷这种情况,那么他如果胃气恢复,人就没问题了。如果脉不还者,那是胃气已衰了,胃气已败了,那就始终也不会还了,那就非死不可。

所以这节这个下利,这都是阴寒下利,咱们讲的少阴病篇,那里很多,那么霍乱病篇里也有。这人由于下利啊,精气丧失太厉害了,那么下利止了,如果丧失精气,但是胃气没败,他能恢复的,虽然出现脉绝,就是没有脉了,可是胃气没败,那么他可以恢复。但是也有那个下利止,根本不是那个病好了,他是无可排泄了,身上的津液脱尽了,那么这个止,根本是病就没好,那纯粹是个虚脱的样子,那非死不可,那他不会恢复的。所以在临床上这种情形也是有的。

下利腹胀满,身体疼痛者,先温其里,乃攻其表。温里宜四逆汤,攻表直桂枝汤。

这一段也见于《伤寒论》。下利腹胀满,腹胀满是太阴病的表现。下利,腹不应胀满,因为下利这是一个有所损的情形嘛,反而胀满,说明是虚。那么这个虚,已经出现腹胀满了,当然还有旁的症候了,腹满而吐,食不下,自利益甚,这是太阴病。他这个胀满是虚胀、虚满,同时他也不能吃东西,那么这种的下利,虽然身体疼痛,身体疼痛是表证了,也不要先救表,应该先温其里,后攻其表,这是定法了。

本来他是表里并病,既有表证又有里证,如果里证是虚寒,得先用温补的这种措施的话,那你不要先攻表,要舍表先救其里。如果表里并病,里是实证需攻,比如像太阳阳明并病,那是先解表后攻里,这都是定法。

虚,你得先救,你不救,你一攻表,里就更虚了。所以这一段,他是《伤寒论》拿出来的,这下利腹胀满是一个例子了。如果下利清谷,那么身体疼痛,也是先救里,下利清谷这就是里虚寒的一种下利,跟这个腹胀满是一样的,也是个例子,那么温里呢只有四逆汤了。

那么攻表宜桂枝汤。为什么?他这个下利啊,那么只是身疼痛,这个表证并不是实证那个样子,他由于先下利,里头那么虚,这个时候没有用麻黄剂发汗的这种情况,下利是津液有所损失,所以这个桂枝汤的应用,总是以津液有所损失为先决条件,所以无论他是发汗后表不解,还是下之后表不解,那么这个时候只能用桂枝汤,不能用麻黄汤。

但是表里合病同时发生的,既下利又有表证,这个时候你看脉的情形,脉实者可以发汗,所以用葛根汤,不过得是合病,并病不行。并病他是先有表证,过了一个阶段了之后,传里而发生里病,这里讲得都是传里之后。那么在表证的期间,后来又传里而为下利腹胀满,这是一种虚证,这里没有再用葛根汤的机会,就是没汗也不能用,这我们要注意。这个合病不是这样,它是同时发作的,一点没虚,而且他脉也硬实,所以在太阴病有这么一段「太阴病,脉浮者,可发汗,宜桂枝汤」,其实不是真正的太阴病,也就是表里并病,但是他脉浮,脉浮而没有力量,像脉浮缓这种脉浮,不是脉浮紧,那也是要用桂枝汤,也不能用葛根汤。这个地方啊,在临床上要注意。

所以下利有表证,这是在合病这个阶段,同时发作,非先解表不可,但是解表呢,方剂有几种了,有葛根汤、桂枝汤,还有白通汤。白通汤就是人有少阴病的外观,有「脉微细,但欲寐」的这种情况,么这个也得解表。解表呢,用普通的药不行,得用亢奋药,所以他用葱白配合干姜、附子了。所以应该还要看看《伤寒论》,这个下利是一大篇,有热利、虚寒利反复的这么叙述,这与我们学治下利还是有用的。

下利三部脉皆平,按之心下坚者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
这一段好得很。这个心下坚啊,这是一个实证,这个准拒按的。其脉平,这个下利的这个脉,一般说呢,他要没有心下坚,出现脉平,问题不大,如果心下坚而脉平,肯定是实。

那么为什么急下呢,这与吴又可的《瘟疫论》是一样的。一般来说,因为这个下利的关系,里头不能再结实了,可是他胃这个地方坚,表示他结实了,说明这个病了不起啊,一方面下利,一方面结,结者自结,下者自下,一方面泻肚,一方面他胃里头凝固起来了,结实了,就是胃家实这种反应来了。这说明这个病来得相当猛啊,这要不加以急治,危险得很。

所以这个病最容易给人耽误。他不只是心下坚,也疼,拿手按他,拒按。这个要注意,有一种痢疾就是这样。这个我遇到过,就一个老太太得了这个病,这个病还不是新得的病,我给她治的时候,已经痢疾一个多月了,我看她那样子,不行了,她脉偏迟,但是舌苔重,干得不得了,我摸摸她的胃口,身上都僵硬了,而且她叫唤,她拒按,她就是心下坚。后来我说得了,干脆吃大承气汤,我跟她孩子说这药虽然是猛药,但你给她少量服,频服,你观察啊,自己的妈妈,你一宿没睡觉也没关系,一会给她吃点,一会一会给她吃点。就这么一个药她吃也不泻,全剂吃完了才泻,泻什么?竟是干大便。我第二天去,她弄了个木桶,就听到亢亢响,就那样了。

所以这个痢疾厉害,应该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,没有什么可以疑虑的,这是一种。其脉平,心下坚,坚且痛啊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这下利不应该结实,可这个厉害,边下边结,吴又可说是瘟疫,一方面下一方面结。他这样怎么着的,津液很快丧失,而且结实厉害,如果津液丧失到家了,人虚下来了,那结实就没办法治了,大承气汤已经不能用,那就坏了。所以病实人虚,下之得死,不下更得死,那非得把人耽误了,所以非得急下。

下利,脉迟而滑者,实也,利未欲止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
在《伤寒论》里也有这么一段。脉迟,本来是个不急的脉,是胃虚胃寒,但脉迟与滑同时见,这个迟说明正是实,而且实到相当程度,阻脉气滞,所以这个脉不流畅,不那么快而且滑,这是有里实,不可轻视。这个利啊不是要止的样子,得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
下利,脉反滑者,当有所去,下乃愈,宜大承气汤。

这一段与上面那段就差一个迟,脉也滑。下利,脉不应该滑,反滑者是里头实。当有所去,下乃愈,这一攻就好,宜大承气汤。为什么不说急下呢,他脉就只是滑,还没到迟的程度,上面那个迟说明证有欲虚的表现,那你再给延误,就不行了。那个迟滑比这个厉害,它里头的那个实啊,已经阻脉气滞了,所以脉也不那么流畅了,这得急下。底下这个虽然滑但是没有那种情况,也得下,但不是那么急。

所以张仲景这个辨证啊极有分寸的,旁人在这里头搞搁那东西都不行,你看头一章那个脏腑经络先后病,与他的文章就不一样,就是论脉论证也不一样,所以一看就知道不是张仲景的,所以这个书啊经过王叔和收集、整理,大概后来又散失了,它不像伤寒论那么完整。这个后人附的东西也不少。

下利已差,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,以病不尽故也,当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
这个说休息痢的了。下利本来已经好了,那么到某年某月某时,他又复发了,这就是病毒没尽的关系,那非攻不可。这种事情啊也是常见的,你看咱们在临床上,遇到痢疾,一般都喜欢用乌梅这个东西,常常一开始就用这种收敛药,痢疾好了,但是不久又反复了,这说明也是休息痢的一种。尤其这个热痢一开始就用收敛这种方法的,没有复发的,我观察很少,那都是该攻不攻,把病毒遗留到里头了,那早晚也是祸。他就是痢疾不再发,也能为其它的祸患。

这个就是他说下利已差,认为是有寒虚啊,有自己没治的,他也就是还好了,再有自己吃些烧鸡蛋啊,这都是一种补法,当时看起来也好了,但是不久就复发了。复发之后,你要不泻,一半时他也不好的,这也依法当下,宜大承气汤。这个大承气汤,我们也不必太迷信,不必非大承气汤不可,我们要看情形了。如果恶心、胸下满,那大柴胡汤就行。要是没有柴胡证,调胃承气汤啊这也是常用的药,也有大黄、芒硝,但是没有厚朴、枳实,他不那么大胀大满。如果胀满得厉害,大承气汤是非用不可的。不那么胀满,用调胃承气汤就行。我们不一定非得用大承气汤不可,但真正大实大满还得用的。

这个书啊,他的证候总是不全,因为在《伤寒论》里头都有,所以他在这里就随便那么一说。就算是休息痢,当下,也是用大承气汤。大承气汤证当然是大承气汤,没有大承气汤证,下之也是可以的,这是随证而施了。大承气汤方在痉病里头,咱们已经讲了。

下利谵语者,有燥屎也,小承气汤主之。

凡是谵语都是胃不和、有燥屎,没有其它的问题。这里用小承气汤,说明胃不和发谵语,这个有燥屎,一般是用小承气汤,没有大的潮热,也没有其它非得用芒硝不可的症候,就用小承气汤微和其胃,也能治谵语嘛。

小承气汤比大承气汤差不少啊,虽然有厚朴、枳实、大黄,但是没有芒硝。这大黄没有芒硝,它解热力量差,因为小承气汤它没有潮热。假若热得厉害,你还要搁芒硝,没那么胀就搁调胃承气汤,厚朴、枳实去掉。如果又胀又有热,实得都厉害,可以用大承气汤,只胀而没有那么大的热,可以用小承气汤。

下利便脓血者,桃花汤主之。

这个也见于《伤寒论》少阴篇。下利便脓血者,桃花汤主之,这是有问题的,他这个说明的意思啊,就是久便脓血,这种下利不止的话,那么确实也变成阴虚证候了,可以用桃花汤,不然的话不要用它。便脓血这种下利,十有八九都是实证,用桃花汤的机会相当的少。那么他病得相当久了,的确是有滑脱的样子,那么你看吧,他这人绝没有热象了,这时候有用桃花汤的机会。桃花汤还是好药的,但是我们一般遇到痢疾,不要就用它,这个不好的,这个把病邪关到里头了,会出毛病的。

它这个药里有赤石脂一斤,一半把它挫了,当饮片就是煎,一半呢,筛成细末,单独搁,它另服的。干姜一两,粳米一升。赤石脂这一个药,主要是收敛,那么稍稍加点干姜这个温药,所以非虚寒滑脱的这种便脓血的痢疾不能用。那么这三味,以水七升,煮米令熟,米熟了汤成就是这个意思,然后去滓,温服七合,内赤石脂末方寸匕,所以单独预备一半筛末,它是一斤啊,用半斤煎,那半斤留着这么单吃的,一回吃方寸匕,拿着现在说,就是不到 3 克。日三服,若一服愈,余勿服。所以这个药收敛止泻的力量相当大。

热痢下重者,白头翁汤主之。

这个热利下重是个实证,里头有所实,所以以利去除,那么这个跟上面的桃花汤不同,它是实证,临床上也常见便脓血,那么用白头翁汤去湿清热,所以热利的脓血便白头翁汤它好嘛。

但是这个下重,就是里急后重了,这个只是用白头翁汤效果没那么好,通过临床验证,还是加大黄好使,就白头翁汤加上六克的大黄,这里白头翁二两是错了,白头翁应该搁三两。不愈,更服,这个药一点也不像那个桃花汤,多服是没有问题的。那么真正有里急后重要加大黄好;要是血便呢,要加阿胶。

咱们遇到痢疾有的是,尤其这一种痢,就是有一型痢疾,它下的东西就是血汤子,这种痢疾啊,用白头翁加甘草、阿胶,比较好的,这个大黄可以不加,真正的血便并没有里急后重,咱们说的这种就是病菌感染的痢疾,这个痢疾不好治啊,他的大便就像熟米饭的米汤那个样子,可颜色是红的,那里头其实全是血,这种痢疾也是热痢,用白头翁加上甘草、阿胶,比较好,这个我也用过。

本段一般热痢下重,可以用白头翁汤。如果里急后重得厉害,里急后重就是蹲肚,就是自下,这类的呀大概都要搁点大黄,书上没有,这是根据临床实践上那么体会。

下利后,更烦,按之心下濡者,为虚烦也,栀子豉汤主之。

下利后,痢疾好了,可这人呢更烦,就是说在下利时他就烦了,那么下利好了他还烦,说明里头还是有热了。但是按心下,没有实,不是心下坚,他心下濡,表示这个里头没东西,所以说为虚烦也,那么用栀子豉汤就可以了。

这个虚烦不是真正的虚衰那个虚,咱们讲虚劳那个是真虚,这个不是的,这个栀子豉汤也是苦寒药,它这个「虚」是对应承气汤说的,是对胃家不实而语的,不是真正那么虚,所以管这个也叫虚烦。

栀子豉汤治烦还是相当好的,心中懊憹,烦得不得了,吃这个药挺好使的。它就栀子、香豉两味药,其实这药不是吐药,它后头说这个得吐可止,不是这么的,我常用这个药,一点也不吐。

下利清谷,里寒外热,汗出而厥者,通脉四逆汤主之。

下利清谷而厥,四肢厥冷,这是所谓里寒了。但是反有外热汗出,这个外热指的就是汗出,他身上多少都有些微热,那么就是里寒外热,这是根据他这个条文上的意思。

那么真正下利清谷又厥逆,与前面讲的其面戴阳是两样的,那个戴阳是在上头,它还有表证,还得出汗,所以也要从上边出,上边受之,这个有表证自然有气上冲了。那么他这个外热不是这样,颜面当然还是苍白色,可不是浮阳戴面,不是要从表解,这个汗出的确是脱汗,这是虚脱的样子。凡是真正的阴寒重证而外边有点热,这都是无根之火,这就危险了,是虚阳外散的意思,所以赶紧用通脉四逆汤。

通脉四逆汤就是四逆汤,它又加重了附子、干姜温性亢奋药,你看看这个方子就能看出来。他这个附子用大者一枚,附子这个药大于一般的附子,分量是不一样的,大的特别重。干姜呢,一般用三两,强人可以加四两,所以这两个药都加重了,可见这个虚脱啊非用温中,恢复胃气,以这个为第一要务的,不然的话不能行的。它这个附子有亢奋作用的,咱们现在说它强心,有强心作用。那么下利清谷,四肢厥冷,同时再汗出不止,这种热不是真正的热了,这是虚脱的一个样子,所以赶紧用通脉四逆汤来挽救。

下利肺痛,紫参汤主之。

这个有问题的,下利肺痛这个难解释,而紫参也不是可以治肺痛。紫参在《本草》上是苦寒药,它的治疗近似柴胡,它也治心腹坚、邪气积聚,同柴胡差不多,而且它通二便,利小便、通大便。可见这个下利也是一种自下,就是痢疾那个痢,他用紫参配合甘草来治疗。

至于这个肺痛不可解,恐怕有问题的,这里有错简。那么这个方呢,治这种热痢,里急自下这种情况,可以用。

气利,诃梨勒散主之。

诃梨勒它是治虚胀冷气,它起这个作用。虚胀,表示里头有冷气,那么这种气利需要用这种收敛药。诃梨勒它收敛,它治这个虚胀冷气。

我们前头说「下利气者,利其小便」,那么这个呢,它用诃梨勒散,这个病是虚实之分。一般这个下利气,你就是把水分消就行了,就是使之水谷一别就好了。如果里头是虚寒的情况,可见冷气啊出虚恭啊,要排出就觉者冷,那么这个应该用温性的诃梨勒散。

到这讲完了。底下又是两个附方。

《千金翼》小承气汤,治大便不通,哕数谵语。

他这个对的,哕数者就是哕逆得相当厉害,这跟我们前面说的视其前后,知何部不利,利之而愈,是一样的。如果大便不通,哕逆频数,再谵语,那当然可以用小承气汤了。

小承气汤是胃不和而谵语,正可以用它。同时这个哕逆就是由于谷道不通的关系,你吃它就可以好了。这个其实前头也有了,就是哕,视其前后,知何部不利,利之而愈。这个《千金翼》提出这个方子是对的。通大便不是随便就用小承气汤的,要有谵语才可以用。

《外台》有个黄芩汤,这个黄芩汤与我们前头那个四物黄芩汤不一样,这个可以起名叫六物黄耆,近乎半夏泻心汤这类药。里头有黄芩、人参、干姜、 桂枝、大枣、半夏。那么这个药当然是健胃止呕。它有人参、干姜健胃,有半夏它止呕,同时它有黄芩,也解烦,虽然没有黄连,但是有黄芩。我们前头讲白头翁汤时,说这个这个黄芩、黄连它都是治下利,解烦止利。

所以这个方子一方面补胃治虚,有人参、干姜、大枣这些药;同时有半夏、干姜又能止呕;有黄芩呢也能治下利除烦,所以它治干呕下利,这是在《外台》上有这个方子,与半夏泻心汤差不多。

返回页首 向下
 2014年WWE赛事 | 世界最快浏览器:Opera 简体中文优化正式版v12.17
杂医阿基师
一品莲子官
一品莲子官
杂医阿基师

帖子数 : 2912
官饷 : 8342
官声 : 0
注册日期 : 14-08-25
年龄 : 35

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 - 页 2 Vide
帖子主题: 回复: 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   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 - 页 2 Empty2014-10-19, 17:36

如果喜歡該書,請支持購買正版(26元)——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(修订本)(附光盘1张): http://www.amazon.cn/gp/product/B005HN0NT8/ref=as_li_ss_tl?ie=UTF8&camp=536&creative=3132&creativeASIN=B005HN0NT8&linkCode=as2&tag=adminz-23

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

这一章讲疮痈,就是一般的疮痈。还有肠痈,就是咱们现在说的阑尾炎也属于这一类。浸淫病,这个病啊就是平时说的黄水疮。这个疮痈,它是两种,痈是痈,疮是金疮,这一章它是这么几种种病。

诸浮数脉,应当发热,而反洒淅恶寒,若有痛处,当发其痈。

这个是就一般疮痈的一个脉证来讲。这个脉浮数,就是表有邪嘛,这依法呢应当发热,而反洒淅恶寒,这是痈脓之变。前头咱们讲的那个肺痈,你们看看大概就有这种反应,桔梗汤就是,它是脉数,振寒,这就是有脓的一种反应,它不发热,也就是古人说的疮热,在这里头,外面不发热,但是而反恶寒,这是一般发疮热的一种反应。若有痛处,假设你身体有哪个地方疼,那肯定那地方要发痈,当发其痈。

师曰:诸痈肿,欲知有脓无脓,以手掩肿上,热者为有脓,不热者为无脓。

这就是一般的疮痈发红肿的阶段,看看有脓没脓的一种诊断的法子。诸痈肿,一般的痈肿都在内,古人那时候他是这样来辨别的,现在容易了把它割开看看,那时候是从外边看的。欲知有脓或无脓,就拿手掩肿上,就是用手抚按这个肿的地方,如果要是有热,那就是有脓,如果抚按这个肿的地方没有热,那就是没化脓呢。这两节都是指的一般的疮痈说的。

肠痈之为病,其身甲错,腹皮急,按之濡,如肿状,腹无积聚,身无热,脉数,此为腹内有痈脓,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。

肠痈之为病,其身甲错,我们在前头虚劳篇里头谈到的大黄蟅虫丸,它是有这种证候。「其身甲错,面目俱黑」,这是瘀血的一种证候。那么这个肠痈在中医看来,起码也是有瘀血的问题了。腹皮急,按之濡,腹皮就是肚皮了,拿手按,虽然比较拘急,但是按之非常的柔软,按之濡就像有肿状似的。这说明虽然外头这个腹皮呀有些弦急的样子,但是按里头很软,就像有所肿的样子。

腹无积聚,腹部那里头没有抵挡的东西,就是腹无积聚。那么这句话它是两种意思,一种说它是虚证,一种说它已经化脓了,里头没有痞块的样子。身无热,脉数,那么外边没有热,脉也数,跟我们前头讲得是一样的,脉数应该有热,但是痈脓啊都是脉数无热的。此为腹内有痈脓,这是有痈脓的一种反应。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。

那么这个薏苡附子败酱散啊,里头这个附子用量非常轻,在这里不是现于一种阴虚证而用附子的,这个郁脓的排出,大概都得搁一些振奋的药,或者是养正的药,你看咱们这个枳实芍药散,它是拿大麦粥;另外这个排脓汤里头,也搁鸡蛋黄,都是用来鼓舞正气的,古人就是这样。因为这个证虚啊,不足以排脓,所以他用一种强壮亢奋药辅佐其它的药物,使它达到排脓的目的,是这样的。所以附子这个药,你不能重用,从这里头你就看出来了,薏苡十分、败酱五分,附子才二分,古人的一两是四分,二分就是半两了,那么它是顿服,一次半两,合现在的分量它是一钱半,古时候一两合现在三钱,那么它这个半两呢合现在一钱半。

这个药主要的作用是排脓,它是薏苡和败酱草两个药的关系,薏苡有解凝排脓、利小便的作用,这个败酱草也去瘀、也排脓,那么这两个药合在一块儿就是一种比较寒性的排脓的药,但是要使脓达到排出,还得在这个扶正方面下手,你得稍稍搁点有一些亢奋补益的药才好,所以加点附子。

这个药很常用了,它不但排脓,还去湿痒,像一般皮肤病常用它,尤其这个硬皮症,我经常用这个药,很好使,就是顽固的牛皮癣,这个药也好使的,但是附子记得不要重用啊。我用这个药都重,薏苡差不多用一两,败酱可以用五钱,附子一钱到二钱,一般顽固的皮肤病挺好使的。那么在这个书上它是用来排脓了,偏于虚而有脓可以用这个方子的。

肠痈者,少腹肿痞,按之即痛,如淋,小便自调,时时发热,自汗出,复恶寒。其脉迟紧者,脓未成,可下之,当有血。脉洪数者,脓已成,不可下也。大黄牡丹皮汤主之。

这个肠痈的病啊,上边举了一个薏苡附子败酱散了,那是化脓之后了用的方子,而且有一些虚衰的反应。那么肠痈在起始的时候呢,是不要排脓了,这段就是起始。少腹肿痞,这个少腹就是小腹了,有肿块,这个痞就是痞块。按之即痛,如淋,痞块那个地方,拿手一按就疼,现在说的阑尾炎就是那个样子,那么这个疼啊会往前阴引疼,就像淋疾似的,但是淋疾的小便是不利的,可是这个它小便自调,与淋还是不一样的。

它疼痛的情况,是你拿手一按,牵引至前阴那样子疼,就像是淋症那种疼,但是它是小便自调的。时时发热,自汗出,这说明是里热了,是阳明病,发热汗出嘛,阳明病法多汗,这是里热,所以他发热而汗出,但是这不像阳明病那个实热,不到那个程度的,所以他复恶寒,这也是蕴脓的反应,它是这么一个样子。

其脉迟紧者,脓未成,如果当时我们诊察这个脉是迟而紧,这个紧脉都是实象,说明里头还是实但没有完全化脓,不像我们上面所说的腹皮急、按之濡,还不一样,这个是有痞块,所以如果脉迟紧,这是脓未成,这没有问题的。可下之,就是用大黄牡丹皮汤。当有血,这个时候他肯定有瘀血,那么下来的当然也是瘀血了。

脉洪数者,脓已成,假设脉洪数,那肯定脓已经成了,不可下也。大黄牡丹皮汤主之,指的是可下的那个情况。不过他这个脓已成不可下,这个要活看。你看大黄牡丹皮汤方后的说法就明白了,它说有脓当下;如无脓,当下血。可见大黄牡丹皮汤这药也排脓,因为它有这个冬瓜子,冬瓜子排脓。

它说这个脓未成啊,是指没有完全化脓,要是完全化脓比如说像上边薏苡附子败酱散那种情形,那是万不可下,要下是不得了的。那么有一些是已经有脓了,但是没全化脓的时候,吃大黄牡丹皮汤还是无害的,是可以的。所以它这个脓已成,是完全化脓的这么一个情形,那就是不可下了,他是有这个意思,你看这方后语就看出来了。

这个方子也是很常用的,丹皮、桃仁都是去瘀的药;冬瓜子对于痈脓是最有作用的,它能够消肿排脓;另外搁大黄、芒硝就是消炎去热了。那么这个药并不只是治疮痈,我们去瘀血的时候,假设要是里头特别有热,就可以用它。这个药尤其在其它脏器有这种炎症,疼得厉害也可以用,我经常用,像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时候,有关胰腺发炎的一些病都可以用,不过得确定里头是有瘀血、有脓、有热的这种情况下,你才可以用。

问曰:寸口脉浮微而涩,然当亡血,若汗出,设不汗者云何?答曰:若身有疮,被刀斧所伤,亡血故也。病金疮,王不留行散主之。

寸口脉浮微而涩,出现这种脉象,那么是亡血的缘故了。那么前面说的亡血指的是一般的情况,就是吐血、下血等等的,或者是汗出的多,这些都可以有脉浮微而涩。假设没有上面说的这些情形,也不出汗,这时候这人有这个脉是什么道理呢?他说呀,要是没有上面这些个情况,如果身上有刀伤或者斧伤,就是被金刃所伤了,那么这也是亡血的一个原因,所以脉也现这个样子。

如果病金疮,王不留行散主之。病金疮,就是被刀斧所伤了,那么一般用王不留行散最好使,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刀伤药、红伤药了,这是个通用的方子。主药是王不留行,王不留行这个药能够化瘀定痛,咱们在肝炎上也常用王不留行啊,也就是利用它能够去瘀血,也能够止痛。所以肝区疼痛,我们常加王不留行就是这个道理,那么外伤也是以它为主药了。蒴藋细叶就是蒴藋叶,细叶就是小叶了。桑东南根皮,就是桑根白皮,用东南方这面的根皮,那么这是古人的一种看法了,认为东南为巽位,能去风,其实也不尽然,凡是桑白皮都能够行气去风,它都有这个作用。

那么它主要用王不留是为了行瘀定痛,蒴藋叶和桑白皮也全有行气去瘀的作用,与王不留行搁到一起呢,就是行气去瘀,但都是用它们的灰,这灰反倒能止血了。凡是去瘀药,要是变成灰,不但有化瘀的作用,同时也有止血的作用,所以这三个药都是用的灰,后世的十灰散也是这个意思。用来去瘀止血的药,一般都把它煅灰存性,原来的药性还存在,但是止血特别有效。那么其它的药呢,都是佐理之品了,干姜、甘草、川椒温中,用黄芩、芍药去热,凡是外伤当时都会有些虚热的,厚朴也是行气药了,在一般的刀伤药中做为调理之用。

这个药就是一般所说的刀伤药,小点的伤口从外面上就行,大的伤口就非内服不可。桑白皮以上三味,烧灰存性,不但能够行气化淤,而且能够止血。勿令灰过,不能把性都烧没有了。各别杵筛,合之为散,服方寸匕,主要的作用就在这三味药上,其它的都是调理之品了。小疮即粉之,这个疮不是生疮的疮,指的就是金疮,小的刀斧之伤,外面上就行了。大疮但服之,外面也可以粉,内里也可以服,产后也可服,没有什么问题的,不要看有王不留行血,它变成灰了,止血作用反到加强了。

如果有风寒的时候,这说的是时令,桑东根皮勿取之,要在和风暖润的时候取,这是说做药的时候要依时令来做。前三物皆阴干百日,三个药不要炒、不要晒,阴干它。唯有伤科的药要这么讲究,内科药就不用这样了,其实不这样也行的,不是不行。

下面还有两个方子,都是有方无证,可见都是通用方。排脓散方,枳实、芍药、桔梗,枳实芍药散前面讲过了,加上桔梗就叫排脓散,桔梗也能排脓、排痰。枳实芍药散行气,芍药也是血分药了,枳实芍药散本来就能行气排脓,加上桔梗更有力量,不过这个药是以行气为主。假设这个人有腹痛,那么枳实芍药散可以治疗肚子痛,所以妇人腹中痛,法当用枳实芍药散,那么吃了这个腹痛还不好,肯定有瘀血,就要用下瘀血汤。

排脓散这个方剂以枳实芍药散为主而加上桔梗,所以需要排脓而用这个方子的时候,要是他还有些气滞腹痛的情况,用它当然就更好了,书上是没有证候的,这大概都是通用方。一般的排脓啊,这个方最平稳不过了,里头没有什么大热药、大凉药,所以不论寒热都可以用。

还有一个排脓汤,是由桔梗汤来的,桔梗汤治嗓子疼,咱们在《伤寒论》少阴篇上讲过。这个是桔梗、甘草,加上生姜、大枣稍稍调解营卫,桔梗这个药本身就能排脓,这也是个通用的方子。那么假设说这个在上边咽喉有些肿痛等等的,当然这个就更合适了,那么一般的排脓也都可以用,所以这两个方剂没有证,也就是一般通用的方子。不像那个薏苡附子败酱散,因为那里面有附子啊,假设有热那个方子还是要慎重用的。那么这两个方子不是的,一般地排脓都可以通用。

我们要是根据症状辨证呢,要根据方剂原来的主方参考来用,大概是没有什么问题的,上面是枳实芍药散、下面是桔梗汤来进行加味。排脓汤、排脓散不只是为这个疮痈说的,凡是痈疮,如果有脓的时候都要排脓,所以这两个方子应用范围很广,凡是有脓需要用排脓的方法,这两个方子最常用,药最平和不过了,所以附到这个地方。

浸淫疮,从口流向四肢者,可治;从四肢流来入口者,不可治。

这一章主要讨论的是一般的疮痈、金疮,或者肠痈,最后是浸淫病。这一段就是略说浸淫病,浸淫病不算是什么大病,但是这个病很不好治,近些年少见,乡间这个病很多,主要是因为不洁净的关系,卫生上有问题的,尤其是小孩子得了,多少年都不好,他这个满脸,甚至于身上都有。我们家乡叫黄水疮,流黄水,流到哪,那块就有,这个就是浸淫疮。

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,什么病都是如此,从里往外的病大概都好治,要是从四肢往里头来,这就不好治,这个病也是如此,原来很小,越来越扩散。假设先从嘴的两侧,小孩子一般都是从嘴角两边,越来越往外散,这类的比较好治,可治。如果从旁边起的,往嘴这里面来,这是不可治,不是说不能治,它能治但是不会快好的。

浸淫疮,黄连粉主之。

我们家乡也用这个方子,把黄连做成粉、做成细末,用香油调,也有用棉花籽油调的,什么油都行,主要是把干的黄连粉调成膏状。黄连这个药苦燥,苦能够消炎解毒,燥能够去湿,就是去这个黄水。

这一章主要讲的还是肠痈,金疮和浸淫疮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病,金疮是伤科的问题了,只是用一般用刀伤药,他提出来,治疗没有其它的法子了。

返回页首 向下
 2014年WWE赛事 | 世界最快浏览器:Opera 简体中文优化正式版v12.17
杂医阿基师
一品莲子官
一品莲子官
杂医阿基师

帖子数 : 2912
官饷 : 8342
官声 : 0
注册日期 : 14-08-25
年龄 : 35

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 - 页 2 Vide
帖子主题: 回复: 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   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 - 页 2 Empty2014-10-19, 17:37

如果喜歡該書,請支持購買正版(26元)——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(修订本)(附光盘1张): http://www.amazon.cn/gp/product/B005HN0NT8/ref=as_li_ss_tl?ie=UTF8&camp=536&creative=3132&creativeASIN=B005HN0NT8&linkCode=as2&tag=adminz-23

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

这一章很简单,有些病也不常见,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,病的种类挺多,但是书上说的非常的简单。

师曰:病趺蹶,其人但能前,不能却,刺腨入二寸,此太阳经伤也。

趺蹶在《医宗金鉴》上给改了,改做跌蹶,这个蹶就是个跌扑了,据我看趺蹶还是对的,他指的是四肢的病,你看题目这趺蹶、手指臂肿就可以知道。

病趺蹶,那就是脚病而不能够行路,这个趺指的就是脚背,就是脚的意思。其人但能前,不能却,这个人哪,只能向前走,但不能后退。刺腨入二寸,此太阳经伤也,腨指的是脚后跟,你看字典上说脚后跟谓之腨,但是注家有的说是小腿肚子,这个在《医宗金鉴》上没注,它认为症候不清楚,穴位也没有,小腿肚子随便扎也不象话,这里恐怕有错简。

那么这个病呢也很少见,这个病人能往前走,后走走不了,太阳经是在后头了,所以说太阳经伤,所以刺腨,是刺脚后跟,还是刺小腿肚子,大家说法不一。

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,此人身体瞤瞤者,藜芦甘草汤主之。

说这个病人哪,手指臂肿而且还动,手指和膀子肿动,就是瞤动了。那么身体呢?也是瞤瞤而动,这个可以用藜芦甘草汤主之。

这个也是简略的很,病的形像是说了,说这个人啊,手指头肿、或臂肿,不但肿而且也动,这就与水气篇的四肢聂聂动差不多,那个是皮水,那么也是身动瞤瞤。治疗上他随便举个方子,说是藜芦甘草汤,可是这个方子没有内容,所以大家也作为疑案,有些书不理他,也不注他,因为没法注,不知道藜芦甘草汤是什么方子。

但是通过我们学过的呢,像那个水气篇,我认为防己黄耆汤还能治这个病,如果手指臂肿而身上也瞤瞤动,这肯定是水气病,表虚有冲气、有水气,他就动,茯苓、黄耆这个药我认为治疗这个病还是很好的。

转筋之为病,其人臂脚直,脉上下行,微弦,转筋入腹者,鸡屎白散主之。

这个病倒是经常遇到。转筋就是抽筋了,抽得厉害其人臂脚直,臂脚直是指的两个方面,但是临床上上肢抽的少,全是底下,所以这里的臂应该指的是脚背的背,但是写的是臂,有可能这个字有错误。

凡是抽筋,脉都是弦的,直上下行。转筋入腹者,转筋是一阵发作,厉害的时候,时间也很长,甚至挺疼的,但是过去就好了。它这个说的不是过去就好的样子,转筋入腹者指的时间长,从足入小腹,这是厉害的情况了,这样的剧烈是不会自己好的,可以用鸡屎白散主之。

这一段是这个意思,但是这种转筋我没遇见过,没遇到过这么厉害的,鸡屎白散到底有没有这个作用也不敢说,因为没遇见过这个病,也没人试验这个药,这个大家做个参考。如果腿抽筋,上入少腹不去,有用鸡屎白散的机会,咱们可以这么体会,这个我也没经验,我看很多病案也没有,因为这个病很少见了。

转筋这个病一般不用治疗的,如果是转筋趋入少腹,那么这个厉害了,这个需要治疗的,用鸡屎白散。

阴狐疝气者,偏有大小,时时上下,蜘蛛散主之。

这个病是常见的。阴狐疝气,指的是外肾有时候来,有时候没有,小孩子得这个病的很多,有时候你用手按就上去了。偏有大小,时时上下,有时候上去,有时候下来,所以起名叫阴狐疝。

这个病很常见,但是这个方子也是不常用的,蜘蛛这个药是有毒的,我当时也参考不少书,也问过人,大概古人吃的蜘蛛,都是屋里的这种蜘蛛,屋里的小蜘蛛,有些乡下人出疹子也吃这个东西,有点去毒的作用,是不是能治疗阴狐疝不敢说。外边的蜘蛛有毒,吃时总是要注意。那么这书上到没说,他说蜘蛛十四枚,熬焦了,桂枝半两,这两个药做成面子,取八分匕,不到一匕,一匕合现在一钱,八分匕不到一钱,饮和服,日再服,拿蜜做丸子也行。

咱们用蜘蛛要注意,蜘蛛有毒,有些医书上说这东西不能吃,我问了一些人告诉我说是屋里的蜘蛛,说不光只这个病,小孩出疹子,乡下人常五个、七个这么吃,这个我也没试验,但有这么说的,不是外面的大蜘蛛,那个是有毒的。

以上这几段也就是各举一条,有些是常见的病,但方子也挺奇的,像治转筋的鸡屎白给人吃,也挺讨厌的,是不是这东西就能治那个病,咱们作个参考。还有这个蜘蛛散,有人说可以吃,但是治这个病呢,也没人试验,现在治疗阴狐疝都用外科了。这章主要是对蛔虫的治疗。

问曰:病腹痛有虫,其脉何以别之?师曰:腹中痛,其脉当沉,若弦,反洪大,故有蛔虫。蛔虫之为病,令人吐涎,心痛发作有时,毒药不止,甘草粉蜜汤主之。

学生问说,这个肚子痛是有虫子引起的,这个脉有什么不同?师曰:腹中痛,其脉当沉,若弦,一般而言腹中痛,脉当沉或者弦,咱们讲的小建中汤,就是其脉弦,法当腹中急痛,这里的「若弦」就是或者沉、或者弦。脉反洪大,这个肚子痛大概是蛔虫闹的,就是说有蛔虫造成的腹痛,这个脉与一般的腹痛的脉不一样,一般的腹痛大概都是有寒的多,所以脉沉或者弦,如果洪大就有蛔虫。

有蛔虫的病,令人吐涎,这是因为有蛔虫闹腾啊,人老吐唾液,他里面不舒服,这也是有蛔虫的一个表现。心痛,指的是心下,就是胃口。发作有时,蛔虫闹就疼,不闹疼就止,所以他发作有时,不是老那么疼。毒药不止,用一般的毒药治不好这个蛔虫这种痛,可以用甘草粉蜜汤。

那么这段的意思呢,他就是说一般毒药不能治的虫子,这种疼不止,可以用甘草粉蜜汤,甘草粉蜜汤治痛的力量相当的好,甘草、蜜这种甜药都能缓痛,同时这里面也有杀虫药,他这个粉就是铅粉了,铅粉就是杀虫的,所以古人药虫子的法也挺妙的,虫子喜欢甜药,他用甜药里头混有杀虫药,所以这是诱而杀之嘛,这甜药下去,虫子它尽量吃,它把铅粉也都吃了,所以容易下来,同时甘药也缓疼。

这个药方不止能驱虫子,也能治胃疼,你看他治心疼啊,就是心下疼,所以我们遇到胃疼,不论溃疡,或者是胃炎疼痛的厉害,我们用这个药很好使,但这个铅粉就不要搁了,药虫子搁粉,我对普通的胃炎都搁白芨,白芨这个药和王不留行差不多,也是去淤定痛,同时止血,假设胃溃疡的这种病,有潜血的情形就更好了,就用甘草蜜加上白芨,很好使,怎样疼厉害的溃疡,怎样治也不好,这个药下去就好,这很奇怪。

不过我不是用这个分量,我用的重一点,甘草一般我都用24克,最高30 克,一般24克就行,蜜我都用45克,白芨用4钱,就是 12 克,制法和这个相同,把甘草和白芨先用水煮,剩下一茶杯,去掉药渣滓,把蜜搁里头再煮,把水分烤一烤就可以用了,我常让疼的厉害的一次全吃了,不利害就分2次吃,对这个特别顽固的胃疼,吃上都好,这个你们可以试验。

可有一样你得注意,吃这个药因为大量用甘草,有的时候不疼就停药,吃多了,病人肿腿,因为这个甘草会影响小便,所以利尿药里头大量用甘草的很少,五苓散、猪苓汤里都没有甘草,所以我们用这个药的过程中,这个人要是有水肿的话,甘草这个药量不要太多了。总之,这个药不只治疗蛔虫疼,一般的胃疼用这个药很好,我是通过实践才说的。

蛔厥者,当吐蛔,今病者静而复时烦,此为藏寒,蛔上入隔,故烦,须臾复止,得食而呕,又烦者,蛔闻食臭出,其人当自吐蛔。蛔厥者,乌梅丸主之。

这一条本来在《伤寒论》厥阴篇里头。这个人四肢逆冷,在伤寒上说这有两种厥,一个是蛔厥,一个是藏厥。蛔厥是对藏厥说的,藏厥是躁无暂安时,那是死症,蛔厥则否。蛔厥和藏厥的鉴别,主要是蛔厥当吐蛔虫,他吐蛔虫。这个蛔厥啊是安静的,这个藏厥是人躁无暂安时,就是人正不胜邪了,人一点安静的时候也没有了,躁扰的厉害,所以身上也冷,非死不可了。

这个蛔厥呢?静而复时烦,他安静,但有时候也烦,这是什么道理呢?他底下就解释了,此为藏寒,这个藏指的是胃说的,藏寒就是胃里有寒。蛔上入隔,胃里有寒,迫蛔往上跑,蛔被寒所迫而上入膈,它这一折腾人就烦啦,就受不了,所以故烦,这个与藏厥的烦是不同的。须臾复止,那么蛔到膈上暖和了,膈上是阳气所在之地嘛,它就不闹了,不闹了,人就不烦了,所以须臾复止,一会就止,这都与藏厥不一样的。

这时不要吃东西,你要得食而呕,又烦者,蛔闻食臭出,其人当自吐蛔,蛔就在上面呢,你一吃东西呀它就闹腾,蛔闻到食臭它往外跑,它往外跑还不吐吗?一吐连蛔带饭都吐出来了,所以其人当自吐蛔,他是解释这一段的。

那么蛔厥呢,是个比较阴寒的证候了,所以他用乌梅丸。这个乌梅丸驱蛔虫也很有意思,那么我们不光是用乌梅丸,凡是苦药、辣药搁到一块并用的时候常常能驱蛔的,尤其是辣药,像吴茱萸这个药就是的,给人用吴茱萸汤,常常蛔虫跑出来了。那么这个方子呢,主要用的是乌梅,乌梅作用有几样,第一样是酸敛,因为这里全是大温性药,像细辛、干姜、川椒、附子辛温太厉害,所以得用酸药来制辛散。另外乌梅能够治痢疾,这个方子不光能治蛔厥,也能治久痢,咱们现在治疗痢疾也常用乌梅啊,就是用它的酸。

这里乌梅量用的量相当的重,又拿苦酒渍一宿,这个酸收的相当有力量,所以配合黄连、黄柏也足以治痢疾、治泻肚。那么这个辛、苦、酸并用这也是杀虫的好办法,虫子这东西啊,怕这些辣药、苦药、酸药,在气味上它受不了,也能够驱虫驱蛔,在《伤寒论》上有这个方子。

右十味异捣筛,合治之,以苦酒渍乌梅一宿,去核,蒸之五升米下,饭熟捣成泥,和药令相得,内臼中,与蜜杵二千下,丸如梧子大,先食饮服十丸,日三服,稍加至二十丸。禁生冷滑臭等食。这个药治里有蛔虫而四肢厥冷,四肢厥冷还是内里有寒啊,它这也说了就是藏寒,胃中有寒,故而四肢厥冷,并不是蛔虫能使他四肢厥冷,并不是的。不过这个胃寒确实是要吐蛔的,主要是胃有寒,蛔在这里待不了。

就这个方名的解释,这也有时代的关系,现在就是得这个病也未必吐蛔,因为肚子没有蛔,他就不能吐,所以对这个解释注家就不一样了,说这个属于厥阴,厥阴是肝了,肝属木,木生虫子,这都是瞎说,并不是这个事,虫子不是现生的,总是原来里头就有的,如果有,胃再有寒,可以反应出这种情况,就是胃有寒,没有虫子也不会有这个情形的,所以这个方子治疗蛔厥,有这种情况当然有效。就是没有蛔,而四肢厥冷,有些阴寒证的状态,尤其有下痢,当然可以用这个方子,不一定得有蛔,所以这个放到治蛔上,这个药是能够驱蛔的,但是引这段经文不怎么太贴切。

这一章主要是蛔虫这一段,尤其是甘草粉蜜汤,这个方剂还是值得利用,其它的前面这几段没有什么多大的意义,在临床上只能做个参考,这个在《医宗金鉴》上干脆就不注,就说这里有错简,没法注。所以这两章问题都不多,那么前一章以肠痈为主了,对一般疮痈的治疗,虽然没有具体的治疗,但一般情形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,古人对外科和内科是要分的,他这个当然是不够全面,但对疮痈的治疗,就是有脓排脓,没脓应该解毒消炎,他是这么个法子,但书上并没有这么提,他注重还是在肠痈这一段,肠痈的治疗我们在临床上应用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。

返回页首 向下
 2014年WWE赛事 | 世界最快浏览器:Opera 简体中文优化正式版v12.17
杂医阿基师
一品莲子官
一品莲子官
杂医阿基师

帖子数 : 2912
官饷 : 8342
官声 : 0
注册日期 : 14-08-25
年龄 : 35

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 - 页 2 Vide
帖子主题: 回复: 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   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 - 页 2 Empty2014-10-19, 17:39

如果喜歡該書,請支持購買正版(26元)——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(修订本)(附光盘1张): http://www.amazon.cn/gp/product/B005HN0NT8/ref=as_li_ss_tl?ie=UTF8&camp=536&creative=3132&creativeASIN=B005HN0NT8&linkCode=as2&tag=adminz-23

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

这一章是妇科,妇科和一般的内科所不同之点就是妇人的生殖问题,所以在产前、产后,以致于平时的经血不调,这是与男人不同的地方,其它没有什么不同,所以这些特殊问题,他这个书啊用这三章来讨论。头一章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。妊,妇人怀孕为之妊;娠,怀孕身动者为之娠,就是胎动,搁到一起妊娠就是怀孕。在这个阶段上发生的病,与男人是截然不同了,这一章主要讲这些问题。

师曰:妇人得平脉,阴脉小弱,其人渴,不能食,无寒热,名妊娠,桂枝汤主之。于法六十日,当有此证,设有医治逆者,却一月,加吐下者,则绝之。

内里无病,所以她脉平,平脉就是正常的脉,不过你要细按这个脉啊,是阳浮而阴弱,这个阴就是按着这个脉里头稍细而弱,细则说明血虚,弱则津液虚,就是稍有津液不足之象。其人渴,津血虚了,这个人多少渴一些。不能食,妇人妊娠首先反应的就是恶阻,就是恶心、作吐,这个不能食没到恶阻那个高度的时候,只是有点不能吃东西,也就说明恶阻之渐了。

无寒热,那么他没有外感,不但里面没病,外感也没有,所以没有寒热。那么这类的情况是妊娠始然,这是有孕。有孕但是从这一段来看是有点病,阴脉小弱,其人渴,总是血液津液不足,那么这个需要吃药,只能吃桂枝汤。从这里看就可以知道桂枝汤是极平和的药,它是能够调和营卫,养津液的这种药,所以桂枝汤要是不喝热稀粥是不发汗的,有些医家对这个桂枝汤不清楚,所以对这段的注解说桂枝汤是错误的,我认为是对的。

她这个不能食,桂枝汤也治干呕,「鼻鸣,干呕者,桂枝汤主之」嘛,她有些虚,多少带些气上冲。妊娠本来是没有病的,不用吃药,那么这个呢,阴脉小弱,她是津液虚,怀孕之后,养胎也需要血液,当时这人更显出血液、津液不足,所以她渴,那么这个多少有些病,就只能吃桂枝汤,调其营卫,滋其津液。

桂枝汤这个药并不像现在有人说的大热大散,全不是,所以讲《伤寒论》就知道了,桂枝汤加上芍药、饴糖就可以变成建中嘛,所以这个药是最平和不过了,不像后世对桂枝的认识,说是大热,这都是不对的。所以这一节的注解,各家给注得乱七八糟。

后面是指的恶阻说的,妊娠之后,发生不能吃东西、呕吐,于法六十日,当有此证,就是两个月左右的时候,大概都要发生这个病。设有医治逆者,假设医不知其是妊娠,却给逆治。却一月,加吐下者,则绝之,此后一月,就是九十天,在怀孕三个月的时候,这是妇人流产最常有的时候,三个月的时候胎还不固,所以妇女在这个时候经常流产。假设这个时候加以妄施吐下的治疗,他没认出是妊娠,则绝之,绝之就是绝其胎,那就给治坏了,给治流产了,意思是这个意思。

所以桂枝汤这个药最平和,应用的面最多,我们加上朮、附治疗关节疼,它也不发汗;加上芍药就治腹胀痛、腹满痛;更加饴糖呢,又起建中,治腹痛的作用,治虚寒了。所以这个药不是一个大热药,就单拿桂枝来说也是的。

妇人宿有症病,经断未及三月,而得漏下不止,胎动在脐上者,为症痼害,妊娠六月动者。前三月经水利时,胎也。下血者,后断三月,衃也。所以血不止者,其症不去故也,当下其症,桂枝茯苓丸主之。

妇人宿有症病,经断未及三月,而得漏下不止,胎动在脐上者,为症痼害,妊娠六月动者,到这是一段。这个妇人平时有症病,症者就是痞块,就是瘀血痞块,症瘕嘛,就是有瘀血痞块这么一个老病,平时就有。经断未及三月,后来经断,可是不到三个月,而得漏血不止。胎动在脐上者,病人感觉胎动在脐上,这绝不是胎啊,为症痼害,这是症痼这个病之为害。什么道理呢?妊娠六月动者,一般的怀孕的妇人胎动都在六个月,而且动也不在脐上,不会跑到脐上头动去,所以这是个倒装句。

这是说胎动在脐上,而且经断未及三月,这是症痼造成的。一般的胎动都在六个月,而且动也不在脐上,所以肯定这是症痼害,就是这样一句话,因此他搁个妊娠六月动者,这是前面的话,不是后面的。

这一段就是妇人平时有症病,有症痼的症块,就是瘀血块,这个一般妇女很多了。后来经断了,不到三个月,而得漏下不止,这时自己感觉胎动在脐上,而一般的胎动都在六个月,所以肯定不是有孕胎动,而是症痼之为害。那么至于是否怀孕,还要观察,这是底下说的。

他说如果前三月经水利时,胎也,就是经未断之前三个月,这个时候经水利,这个利就是通调啊、正常、通畅,每个月经血来的准时、正常,那么在经断三个月时,肯定这是胎了。后来断了三个月。下血者,后断三月,衃也,那么要是以前三个月就下血,就是三个月前,月经就不调,经常下血,那么经断三个月,这个不是胎,是衃,就是瘀血痞块。

无论他是已经有胎,但由于症痼为害而下血;或者是无胎而下血。所以血不止者,为什么这次下血就老不止了呢?其症不去故也,这是生理上的妙机,里头有恶血了,他要把恶血排除,那么这个排除不净,所以血下不止。那么这个没有旁的问题,当下其症,所以我们一般的出血的症啊,很多都是有瘀血的,这一段就是说这个。症去了自然就不下血了,你要是止血,有时候就不对了,是吧。他这里用桂枝茯苓丸主之。

这个桂枝茯苓丸呐,它去这个症块的力量那很好。在这我们可以与桃核承气汤呀来比较一下,这个为什么不同于桃核承气汤啊,它其人不如狂,不合并这阳明病,所以这个阳明病是多烦多躁,说胡话、谵语,那么其人如狂,有瘀血又有阳明病,这个可以其人如狂,所以桃核承气汤啊、抵挡汤啊都是这样子,都有一种攻下的药。可是你看这些个症候它没有,所以不用桃核承气汤,而用桂枝茯苓丸。

那么桂枝茯苓丸这个药呢,我们现在研究它一下子,这个桃仁、丹皮这两个药都是祛瘀的,祛瘀、去痞块儿、去瘀血块儿。那么桂枝、茯苓呢,治气冲心悸的,治气往上冲、心跳的,胎动在脐上者,这也是悸动啊,这个悸动就跟桂枝、茯苓有关系,一方面气冲,一方面它是悸动。那么这个芍药呢,在这个方剂里头它还是一个比较有补益性质的药,它滋养阴液,不过它也能够祛瘀呀,同时它也治腹痛。所以这个方剂对于瘀血证,尤其是有这个症痼的这种瘀血的痞块,而且伴有气冲、心悸和腹痛的,这个方子是非常好使的。因为这样子,所以我们对这个脑系血管病呀、心血管病呀,常用这个方子,这个道理呢就是有桂枝、茯苓,它治气冲、心悸,凡是身体上边的病啊,大概都是有气冲、心悸这个方面,尤其是心血管病,没有心悸的很少啰。同时它这个方子也止疼,因为它有芍药治拘急疼嘛。

那么这个方子和桃核承气汤我们在临床上都常用的,如果这个瘀血证它有可下的证候,比如少腹急结啦、其人如狂啦,当然用桃核承气汤了;那么如果这个瘀血证而不可下者,大概用这个方子机会多,尤其有这个气上冲啊、心跳啊,用这个方子机会更多了。所以我们这个心血管病、脑血管病,用它的机会都多,脑子出血它也是往上冲啊。所以我们研究这一个《伤寒》、《金匮》呀,无论是哪一条,像这节你看这个就认为桂枝茯苓丸只是治妇人症痼害的,把它能去症痼而止血的作用看成这么局限,这就不对了,当然是它能治这个病,那么其它的毛病如果有症痼啊,而且也有气上冲、心悸等等呢,都可以用。

所以他这个书上啊,哪一个方剂都是这样的,不是说在这一条,就是限制在这一个方面,不是的。这个方子应用的机会很多啦,我们最常用了。如果现在我们用呢,常用煎剂,用丸剂的时候不太多,那么就根据这个方子的份量,拿水煎就行,我们经常用啊,为了方便,都是做煎剂了。做丸呢,当然也可以了,那没问题。这个症痼害啊,不是一付药、两付药就能够完全好的,所以做丸子还是对的。

妇人怀娠六七月,脉弦发热,其胎愈胀,腹痛恶寒者,少腹如扇,所以然者,子藏开故也,当以附子汤温其藏。

后头注着方未见,其实这个方子就是《伤寒论》的附子汤。妇人怀孕在六七月的时候,这个胎呀发展的大概都差不多了,这个胎发育本来就胀,那么这一段是说她由于子藏,子藏就是指子宫说的,虚而失收,所以子藏开,那么这个风寒入侵,使之更胀,所以他说的其胎愈胀。本来就应该胀,那么由于子藏开,风寒之邪乘之,所以它更胀。

那么这种病啊会出现腹痛恶寒,这个恶寒呐,不是表证那个恶寒,它是指肚子说的,肚子不但疼而且怕冷,尤其小腹如扇,就像拿着扇子对小腹搧风的那样子寒。为什么呢?子藏开故也,这个就是子藏虚而失收,所以这个风啊容易进去,当以附子汤温其藏。

这个附子汤就是《伤寒论》的附子汤,里头有附子、芍药、人参、茯苓、朮。那么看看这个方子,腹痛有芍药;那么恶寒嘛,恶寒的厉害,它有附子;参、苓、朮健胃利尿去水了,所以这个方子我认为就是治这个病。这里之所以发热,是由于这个,它不是表证,所以脉不浮而弦,是寒邪内侵造成内有郁热,它是这么一个发热的情形,不是一个纯表证,所以不浮而弦。

这个脉弦就是寒呐,里头有寒邪,同时这个弦呢,也说明腹痛。咱们讲建中汤法当腹痛,它也脉弦迟啊,所以这个弦也主寒,也主腹痛,也主腹拘急。那么这个情形啊,古人认为是子藏开了,总而言之,它还是在子藏有虚,而且有寒,这个是肯定的,所以用附子汤温其脏,所以这肯定是《伤寒》这个附子汤。

这个附子汤你看也治这个病,它有芍药、附子嘛,另外也加上人参,那么这方子就是有心下痞硬,小便不利,腹疼,恶寒,与这个讲的很相投。但是有些医家呢都没提出来这个问题,就说方子没见,我觉得这个恐怕指的就是《伤寒论》里头的附子汤,你们可以看看,因为在《伤寒论》这个少阴篇这里头有这个方子,所以在《金匮》这里头有时候他就不搁的,这是一段。

这个全是妊娠啊常见的证候,妇人腹痛、恶寒、少腹如扇,这个扇不是指那个形状,是如搧扇子那个风侵袭那样难受,所以他说子藏开,肚子胀得厉害,芍药治急痛嘛,也就治这个挛急。

师曰:妇人有漏下者,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,有妊娠下血者,假令妊娠腹中痛,为胞阻,胶艾汤主之。

妇人有漏下,漏下就是咱们说的崩漏了,就是子宫出血了,不过出血厉害的,古人叫做崩,那么只是淋漓不净的,叫漏。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止者,半产,就是流产了,那么流产它要下血,而且这个下血是继续的下,它不止。也有在怀孕的期间而下血者。妇人子宫下血呀有这么几个方面,一个是漏下,就是平时咱们说是经脉不调了,就是咱们说的崩漏之类的;也有半产后而继续下血的;也有妊娠下血,这个情形也常见,有很多容易流产的人在这个有孕之后,多少还有见血,这个时候吃这个药都挺好使的。

假令妊娠腹中痛,为胞阻,这个是接着妊娠下血说的,假令妊娠下血而腹中痛,虽然它没说下血,其实里头有下血了,这为胞阻。这个胞指的就是子藏,指的是子宫,这是子宫里头由瘀血而胞受阻,就是指胎受阻,所以他叫做胞阻这个病名啦。为什么会下血呢,还是有瘀血有关系。里头有瘀血,所以还下血、腹中痛,那么这个叫胞阻。用胶艾汤主之。

大家看看这个胶艾汤,就是四物汤的加味,你看看有芎穷、有当归、有芍药、有地黄,这不是四物汤嘛。在这个四物汤里头,加上阿胶、甘草、艾叶三个药。这个四物汤咱们都知道了,一般都是说它补血,其实不是的,它也是祛瘀,不过它是一个强壮性的祛瘀药,就是利于虚证,不利于实证,那么这几个药呢,也多少有些不同。比如生地,它是寒性的强壮祛瘀药,与芍药这个药都是微寒,所以这个利于虚热证,不利于虚寒证。当归和川芎都性温,是温性的强壮祛瘀药,这个温呢,利于虚寒,不利于虚热。

另外那么这几个药还各有不同,这个芍药在《本草》上说呀治血痹,痹者就是这个疼呀,咱们说关节疼为痹症,湿痹、风寒湿痹证,都是疼,这个是有瘀血而发生的痹症,芍药是治这个的,所以它治这个腹挛痛嘛。那么这个地黄呢,虽然它也是个同芍药一样,也是偏于寒性的一个强壮祛瘀药,但是地黄这个药啊,能够解烦,他这个寒性啊比芍药寒的厉害,同时它有止血的作用,这个与芍药是不同的,与当归、川芎就更不同了。当归、川芎是不是一样呢,也不一样,如果是针对这个强壮的作用,那么当归比川芎强;如果是针对祛瘀散邪、辛温的性质,这个川芎胜于当归,两者也有点不同。

那么这四个药搁在一起呢作用是不寒不热,因为它有温性药,也有寒性药,把它混合起来用就不偏寒也不偏热。当然它们的量有大有小啰,这个芍药量啊比较大,它是四两,因为它治腹痛,前头有「妊娠腹中痛」,所以这个芍药量要大一点。另外呢,这个干地黄的量也大,咱们这个它没写份量,没写份量呢根据一般的用就是六两,那么根据情形在临床上,如果有脱血这么一种情况,那么这个药止血,还得加重剂量,所以干地黄还可以多用,这个它应该是六两,这本书上没注份量。

那么这个方剂主要是个止血药,所以净是些强壮性的祛瘀药,你看桃仁、丹皮都不用,那么这说明是一个虚证,就是有这个下血证,同时有虚脱的样子,所以他得赶紧止血,这是用强壮性的祛瘀止血的法子。这个药应用的机会也相当得多,一般的这个吐衄下血都可以用,但不是一个虚衰性的出血不行,得是真正虚,那么需要来用一种强壮祛瘀的法子,这个法子最好使不过了,这个也常用的啊。

那么这个是妇人在妊娠阶段常有的下血、腹中痛的病,一般都是由于自己不谨慎造成下血、腹痛、要流产,这种情况这个方子也很好使,这个方子常常配合这个参、苓、白朮,就是四君子汤合用这里头,治那个要流产,可以起那个安胎作用,也常用的,也挺好使。只要是见血,为得要止血安胎,那么我们用这个法子也行,它要实在虚的厉害,可以加点四君子汤,就是参、苓、白朮,这里头有甘草了,这个我也用过,不然我不这么说啊,就那个老范啊,他那第二个小丫头就是这个病,哎呀,她那个血出得很厉害,我就用这个方子合用四君子汤,吃完就好了,后来产那个小孩叫小阳子。所以这个方都常用啊,一般的失血证,要是有虚脱的情形,就是脱血的情形,出血相当厉害,这个方子都可以用的。

妇人怀娠,腹中□痛,当归芍药散主之。

这个就是绞痛啊,绞就是急,就是急痛啊。妇人怀妊,腹中绞痛,这也是胞阻之类啦,由于这个不下血,所以它不用胶艾汤,用当归芍药散就可以了,主要就是治腹痛。

这个当归芍药散治腹痛相当好使,你们看看这个药物组成就知道了,他这个芍药量用的最大了,芍药是一斤,我们平时用比这个量稍少一些,用一斤也没问题的。当归三两,芍药一斤,茯苓四两,白朮四两,泽泻半斤,芎穷半斤、一作三两,一般还是三两对。那么这个方子呢,只是说腹中绞痛有点过于概括,我们看看这个方子里有很多利水的药啊,茯苓、白朮、泽泻啊,可见它这个绝对有小便不利、头眩晕,茯苓、白朮、泽泻这几个药都是入胃啊,胃要是有停水,头都要眩冒、要晕的,所以大概都是一个冒的时候多;另一个晕的原因是她贫血,所以里头大量补血啊。

那么也就是上面那个胞阻之后,主要的症候是腹中绞痛,那么另外有小便不利、头冒眩,用这个方子最好使了,这个方子我们也常用的。咱们研究前头那个痰饮篇里头,说血虚者厥啊,不但厥,还手足痹,痹就是麻痹不仁的那个痹,所以这个当归芍药散,我们临床上治麻痹的时候也有可用的机会。你看我们治麻痹用那个黄耆桂枝五物汤,它主要是表虚,神经末梢按照西医说的就是发炎变质等等的吧,在中医来看就是表虚、病毒不去,所以用黄耆实表来治疗。那么如果更有血瘀水毒的关系,我们可以合用当归芍药散也挺好的,这个我也都用过。

所以我们治麻痹这种情况里头,当然有表虚的,得用黄耆;但也有由于血虚的,那么我们可以搁温性的当归、川芎这些药;那么也有这个由于停湿停水的,那么这里就得加减调理了,所以这个用方子就是这样的。我想起来这个其人血虚的不可用麻黄,咱们讲那一节不是有这个吗,应该纳麻黄而不纳,他改搁杏仁,他就由于这个血虚造成的手脚痹,我想起那个来了,在这顺便提一提。

那么其实是这个方子最常用不过了,我们治肝炎也常用它,用它这个道理在哪呢?就是活血祛瘀,它是个强壮性的祛瘀药,同时呢治挛痛,你看它这个芍药大量用啊,不是只是这个肚子里挛痛,哪方面拘挛它都治,比如胁下这种疼痛啊,它都好使。同时它那个祛瘀药,是强壮性的祛瘀啊,所以我们常常说它的活血、祛瘀力量差,可是这个强壮作用挺好,凡是这个血证感觉虚衰,有些不足的情况,那么这个方子都常用的方子。

那么在这一段呢,只是说是它这个胞阻啊,它分两个,一个是下血、腹中痛,那个当然要止血啦,用这个胶艾汤;那么这个也是腹中痛,但不下血,不下血你不要止血了,所以用当归芍药散,这个都是妊娠里头常见的一种病。这一章挺短的,讲得挺好,这应有都有了。

妊娠呕吐不止,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。

这就是恶阻啦,这个我们看着的病人呢是各式各样的,有的一开始就吐、恶心,一段时间后她自己慢慢就好过来了,这样的多,这样的就无需用药了。也有像这节厉害的,这个我也遇到过,那么就是一气到这个怀孕到临产,什么也不能吃,这种非治不可。所以他说一个妊娠、呕吐不止,大概这都是胃虚有寒,有饮、有水,所以他用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。

那么后世这个说法就是了不得啦,有说半夏碍胎,又说这个产前远热,干姜也用不得。可这个药我常用,我用的还是汤剂,还不净是用丸剂,很好使,不是那些医家说的那么一回事。所以临床上像这段说的,怀孕后,人一点饭都不能吃了,呕吐不止,而且也不是她自己能好的,那你非治不可,那么这只能是用这个半夏、干姜、人参,这个很好,这个方子好极了。

妊娠小便难,饮食如故,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。

这个小便难可不是小便不利啊,这个小便难只是小便艰涩,或热、或痛,它是这么一个小便难,由于这个病不在里,所以饮食如故。这是什么呢?这个是妇人怀胎常常有火,就是咱们说的泌尿系感染,是个慢性的,不是个急性的,所以他不用猪苓汤那种法子。

当归贝母苦参丸这个方子也是相当好使啊,慢性的这个泌尿系感染这个病,用这个也很好使,很好使的。苦参这个药啊,消炎解热,那么在本草经说它呀,治小便余沥不尽,就是小便有一点它撒一点,它不完,那么这么说明它是治这个咱们平时遇到的这种泌尿系感染。贝母这个药,咱不是说排痰、排脓吗,同时它也利小便,所以在这个本草上也有啊,说它治淋沥邪气。那么同时搁当归,为什么呢?因为这个妇人在妊娠的时候血虚,血虚它容易动热,你要多加小心,所以用当归补虚润燥,它也是一个补血润燥的这么一个法子。

那么这个方子大量用苦参,贝母、苦参在这里头占两个,当归只是一个,所以这个是个慢性,它不是急性的,一时半刻它也好不了,所以这个方子都可用的。它也是用丸,也不用汤药,饮服三丸,加至十丸。这个妊娠妇女常有这个小便热,就是热辣辣的痛,始终不好,可以给她吃这个药,这个小便难不是小便不利啊,所以张仲景这个条文他的用字很有分寸了。

妊娠有水气,身重,小便不利,洒淅恶寒,起即头眩,葵子茯苓散主之。

这个是小便不利。由于小便不利,造成外边停湿、停水,所以他说是有水气,水气就是浮肿啦,身子就重。洒淅而恶寒,这个像是风水似的,这个在表啦、在外啦。起即头眩,因为这里边有水,这是苓桂朮甘汤证,《伤寒论》里头苓桂朮甘汤那节,不是说「起即头眩」吗?

那么这个就是里边也有水,外边也有水。这个在妊娠也是常见的病,那么这种浮肿要是厉害的也可用这个药来治,这个药也相当的好,不过就算是不治疗,小孩生了以后,她的水肿也就下去,这个在临床上也经常见的。咱们要是门诊来个病人,你不能不给人家开方子,那么这个葵子茯苓散是最好不过了。

这个葵子是利尿,但是个强壮性的利尿药,它不伤人,所以大量用它,用一斤,稍稍搁点茯苓来利尿,它不能够伤津液,因为这个伤津液,就是亡血液嘛,在妊娠这个阶段啊,你得爱惜这个血液、津液啊,你不能让它大丧失,所以这个方子都好极了,大量用葵子和茯苓。它这个病也不是很了不起的病,虽然身上肿得是挺厉害的,脑袋一动呢就晕眩,这病人是挺痛苦了,你就给她吃这个,用这个方子,用汤剂也未为不可的,但是丸药是最好,它不是马上啊,丸药就是求缓治的,这是散,不是丸药,用散。

那么这一节啊,头一段讲的是寻常有症痼,那么要是下血不止,有的是为胎,有的干脆就不是胎,怎样的辨别这个,桂枝茯苓丸那一段都有详细提。那么以下就是谈及的这个到六七月的时候啊,妇人的肚子胀得厉害,再腹痛、恶寒,那么他说是子藏开,可以用附子汤,这都是经常见的病喽。

再就有妇人腹痛下血,这下血就说明它用胶艾汤,它应用面挺大的,它不是单独就讲这个妊娠下血,同时提到漏下啊、半产续下血不止啊,可见这胶艾汤全治,这些个病它全治,它特地提出漏下和这个半产漏下不止,都说明这个血液丧失的多,人是虚的,就是我刚才说这个有脱血的现象,血虚,所以他才用胶艾汤,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止血药,这种都相当好啊,这也是常见的病,在这个妊娠期间,下血这经常见着。那么另外呢,在妊娠期间就是不下血,肚子痛这种胞阻病也可以见着,他用这个当归芍药散。

那么另有呢,有这个胎火嘛,这个有胎是随着这个体质的,不是人人都这样的,常常并发这种泌尿系感染,是个慢性的,用这个当归贝母苦参丸,这个方子就妙不可言。那么再有呢就是这个水肿、水气病,这在这个妇科里常有。到这就讲完了,在这个妊娠这个阶段就这么几种病,那么底下这个,恐怕这都是后人附的啦。

妇人妊娠,宜常服当归散主之。

这个妊娠没病不要吃药,说常服当归散主之,没有什么道理,恐怕这是后人附的。不过这个方子还是挺稳的,他这个是四物汤去了生地了,加点黄芩,解烦祛热,那么加点白朮,他这个温胃祛湿啦。这个方子等于就是个安胎的药,要是没有病,你安哪路胎啊,吃了反倒不好,所以我认为这个不是他的原文了。

你看看方剂后头说的也是,妊娠常服即易产,这个我有经验,就是当归芍药散这个药,我们是调经的,常吃这类的属于生化药了,它能够化淤,能够强壮补血,它使临产容易,有这个道理,这个方子也有当归、川芎这类药,当然也能起这作用,产时候易产,它老调理血液嘛。产后百病悉主之,这就不行了,产后百病都是用这个方子,这不是张仲景的口气,他不会这么说话的,所以这个方子,我肯定这是后人补注的。

妊娠养胎,白朮散主之。

这个也是跟上面一样。这个白朮散不像上面那个平稳,它这里头有蜀椒,这是个比较温性的药,一般说这个产前远热也不应该用这么大的温性药,而且没有什么意思,搁牡蛎更没什么意思,它这里又没有精神上不好的地方,咱们用牡蛎在伤寒论里头都是用在这个发惊啊、发惧啊,牡蛎收敛安神,你搁这里头安胎有什么用啊,所以这个方子啊,不如上边那个方子纯,更不要随便轻易用,不是说养胎用它就好。

这底下还有些服法,这个自己看一看吧,这个没什么大的用处。至于底下这节更不对了。

妇人伤胎,怀身腹满,不得小便,从腰以下重,如有水气状,怀身七月,太阴当养不养,此心气实,当刺泻劳宫及关元,小便微利则愈。

这更糟,这个在《医宗金鉴》里就说这是错误的,我看也是错误的,因为这话也费解,你看太阴当养不养,此心气实,这个话都是没法说的,而且劳宫、关元这些穴位啊,在有孕都扎不得的,扎了是要坠胎的。

所以这个也是后人搞的,不知道怎么回事,你们研究针灸的,这个穴能扎不?她有孕,不能扎呀。所以这个书啊,安胎以后这几节,都要不得,这个没有病不要安胎吃药,这是有钱人才有这个事啊。那么他这个主要的放在前头的,他讲得很好很好的。

返回页首 向下
 2014年WWE赛事 | 世界最快浏览器:Opera 简体中文优化正式版v12.17
杂医阿基师
一品莲子官
一品莲子官
杂医阿基师

帖子数 : 2912
官饷 : 8342
官声 : 0
注册日期 : 14-08-25
年龄 : 35

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 - 页 2 Vide
帖子主题: 回复: 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   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 - 页 2 Empty2014-10-19, 17:40

如果喜歡該書,請支持購買正版(26元)——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(修订本)(附光盘1张): http://www.amazon.cn/gp/product/B005HN0NT8/ref=as_li_ss_tl?ie=UTF8&camp=536&creative=3132&creativeASIN=B005HN0NT8&linkCode=as2&tag=adminz-23

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(上半部分)

问曰:新产妇人有三病,一者病痉,二者病郁冒,三者大便难,何谓也?师曰:新产血虚,多汗出,喜中风,故令病痉;亡血复汗,寒多,故令郁冒;亡津液,胃燥,故大便难。

这一段他说是妇人的那个产后啊,常常的同时发生这三种病。那么一个呢就是痉,痉咱们讲过了,就是抽啊;第二个呢就是这个郁冒,这个郁冒啊就是昏冒;第三个就是大便难,就是大便硬。那么这三种病不是说是一个一个发作,是同时发作的,这个在产后啊,常有这种情况,这个郁冒和这个痉同时发作,我们拿现代话说就是近乎休克,人手脚也凉啦,人事不知,这在我们家乡的话就是产后昏迷这个这种情况,当时也有些救急法子,给些小孩子尿的啊,这都是乡村那么搞法。

那么这三种病他为什么同时发作、为什么产生这三种病,他故作一个问答里解释了。他说新产血虚啊,这个妇人新产之后啊,由于失血,所以她血虚。那么又由于这个虚而多汗啊,那个产妇是多汗,又多汗出,那么这个所谓阴阳俱虚啦,血也虚,津液也虚,这样子容易遭受风邪,而喜中风。

这个津液、血液都虚,再遭受风邪,就会产生一种邪热,之前讲《金匮》那个痉湿暍篇,讲过啰,这最容易发生痉病啊。咱们说这个柔痉、刚痉,也都是在感冒的情况之下发生的,尤其柔痉啊,由于这个津液虚他容易发生痉,这是解释这个痉发生的道理。

亡血复汗,寒多,故令郁冒,这个昏冒是怎么发生的呢,本来就亡血而又复汗出多,那么这就是所谓正虚者邪凑之,寒多,寒多就是饮往上冲逆,这个寒指的是水说的。那么这个郁冒,比眩晕还甚啦,由于这个血液虚,拿现代话说就是脑贫血啊,一时这个人身体液丧失太多,由于血液、津液都丧失,那么这个时候里边有些这个水气再冲逆的话,这两方面合起来最容易发生郁冒,所以由于这个贫血而产生的一种郁冒、昏冒,就现代西医说呢就是发作性的脑贫血,这个一时的血虚也容易发生这种情况,这是这个郁冒的发生,这个道理在这个产后啊也容易发生的。

亡津液,胃燥,故令大便难,他这个血液、津液俱有所亡失,那么胃中的水分也少啊,所以胃中燥,大便就要难,他这个大便要干的。那么在这呢,他就解释这三种病在这个新产妇人容易发生的一个道理。

产妇郁冒,其脉微弱,呕不能食,大便反坚,但头汗出。所以然者,血虚而厥,厥而必冒。冒家欲解,必大汗出。以血虚下厥,孤阳上出,故头汗出。所以产妇喜汗出者,亡阴血虚,阳气独盛,故当汗出,阴阳乃复。大便坚,呕不能食,小柴胡汤主之。

那么这个讲的是具体的证治啦,同时他解释这个郁冒发作的机理。他这个本来是三种病同时发作,那么最重的一点还是在郁冒,虽然当时也抽啊,或者大便难啊,但主要的还是这个郁冒,因为这个昏厥挺吓人的。其实这个病没有什么,如果护理好了,不吃药也可以好的,它是个一时的现象。

这产妇郁冒这个病,其脉微弱啊,微者,无阳气则脉微,无阳气就是没津液,他古人把这个阴阳啊,尤其张仲景这个书,把血认为是阴分,他叫做阴,津液属于气分,他叫做阳。咱们讲那个桂枝汤不就讲过了嘛,太阳病,发热汗出者,他说是卫强营弱,欲救邪风者,桂枝汤主之。他这个营呢,就指的是阴,卫指的是阳,卫也指的是脉外的气啦,这个气是什么,就津液。

那么这个地方也是一样的,他说产妇的郁冒根据前头的解释,她不但血虚,津液也虚,所以脉既微而且弱,所以咱们的那个讲《伤寒论》阳浮而阴弱,阳浮着热自发,阴弱者汗自出,阴弱就是指脉里头这个血液。那么由于这个阴阳俱虚,所以脉微弱,这个阴阳俱虚与后世说法不一样,阳不是指着热说的,不是的啊,这个要注意,要不后面说得你们就看不懂吧,这个解释与后世医家是不一样啦。

那这个产妇郁冒啊,是个贫血的现象,津液虚脉应之微,血液、营气也不足,所以脉应之弱,所以脉微弱。呕不能食,这个就是对照上边说的那个多寒哪,他胃有饮,往上冲逆不能吃东西。大便反坚啊,可是胃虽然有饮气往上冲,但是他这个肠子在胃以下还是干而无津液的,他胃有停水大便不应该坚啊,但是他这个大便反坚,因为他这个是体液丧失太多,虽然胃里头他是有些饮气啦,但是主要在这个肠胃里头还是一个缺少正常的体液、水分,所以他这个大便啊反倒坚。它不像一般的情形,一般的呕逆、胃有水,大便不坚的,唯独这个不一样。

但头汗出,身上没有汗,就是脑袋出汗,说明什么呢?就是这点津液啊,它往上亢。那么咱们《伤寒论》讲小柴胡汤时,说「上焦得通,津液得下,胃气因和」,那个是津液整个亢于上,所以他解于上头,胸胁满也是这么个道理,但是在胃以下反倒没有津液,所以咱们应用小柴胡汤时,对于大便干燥,反倒能够通大便,本来小柴胡汤里边没有通大便的药,他就是因为缓解上边啊,这种热解瘀祛,津液这就下去了。所以这里他也但头汗出,他主要就是讲这个,最后他还是用小柴胡汤来治疗了,他有点解释柴胡汤的意思。

所以然者,那为什么郁冒有这些个脉证呢,这是由于血虚而厥,主要是血虚,根据前头这个产后血虚嘛,她亡血多,血虚到一个相当程度,不达到于四末,手脚就凉而厥。厥而必冒,这个血虚到这么一个四肢血液不到的程度了,这个脑袋肯定就有贫血的现象了,所以在这个情形之下,他要眩冒,就是解释这个脑贫血啦,也解释这个脉微弱。

冒家欲解,必大汗出,所以这种冒啊要是欲解的话,一定要出大汗的,什么道理呢?他底下解释了,以血虚下厥,孤阳上出,这里头就是说我刚才所说那个,古人啊把气分,就是津液,叫做阳;这个血液呢,营气呢,它叫做阴。他这个主要是血虚,就是阴虚啦,而不达四末而厥。孤阳,就像我们所谓太阳病发热汗出者,此谓营弱卫强,这个卫强就是孤阳,营血是虚,但是这卫气啊它往上亢,所以叫做孤阳,简言之就是营卫不和了。

那么孤阳反而亢于上,所以他但头汗出,主要是解释但头汗出的道理,这是古人对这个病理的一种看法喽,是不是这样子,我们讲完大家就可以讨论讨论。所以产妇喜汗出者,亡阴血虚,阳气独盛,故当汗出,他说这个冒家欲解,必大汗出,那么何以产妇喜汗出呢?他底下解释了,亡阴血虚,也就是说血虚又亡阴啊,就是阴血少了,阳气独盛,他这个脉外的这个阳气啊独盛,所以我们用桂枝汤,调节营卫也是这么个道理,发汗这个办法啊,就是攻阳,桂枝汤让他出汗嘛,那么攻阳,让阳不强了,他就救阴,就使阴阳能和了,古人他也许是这个的看法,是不是这样,咱们不管,这篇道理这是古人的说法。

这个阴血虚于内,而阳气独盛于外,在生理这个方面啊,他应该汗出,汗出怎么样,能抑阳,他的阳气就少了,所以桂枝汤发汗攻阳,治这个营卫不协,他都是这种治法,这一节他主要就是论这个道理。阴血虚于内,阳气盛于外,那么这得怎么样呢?应该汗出,使阳气平下来救阴,而阴阳才合,这是古人的一种看法,这是他解释郁冒所以喜汗出的道理。

至于从全面的这个证候来看呢,大便坚,呕不能食,他是柴胡证。虽然他这个郁冒、痉、大便难同时发作,但是证候所现的是柴胡证。方才我讲了,在《伤寒论》里有啊,虽然他是胃不和,大便坚,是阳明病,但是他反应在胸胁这一部分,有胸胁满、呕不能食,这时候吃柴胡汤是可以的,《伤寒论》说是上焦得通,津液得下,胃气因和。那么这个呢他是大便坚,而呕不能食,那肯定是小柴胡汤的一个的适应证,所以用小柴胡汤主之。

那么这个地方我们不要认为昏冒、大便硬、以至于痉就用小柴胡汤

,他必须得有这些证候,主要是呕不能食,「呕而发热,小柴胡汤主之」嘛,在《伤寒论》里有的,这主要是小柴胡汤证。中医就是辨证,可是有一些对辨证的解释有些问题的,我们这一章里有很多这个问题,后面要讲了。咱们说产后风,是不是风啊?这是值得研究的,古人是这个看法。你看那小孩子,有七日风、三日风,是不是风,现在证明肯定不是,现在的小孩子抽风的少得多了,因为医院卫生提高,不让他有感染的机会,抽风是孩子受到病菌感染嘛,早先生孩子很容易感染,像我们家乡最糟糕了,就拿普通的剪子剪脐带,那差不多就要发生风,什么是风,就是感染。

可是现在大家还是这么讲,你看后面讲到产后风了,它都不是风了,哪是风呀,现在医院产科窗户早就给你打开了,咱们家可不是,捂得溜严哪,真像这里头说的,汗出得非常的多,那才是容易招受外感,其实还是卫生的问题。这个咱们讲多了,这个古人的看法,这是规律。看这一段也是,大便干,呕不能食,是小柴胡汤证,那你就用小柴胡汤。那小柴胡汤证是个什么病呢,什么它也不是,可是不论什么病,要是有小柴胡汤证,用小柴胡汤都可以治疗。不仅是治这个病,咱们在临床上很常见的。

这个地方研究古人书,一方面本意要把它弄清楚,然后还得有个理想,或叫思想吧,古人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,没法有个合适的解释,比如营卫失调,本来血管内外的液体是一个恒定的量,可是它这个量不恒定了,就叫营卫失调了,这与西医说得也很对,但是不是像古人的那种看法,还值得再研究。

病解能食,七八日更发热者,此为胃实,大承气汤主之。

这是根据前面那个大便硬了。那么吃小柴胡汤也可以通大便,而且一切症候都可以好。可是到了七八天之后,她又发热了,又发热这肯定是内实的问题了,她以前就大便难嘛,那在这个时候有用大承气汤的机会。

这个书啊,不像讲《伤寒论》,他这个症候都不够全面,这个道理呢是因为大承气汤,咱们在《伤寒论》反复讲,大承气汤有大承气汤证,不是说大便干就吃大承气汤,那不糟踏人吗?这节也是,虽然他提一个大承气汤,那么如果是胃实、是大承气汤证,用大承气汤,那是没问题的。不过除了大承气汤,有没有用别的方剂的机会,也有啊,所以他这个书叫《金匮要略》,要略他就不那么详细。

你像大柴胡汤啊、调胃承气汤啊、小承气汤啊诸般内容,去内热通大便的药有得是,也就是说我们见到什么方证就用什么药就对了。我们不要认为产后妇人大便一干就都吃大承气汤,那就糟了,这个地方都要注意。那么后世也有些犯病的地方,他先有个主见,说这个妇科,产以前要远热,少吃热药,热药能够使得流产。那么产后呢,多虚,要避寒,可是你看这个时候用大承气汤。产后是多虚,可是虚是津液虚,更容易蕴热,这就是的,而且治疗还是要辨证,该用大承气汤就用大承气汤,也没错误的。

现在可不是这样了,有些大夫见到大承气汤证,他也不敢用,那就不对了。所以他这个书这也是好的地方,他把大承气汤给搁到这个地方,本来是七八日更发热者,这是胃家实的一个症候,未必是大承气汤,就像我方才所说的,他特意搁个大承气汤是告诉大家要辨证,不要用你先前有的一些主观,认为产后就是虚,虚极就是寒嘛,所以要远寒的,其实不是的,这个说法有毛病。

产后腹中绞痛,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。

绞痛就是急痛,虚寒这个疼啊就是急痛,咱们讲的虚劳篇里少腹里急,就是肌肉绷得挺紧,但是按着里头是空的,这个绞痛也是急痛的意思。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,当归生姜羊肉汤咱们前头讲了,在寒疝宿食篇里,这是一个温补的药,用羊肉、当归补之,用生姜来散寒,所以它也治寒疝腹中痛和虚劳不足。

那么这就是方才所说的产后多虚多寒,腹中绞痛,这样的情形有用当归生姜羊肉汤的机会。那是不是遇着产后腹中绞痛就都要用这个方子,也不是的,底下还有好几个腹痛的也是不同的治疗,我们在临床也是这样治。

产后腹痛,烦满不得卧,枳实芍药散主之。

这个重要在烦满。烦者,是多热之像;满,是胀满了。冲对胀满的用药,可以知道这个不是实胀,是由于气滞而影响血痹,芍药这个药啊在本草上说治血痹,也就由于是它有袪瘀血的作用,临床上腹满痛者常常加芍药,也是因为它治一种腹急痛、腹挛痛。另外《伤寒论》也提到脚挛急可以用芍药甘草汤,芍药也可以缓挛急,所以日本在研究芍药腹症,认为是腹拘急、腹挛急,这是对的,但是用这个方子也不是必需得有腹症,但要是大量用芍药它是有这个腹症的,这是肯定的。

那这里其它症候也要考虑,比如这个它有枳实,它是有胀,是气滞,所以这个药它行气、去血痹而治腹挛痛的。临床上这个情形很多,这个一般的产后妇女腹痛多是枳实芍药散,也有是瘀血的。咱们说这恶露不净,这都有了,这些都是产后应该分清的。头一个他提出腹痛是虚寒,用的是当归生姜羊肉;那么第二个呢,就是气滞血痹这类的腹痛。

师曰:产后腹痛,法当以枳实芍药散,假令不愈者,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,宜下瘀血汤主之;亦主经水不利。

这个是瘀血为主,一般来说产后腹痛,多是由于气滞造成血不行,那你就是用行气的方法来治血痹痛就可以了,就用枳实芍药散,所以这个他说产后这个腹痛啊,依法应该用枳实芍药散。那么咱们从这个「依法」可以知道,当然也是有烦满不得卧的情况,这个是气滞血痹的这种情况,所以依法给吃枳实芍药散。

假令不愈者,吃这个还不好,可见得这个不只是气滞的问题了。此为腹中有干血着于脐下,脐下的部位,就咱们《伤寒论》上说的膀胱,像热结膀胱那都是指部位说的,与膀胱没关系,所以把桃仁承气汤证啊说是在太阳病的膀胱蓄血证病,那是瞎闹,太阳病哪是那样的,这搁在脐下了,你说与肚脐是什么关系啊,这是都是指部位,干血着于脐下,和膀胱那部位是一样,和我们平时说的血实的这个部位。

宜下瘀血汤主之,这赶紧得下瘀血。那么这个下瘀血汤呢,也主经水不利,就是不是产后,一般妇人有经血不利、腹痛,它也治。那么这个方子是大黄、桃仁、蟅虫三味药所组成。蟅虫这个药啊,类似水蛭、虻虫,但是在临床上它有一个特殊作用是止疼,而且它性寒,蟅虫是寒性药,因为它也有烦满嘛,主要是治陈旧性的瘀血,比桃仁、丹皮所治的瘀血要顽固一些,所以只是用桃仁不行,必须要搁蟅虫。蟅虫对顽固瘀血颇像水蛭、虻虫,但它有止痛的作用,所以它搁蟅虫。当然它也有胀满了,这个胀满属实,所以搁大黄,不搁枳实了。

它这三味,末之,炼蜜和为四丸,以酒一升,煎一丸,取八合,顿服之,新血下如豚肝。新血两个字,恐怕是错误的。它前面说是干血着于脐下,或者就是干字,再不然就是个瘀字,新血没什么道理,恐怕这是有错字,干血或瘀血都是对的,如豚肝还是干血,下来这个东西就像那猪肝似的,那肯定还是干血。干血也是瘀血之类了,所以叫下瘀血汤嘛。

那么以上三段,他把妇人产后腹痛的各方面都交代了。有的属于虚寒的,有的属于气滞血痹的,有的血着于脐下这个部位而不去。那么底下呢,还是接着腹痛来说。

产后七八日,无太阳证,少腹坚痛,此恶露不尽。不大便,烦躁发热,切脉微实,再倍发热,日晡时烦躁者,不食,食则谵语,至夜即愈,宜大承气汤主之。热在里,结在膀胱也。

产后七八天的时候,没有表证,无太阳证,所以不是产后受风的问题。少腹坚痛,这是瘀血的地方了,少腹这个地方按着硬而且痛得厉害。此恶露不净啊,这没有问题,妇人产后这个血液呀,所谓恶露,不是正常的血,应该去,去净了就好了,这是恶露去而没净,它集成一种坚块在少腹的地方又坚又痛。那么这个症候呢,是什么样子呢,不大便,烦躁而且发热。切脉呢,较比实,微实不是又微又实,微实是实得也不太厉害。

再倍发热,但是发热有一个定时,它这是倒装句,应该是日晡时烦躁者,再倍发热,它在日晡所的时候,发热加倍。它这是倒装句,古人的文章这样的很多,不要被弄胡涂了。一到日晡所的时候,她本来就烦躁发热,到这个日晡所的时候,就是日将落,这是阳明病的一个征候啊,这个时候烦躁发热都加倍。不食,这个不食讲阳明篇讲得很多了,这个不食,要是开始得阳明病,这里头有寒,就是有水了,中寒者不能食嘛,他里头有东西了也不能吃,真正是热,热施于里,就大便干了,也不能食。这个不食,就是指后头这种,它里头有东西而吃不下去,一吃呢,就要说胡话,食则谵语,说胡话就是胃不和嘛。

至夜即愈,这个辨证这地方都好啊,至夜即愈说明什么问题啊,这不是恶露自己来弄成郁热的。这个瘀血证啊,你看要是热入血室,是昼而安静,一到夜间如见鬼状,瘀血证啊他这个郁热啊都在夜间,白天还好。阳明病不是这样的,阳明病是日晡所厉害,到夜间反倒好了。所以他说至夜即愈,指的是再倍发热这个情况,一到夜间就好了。这说明什么,这就是辨证,主要的这个热是在里,并不在血实。

这底下有解释,干脆用大承气汤,不必搁其它的去瘀药。什么道理呢?就是热在里,就由于里太热了,使得这恶露结而不行。结在膀胱也,不是在膀胱这个部位蕴热而结,不是的,是由于里热、由于阳明病,换言之,一吃大承气汤,阳明里热一解,这个血自行,这地方都好啊,这个至夜即愈不是废话,所以我们辨证,这地方都要记的,瘀血的郁热这种情况都是夜间多,白天挺好。所以这书要前后看,你看那个热入血室是白天好,夜间厉害,那这为什么用大承气汤呢?就是这么个道理。

如果这恶露不净在于恶露滞而为病,那我们用可下的,桃仁承气汤什么的就行了;不可下的,桂枝茯苓丸什么的也行啊,都可以去恶露嘛。但是这个不是恶露的滞而为病,是纯粹受阳明里热的影响,而使恶露结而不行,这种情况用大承气汤就可以了。这个地方都挺好,他的辨证给人很多启示,那么到这他把腹痛就讲完了。

还有一种恶露不净的腹痛,这在产后都是最常见的。恶露不净,他特意举了一个大承气汤证,由于里热造成的,一般的他都没说,所以这一段,我认为非常精彩。不是一般的就没有了,而是没说,你自己可以看看,像前头有个下瘀血汤了,其它的学过的药都有可用的机会了,有相应的证就行了。那么最后,他提到产后中风的问题了。

产后风,续之数十日不解,头微痛,恶寒,时时有热,心下闷,干呕汗出,虽久,阳旦证续在耳,可与阳旦汤。

产后风者,就是产后遭受外感,中风即中风邪了。续之数十日不解,好几十天不好。症候呢,头痛,还有些恶寒,所以表还没解。时时有热,发热是一阵一阵的,有时还是有热。心下闷,干呕汗出,虽然久,但根据症候看,还是桂枝汤续在罢了,说明还是用桂枝汤了。

这个阳旦证,就是桂枝汤证,那后世又说什么桂枝汤加黄芩叫阳旦汤,桂枝汤加附子叫阴旦汤,这都瞎说。林亿他们说得对,就是桂枝汤,《医宗金鉴》他们都给改了,说阳旦汤是桂枝加黄芩,他这个没有桂枝汤加黄芩的情况,没有。阳旦汤就是桂枝汤的一个别称,这个没什么了不起,虽然久,还是阳旦证续在的情况,那仍然可以用阳旦汤,就是可以吃桂枝汤。那么这个产后风,这个病也很多,一般桂枝汤证最多见。

妇人中风七八日,续来寒热,发作有时,经水适断,此为热入血室。其血必结,故使如疟状,发作有时,小柴胡汤主之。

以下这个热入血室这几段都是《伤寒论》的,那么这也是妇人常遭遇的一种病,因为有例假的关系了。妇人中风七八日,就是得的太阳中风证,这个病到了七八日,正是去表内传的时候。在表证的时候是发热恶寒,内传到少阳了,就是往来寒热,发作有时了。续来寒热,就是暗示往来寒热,发作有时。

经水续断,经水来也适于此时而中断,当然在七八天以前就来了例假了,那么在这个病由表内传的这个时候,月经断了,那么这个肯定就是热入血室了。假若热入血室,经水适断,这是其血因热而结,这是内传的邪热,乘着经来之虚,而入血室,而经血呢,也因为热而结,所以才中断,那么才会发生以上症候。

故使如疟状,发作有时,就是往来寒热,发作有时,不是以前的中风表证那样子了,由于有这个情形才是柴胡证。中医治病讲辨证,不论热入血室也好,任何其它的杂病也好,现柴胡证,用小柴胡汤是没错的。往来寒热,发作有时是小柴胡的主要症候之一嘛,这个时候虽然是热入血室,少阳热结,血自然因热而结,因热去而已了。

这是头一段,这一段主要就是太阳中风,在这个阶段里,她以前就来了例假了,在七八天的时候,按照一般这个病的常规,应该内传了,在这个时候可能发生少阳病的症候,原来来的月经也适于此时而中断,这肯定是热入血室造成的,所以血也因蕴热而结,那么症候呢还是少阳证了,所以还是用小柴胡汤。

妇人伤寒发热,经水适来,昼日明了,暮则谵语,如见鬼状者,此为热入血室,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,必自愈。

治之这两个字在《伤寒论》上没有,是个衍文,不要。上面说是太阳中风,这个说太阳伤寒。无论中风也好,伤寒也好,都有热入血室这种情况。

这个是开始得伤寒的时候,就是没有汗这种太阳表证,这时经水适来,一方面得的太阳伤寒,另一方面来了月经了。昼日明了,暮则谵语,这个谵语本来是阳明内实的一个症候,但是阳明证,他不是昼明了。这个瘀血证啊都是夜间利害,白天很清楚,不说胡话,一到夜间,发生谵语,那么这个肯定是一种瘀热、瘀血的一种问题,所以这是热入血室,并不是一开始就得了阳明病,不是。这个病好好看一看,只是夜间谵语而已,没有其它的症候,而且这个经水适来啊,也没有像上边那样中断。

常常的,妇人得外感,由于经水适来,可是热入血室,可也常常的这种邪热随经血排出而解,这也是可遇不可期的事情,这也像因衄而解同一个道理。假设经血也不中断,也没有其它症候,只是暮间说点胡话而已,这不要紧的,这个不要瞎治。无犯胃气及上二焦,就是不要妄行汗下,那么这个病一定自己能好。

这个在临床上我们常能遇到,有些病可以观察,热入血室多种多样,如果它来了,其人如狂,闹得非常凶,那就不要等待了。而这只是夜间说点胡话,经水照常,那么这个邪热肯定要因经血而排泄的,这个临床上也很多,所以这时候不要瞎治。大夫治病也是,该用药用药,不该用药也不能随便用药。

妇人中风,发热恶寒,经水适来,得七八日,热除脉迟,身凉和,胸胁满,如结胸状,谵语者,此为热入血室也,当刺期门,随其实而取之。

这一节也是经水适来,这个经水适来,为什么治疗啊?一看就明白了,虽然这个经水适来,并没中断,但这病不是那么简单了。虽然热除脉迟,身凉和,这是表已罢了,但这个热啊全陷于里了。胸胁满,如结胸状,那么这是一个柴胡证,就是说这个病不是只是热入血室,他已有少阳证的反应了,而且这个谵语不是暮则谵语啊,白天也说胡话了,这与上边那个不同了,那么这个肯定不治是不行了。

这个治疗呢,只是用小柴胡汤是不行,由于还出现谵语烦乱,那么可以用柴胡证配合桂枝茯苓丸这类的,如果大便秘结,还可以用大柴胡汤,否则用小柴胡汤也可以的。他这个是用的针法,当刺期门,期门穴就是去胸胁邪热的,用以去少阳阳明之邪热。虽然是热入血室,但是证反应所在的是处在胸胁,所以他刺期门,随其实而取之。

上边的那个热呀整个到血室,而且人只是暮间谵语,没有其它症候,经血

正常,那是要好、自愈的一个形像。这个则不是了,一方面热入血室,一方面上面有胸胁满如结胸状、又谵语这个情形,这个有少阳病入于阳明病的样子。所以他要随其实而取之,当然用旁的方子治疗也可以,不刺期门也可以啊。

这是第三段,同是热入血室,头一个用小柴胡汤也可以的,现的柴胡汤证嘛,血结了,血中断了。第二个不要治疗,血既没结,也没有其它的症状。这个第三段,虽然也经水适来,但症候很突出了,马上胸胁满如结胸状,而发谵语,这个病不可轻视了,这得赶紧治疗,当然刺期门也是个法子了,这个一般用大柴胡汤和桂枝茯苓丸可以的。

阳明病,下血谵语者,此为热入血室,但头汗出,当刺期门,随其实而泻之,濈然汗出者愈。

这一段不应该搁这里,这个是在《伤寒论》阳明篇。这个热入血室,不限制是女人才有,男人也有,男人也有血室。不过女人血室指的是子宫,男人在小腹膀胱这个部位也叫血室,所以他这一段并不是只是对妇人说的,这是泛论。

阳明病,下血而谵语者,这阳明病本来是胃不和则谵语,要下血呢,这是热入血室,这是迫血妄行嘛,这热入血室而迫血下行。那么虽然热入血室,但是热还上亢,但头汗出,身上不出汗,说明里不和,表也还有,底下说刺期门,里和表也随着和了,也随其实而泻了。

这个也是用刺期门,刺期门这个法子,在《伤寒论》里也有,它是个少阳证,但少阳证不太全面,有的时候可以刺期门。那么这一段也是,阳明病,下血谵语,没有其它的症候,但头汗出,头汗出这是一个少阳病有的一个症候,热不得旁达,从脑袋出;又不是整个阳明病,「阳明病,法多汗」,不是但头汗出。所以这个症候在柴胡证上不那么明确,也没有明确的承气汤证,所以在这个时候常常刺期门,这个在《伤寒论》上有,刺期门是去少阳阳明之邪热,热去血也就自止了,这纯粹是热迫使血室之血妄行。

返回页首 向下
 2014年WWE赛事 | 世界最快浏览器:Opera 简体中文优化正式版v12.17
杂医阿基师
一品莲子官
一品莲子官
杂医阿基师

帖子数 : 2912
官饷 : 8342
官声 : 0
注册日期 : 14-08-25
年龄 : 35

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 - 页 2 Vide
帖子主题: 回复: 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   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 - 页 2 Empty2014-10-19, 17:41

如果喜歡該書,請支持購買正版(26元)——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(修订本)(附光盘1张): http://www.amazon.cn/gp/product/B005HN0NT8/ref=as_li_ss_tl?ie=UTF8&camp=536&creative=3132&creativeASIN=B005HN0NT8&linkCode=as2&tag=adminz-23

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(下半部分)

这一段不应该搁在妇人杂病里头,这个不专指妇人说的,这恐怕是这书经过后人整理误收在这里,张仲景的书当时是失散了,看有热入血室都集中到一起了,那么这里头就有一些问题了,但是搁这也没有什么大问题,也没什么大关系。上面这几段,全是说的热入血室,热入血室这种病,以妇人为多,男人比较少,尤其在表病期间更加少,因为妇人有月经的关系了。

妇人咽中如有炙脔,半夏厚朴汤主之。

炙脔,脔就是肉了,所以炙脔就像我们炒肉,有个肉片粘到嗓子上似的,吐也吐不出,咽也咽不下,就像有这东西,古人就管这个叫做梅核气,吐之不出,吞之不下。《千金》对这个的说法较比对头,「胸满,心下坚,咽中帖帖,如有炙肉,吐之不出,吞之不下」。它用厚朴,准有胸满,胸腹都可以满,所以心下坚,心下也较比硬,虽然坚不一定有,但是因为有厚朴心下这个地方当然也不宽快了,所以我们对症候的观察,《千金》说得比较详细。

他这个药里头有厚朴,也用半夏、茯苓、生姜,就是小半夏加茯苓汤,是下气治饮的、治呕的嘛,饮而呕用小半夏加茯苓汤,前面讲过了。他这里用厚朴消胀行气。苏叶这个药是个行气的药,大家都知道了,所以既有水也有气。古人说气结,此之谓也,就是觉得气有所结滞,不但在嗓子,在胸、心下都觉得不痛快。

这在临床上常遇见这个病,这个方子非常好使的,所以后世管它叫做大七气汤,这个毛病也叫梅核气,这个方子常用的,既去饮它就健胃。临床胃病有的时候胀满不欲食,我也常用这个半夏厚朴汤,这个半夏厚朴汤配合茯苓饮我常用。因为他是胃虚停饮,停饮胃都是不好,不是大虚衰,就是胃气不怎么好才停饮,所以他这个半夏用的相当重,一升就是一小碗,半夏这个药下气去饮治呕,合用茯苓、生姜,成小半夏加茯苓汤,我们前面讲的痰饮篇,你们看一看里面有的。另外搁消胀行气的厚朴,既能够行气也能够去饮。这个病究其因还是痰饮、气结这么两种因素造成的。

妇人藏躁,喜悲伤欲哭,像如神灵所作,数欠伸,甘麦大枣汤主之。

这个藏躁,是指的心脏说的,这个你们看前面的风寒积聚篇就有,你们看看这一大段,讲心脏,心中风的这个,就是五脏风寒积聚篇,最后这一段「邪哭使魂魄不安者,血气少也;血气少者属于心,其人则畏,合目欲眠,梦远行而精神离散,魂魄妄行。阴气衰者为癫,阳气衰者为狂」,这一段正是说的是这个。

他是血少心气虚,那么其人不安,这个躁就是不安了,就是不宁,是指的心说的。喜悲伤欲哭,像如神灵所作,数欠伸,频繁打哈欠,这都是魂魄不安的一种反应。那么这类的病呢,在五脏风寒积聚篇我刚才念的那一段要好好看一看,那就是由于血虚,或血少心气虚,才发生这种病,这也就是癫的一种。

当然这个应该用补药,尤其要用甘缓,一般说甘以缓急呀。甘草、大枣、小麦,这都是甘性药,而缓其急迫。小麦是补心、补心气,所以这个藏躁指的是心脏,有的人说是指补阴血说的,错了。这个药也常用,也挺有意思,这个妇人悲伤喜哭,可以用这个药,就是小孩子夜间哭得特别厉害,有时候有的人用这个药也起作用。不过不是虚证可不行,不是虚证吃这个药觉都睡不着。我有这个经验,我有次给人看病就给弄错了,她不虚,可这人精神失常,她当时也是好哭,给她开的这个药,第二天她就找我去了,说:你给我吃的什么药,我一宿没睡着。然后就赶紧换了药,后来给吃的桂枝茯苓丸那种药就对了,她是实证,所以虚实还是很有关系的。

所以藏躁,心脏虚而躁扰不宁,可以用这个,实证用这个就坏了,这个要注点意,我那会儿也是没注意就随便开了方子,因为是朋友的爱人,老委屈,我就给开这个,其实是错了。

妇人吐涎沫,医反下之,心下即痞,当先治其吐涎沫,小青龙汤主之;涎沫止,乃治痞,泻心汤主之。

这个地方啊都是简文。只是吐涎沫就用小青龙汤,这个很成问题了。她这个吐涎沫,是指小青龙汤证整个说的。吐涎沫,就是有痰饮了,小青龙汤当然是治痰饮的方子,但是没有外邪,用小青龙汤还是不行的。这里是指咳逆倚息不得卧而吐涎沫这类的病,那么它是小青龙汤证,这个大夫没用小青龙汤去外

邪、去内饮,没这么治,而反下之,那心下即痞,这治错了嘛。

那么这时外邪还是没解,所以当先治其吐涎沫,吐涎沫也是一个简单的话了,它还是心下有水气、表不解的小青龙汤证,所以小青龙汤主之。小青龙汤证,在这个书里和《伤寒论》里都讲得很多了,要只是吐涎沫就吃小青龙汤是不行的。小青龙汤证不渴,所以嘴里多唾沫,吃了小青龙汤,渴了,口也干了,涎沫止了,那就是没有表证了,只是心下痞,就吃泻心汤就可以了,这个泻心汤,指的是三黄泻心汤说的啊。

妇人之病,因虚积冷结气,为诸经水断绝,至有历年,血寒积结胞门。

到这是一小段。这个妇人的病呢,与男人的病不同,主要就是一个月经的关系,经,就是月经。这个月经不利呀,主要的不外乎这么几个问题,第一个是虚,就是虚损啊;第二个积冷,积冷者,不是一时的受寒了,是受寒有些时间了;第三个是结气。这三种原因都能够使经水断绝。

那么有的一闹很多年,所以至有历年。血寒积结胞门,那么这就是经脉不通了,这个血寒者凝了,积结于胞门,胞门就指的任脉说的了,这个任脉主胞门嘛,任脉病,则病带下。下面有分这么三段。

寒伤经络,凝坚在上,呕吐涎唾,久成肺痈,形体损分。

这一段文章都是四六句,可能不是张仲景的文章,而且内容看起来也不像。这段说明什么呢?说明这个风寒伤了经络了,凝坚在上这个我们看肺痿肺痈那一章就可以知道了,这个瘀血凝坚在肺。呕吐涎唾,那么久而成为肺痈,但也有时候成肺痿,呕吐涎唾这说的是肺痿,那么时间久而呢也为肺痈。形体损分,那么这个人呢要消瘦的,损分就是消瘦。这是第一段,他说上焦受风寒之邪,而为肺痿肺痈这类的病。

在中盘结,绕脐寒疝,或两胁疼痛,与脏相连;或结热中,痛在关元,脉数无疮,肌若鱼鳞,时着男子,非止女身。

这又一段。这个寒盘结于中焦,在中盘结就是在中焦了。绕脐寒疝,这个指寒了。或两胁疼痛,这个是指肝脾这类的病。与脏相连,这是说的这个寒可以有这些类的病,盘结于中焦。

或者热结于中,指的也是中焦。痛在关元,关元就指的是少腹那个部位了,这个指的是瘀血,这个热结呢指的是瘀血说的。脉数,指的有热,要是有疮呢脉也数,不过他说这个脉数不是有疮,那就是有热了。什么热呢?他是指瘀热说的,是指瘀血了。

肌若鱼鳞,因为瘀血他这个皮肤甲错。时着男子,非止女身,这个是总结上面两段。风寒在上焦而为肺痿肺痈的病,或寒盘结于中焦而为寒疝或胁痛,与脏相连,以至于热结在中,脉数若不是有疮,那么就是有瘀血了,身若鱼鳞哪。那么这类的病不光是女人有,上焦、中焦他说的两段,男子也有,这个不是女人单独有的,所以时着男子、非止女身啊,他指这两节说的。底下这个就是整个说的女人啦。

在下未多,经候不匀,令阴挚痛,少腹恶寒,或引腰脊,下根气街,气冲急痛,膝胫痛烦,奄忽眩冒,状如厥癫,或有忧惨,悲伤多嗔,此皆带下,非有鬼神,久则羸瘦,脉虚多寒,三十六病,千变万端,审脉阴阳,虚实紧弦,行其针药,治危得安,其虽同病,脉各异源,子当辨记,勿谓不然。

这个文章也不是太好,意思更没有什么意思了,主要讲到那个经水不调了。在下未多,就是经血有障碍,而排出不多,意思是这样,所以经候也不匀。这个能造成什么病呢?接着就是写的病理情况,有的时候能令阴挚痛,少腹恶寒,有的是阴中痛或者少腹寒。或者连腰脊,下根气街,这个气街是个部位了,疼痛也往后连着那个腰脊也疼。气冲急痛,气上冲而发少腹急痛。膝胫痛烦就是下肢啊,这说的是器质上的病,它举这些。

那么另有呢,还有精神方面的一个症候。奄忽眩冒,就是昏冒啦,奄忽就是忽然的意思。状如厥癫,他的形状啊,像厥像癫,厥就是逆,骤然间发生的,癫就是癫狂。或者呢有时候他就是忧伤,很凄惨。悲伤多嗔,无故悲伤恼怒,这一切都是精神方面的失常。此皆带下,非有鬼神,看这个样子像有鬼神的,其实不是,这都是属于带下病,这个带下就是妇科病的意思,像这个下血不止叫带下,白带也叫带下,所以任脉有病则病带下了,这是《内经》上的话,妇科病都叫带下病,这不是有什么鬼神。

那么久而不愈,人也越来越瘦,脉也虚,人也多寒。三十六病这个不可靠,这是古医书上有这么一个说法,但是现在这个病名没有这个书了,他说妇科有三十六病啦,变化万端啊,只要审脉阴阳,虚实紧弦,那个紧弦也没法儿代表不一切了,就是为了押韵,就这四六句,这不是张仲景的文章。行其针药,治危得安,这都说空话。其虽同病,那么全是带下病,都是这个由于经水失调了,但是这个脉可不是一样的,证也不一样,得好好辨,不要以为说的是不对的。

这一段话没什么意思,都是后人附的,《医宗金鉴》把它搁头一段上去了,认为这是一个总纲,这是错的,你们看看前头这个杂病说了得多了,也不限于他这个说法,底下还有也不是这样的,所以这么一段是后人附的,这个文章肯定不是一个人写的,这一段看一看就可以了,意思没有什么大意思,而且这个经血失调了你看底下的治疗都不是他说的由于虚损、由于积冷、由于结气,都不是的,底下你看看就知道了。

问曰:妇人年五十所,病下利数十日不止,暮即发热,少腹里急,腹满,手掌烦热,唇口干燥,何也?师曰:此病属带下,何以故?曾经半产,瘀血在少腹不去,何以知之?其证唇口干燥,故知之,当以温经汤主之。

这个下利呀,《医宗金鉴》改得对,应该是下血,利应该是个血字,他不是下利数十日不解了,如果是下利那不是带下了。他说妇人在五十啊,一般说这个地道就应该不通了,就是经应该断了。那么这个妇人呢,反而病下血数十日不止,这个临床上有的,在更年期有这种情形,尤其她这个是真有病。暮即发热,我们前面讲这个瘀血证啊都是夜间重,咱们讲那个热入血室,昼日明了,夜则谵语啊。暮即发热,她这个一到夜间就发热,肯定这个热是个瘀热,瘀血之热。

少腹里急,腹满,这个瘀血证啊,陷于少腹这个部位的多,所以少腹急结,咱们讲桃仁承气汤啊、抵当汤啊,全都是少腹满、少腹里急,这都是瘀血证,在腑证里头有这情形,尤其在少腹。手掌烦热,唇口干燥,这是血虚,血虚生内热就是指的这个,血虚津液它也虚,所以五心烦热嘛,唇口干燥,这是瘀血证的一个反应。

那么他就说,妇人年五十应该没有例假了,那么现在这个妇人下血数十日不止,还有这一系列的这个症候,这是什么道里呢?师曰:此病属带下,这就叫带下之病,带下她不是下血不止吗,也叫带下,白带也叫带下。他说为什么她有这个病呢?说她这个准是以前曾经半产,瘀血在少腹不去,这么一个原因造成的,那么怎么知道呢?你看那个症候就知道了,其证唇口干燥,故知之,唇口干燥,一方面是津虚血少,一方面也是瘀血证的反应,由于这个所以知道是瘀血不去,当以温经汤主之。

这个很好了,我们对于妇人调理月经啊,一般说用大攻下的都很少,我们看看温经汤的这个药,研究研究很有意思。这个药啊他是有吴茱萸汤,你看吴茱萸、人参、生姜,他去大枣,搁桂枝,那么这个呢也就是温中降逆。这个生姜是降逆的;桂枝治气上冲,也降逆。他既用吴茱萸汤,温中降逆;同时他又用麦门冬汤,你们看看麦门冬汤也很全,人参、半夏、甘草、生姜、麦门冬,这不是麦门冬汤嘛,它是滋补润燥而健胃补虚的。麦门冬这个药啊,它是一个甘寒补胃阴啊,现在的人都爱用石斛啊这类的药,其实麦门冬这个药挺好挺好的,所以咱们在炙甘草汤中也用它,竹叶石膏汤啊、麦门冬汤啊都用它,都是有津液枯燥。

这个津液从哪来呢,从胃来的,你得健胃,所以他这个用吴茱萸汤合用麦门冬汤温胃补虚,从胃上下手,这个道理在哪儿呀?胃是生化之本,气血之源啊,这个胃不恢复不能生津,那么这个光祛瘀不行啊,本来这个下血数十日不止了,所以他这个虚啊就用强壮药,这个当归、川芎、芍药、阿胶、牡丹皮,仅仅用这么几个中药,这几种药是强壮祛瘀,而且有止血的作用,它有阿胶嘛,但是也的确祛瘀,它这个药啊是生新祛瘀,无一不备,瘀血不去,新血不生,你光祛瘀不生血,她这个人就虚的不得了啊,所以我们调理这个妇人月经啊常用温经汤。

温经这两个字非常有意思,这个胃喜温不喜寒,所以他以温经为主,那么这个久久的瘀血,你不能够大祛,微温能使之行,寒之这血反到凝了,所以我们调理月经的方剂,这个温经汤加减合适是最好使的。我们在临床上,也有的时候她有时候现柴胡证,这个也很多,比方胸胁满哪、恶心啊、不愿吃东西呀,这个小柴胡汤证是常见的,我们就不要用这个大祛瘀药,就配合当归芍药散,非常好使,与这都差不多。

像这个补中益气汤啊都有用的机会,所以后世用这个四物汤,究竟这个生地还是有碍处的,生地止血比较寒呀,它对胃有影响,所以一般不用它还是对的,后世用这个四物加四君就是八珍汤了,根据这个变化来用药也可以的,但是这个生地不能用呀,更不能用熟地了,用来用去胃弄坏了,倒不能吃东西了,光一个四君子汤啊,那力量很薄。

这个吴茱萸汤合麦门冬汤,既温中又养液,咱们说是补阴了,所以这个方子叫小温经汤,在调理妇人经脉的时候常有用的机会,但是胃必然现这个症候,这个症候主要是这个人不愿意吃东西,又恶心,他用这个吴茱萸汤去大枣、加桂枝。那么在这个情形之下,这个芍药用的量不大,如果呢肚子痛得厉害,你配合当归芍药散,比这个应该还强。所以有的时候啊,现柴胡证,我们就配合当归芍药散,与这个方子都差不多。如果有头痛呕吐,或者头晕,加吴茱萸也是可以的,与这个方也差不多了,一般在调理月经在妇科用这个机会最多。从这个方子治疗他底下写得很清楚,右十二味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分温三服,亦主妇人少腹寒,久不受胎,兼取崩中去血,崩中它能治,有瘀血它也能去,或月水来过多,及至期不来,这就是调理的办法。底下这个全是讲的妇人的月经的问题了。

带下,经水不利,少腹满痛,经一月再见者,土瓜根散主之。

那么调理月经也不是一概而论啊,我们方才说的是最一般了,也有有热的,这个就是。带下,经水不利,少腹满痛,经一月再见者,这个月经提前啊,多有热,延后多有寒,这个一般来说倒还差不多,提前大概是有热的多。

少腹满痛这个是实证,但它也不是大攻,你们看一看啊,他用土瓜根散主之,这个土瓜根和蟅虫全是一个寒性祛瘀药,她只是有热,他用寒性祛瘀药,用桂枝、芍药呢,它既调营卫,也治腹满痛,这桂枝加芍药汤不也治腹满痛。所以我们治病啊不要太主观了,当然这个调经是以温经为主,这是一般的说法,但有些是热的,底下的就是这样子,热就得用寒性药了,寒以去热呀,但是这个他也没有用攻法,底下的如果是经闭也可以攻。

寸口脉弦而大,弦则为减,大则为芤,减则为寒,芤则为虚,寒虚相搏,此名曰革,妇人则半产漏下,旋覆花汤主之。

这是错的,这个在虚劳篇里讲了,妇人则半产漏下,男人则亡血失精,后头应该还有一句,也不能用旋覆花汤。这个旋覆花汤是行气、祛结的一种药,那怎么能治漏下呢?所以这个旋覆花汤可不能用。这个在前面呢讲这个肝着,旋覆花汤主之,他那没有方子,那么在这里才有旋覆花汤,可见这个旋覆花汤应该在那,应该是治肝着,那是气结。这个旋覆花汤它是这个下气、破结的一种药,旋覆花、葱、新绛全是,那么这个漏下你不能再行气破结了,所以这里是错的。

他这里是讲的脉,脉是革脉,革脉是主什么呢?主妇人半产漏下,主男人亡血失精,这个在虚劳篇里有这一段,他又搁在这了,搁这儿他还用个旋覆花汤,就不对头。这个前面不是说了妇人漏下,崩中漏下或半产下血不止者,或者是妊娠下血,应该用胶艾汤主之,那都包括了,没有用旋覆花汤的道理,这个可见是错了。

女人陷经漏下,黑不解,胶姜汤主之。

黑不解,这个也不象话,黑不解怎么讲呢,没法讲。陷经漏下,就是这个经血下陷而漏下不止,这也就是用胶艾汤嘛,这是肯定的。大概这一段与上一段可能是一段,妇人则半产漏下,男人则亡血失精,妇人如果漏下不止者用胶艾汤,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形。

他搁个黑不解,黑不解什么意思啊,注家就说血色黑不解,只能这么说,那也不是用胶艾汤啊。崩漏下血不止,这个胶艾汤都可以治的,那么在这里胶姜汤还没有见着,应当指的是胶艾汤,这个在妊娠篇说的很明白,看看就知道了。「师曰:妇人有漏下者,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,有妊娠下血者」,那么这几种都可以用胶艾汤,这不都包括在里面了吗,漏下者就是她这个陷经漏下,半产下血不止它也治嘛。所以这两段大概是一段,就是用胶艾汤主之,这个黑不解,这怎么看都像是抄错了,这用词也不是那个原样的,这个很明显的看出错误,这个旋覆花汤不能够治漏下的。

妇人少腹满如敦状,小便微难而不渴,生后者,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,大黄甘遂汤主之。

这个敦啊是古人一个祭器,装食物的,妇人少腹满如敦状,就像在小腹扣了一个东西似的,像敦的那个样子,祭器的样子;那个满呀,形像就像倒扣的碗似的,当然是没有碗那么大了。这个少腹满要是小便自利呢?那表示有血,小便不利那是有水而不是有血。

那么她这个少腹满如敦状到底是有血还有水呢?底下的辨证非常好啊。小便微难而不渴,微难不是说小便绝对的大不利,微难也多少有一点,但是不是整个停水,整个停水,水不行,气不化,那人要渴的,这里她不渴,可是有些停水,有些停水也不致于如敦状少腹满那个样子啊。生后者,要在平时,还不敢说她里头有血呀,可是她这个是在生产以后发生的,这恐怕是里头有瘀血了。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,那么产后最容易恶漏不尽了,从这个少腹满如敦状,小便微难而不渴,有水是肯定的,同时也还有血,因为什么呢?因为她是生后,就是新产之后,在这个时候她有这种情况,肯定里头有血,就是在这个血室里头既有水又有血,他用大黄甘遂汤主之。

不过她这个瘀血还是少啊,他不用其它的峻烈的祛瘀药物,他搁点阿胶,这个非常好,祛瘀之中讲育阴之道嘛,这个阿胶虽然是血分药,配合大黄也能祛瘀,但是它这个药主要还是有育阴的作用。那么甘遂在里头主要是下水。他这个辨证啊主要的在这两句话,第一个小便微难,真正要是小便一点都没有啊,那干脆都是水;再一个是生后者,生产以后而小便微难而不渴,那你要考虑到也有血,可是这个血究竟是不太明确,也不是太厉害,所以搁了阿胶。

这些个辨证就很好,但是这个方子是不常用的,临床也很难遇到既有水又有血在这个血室里头,要遇到这个呢,真正有产后少腹满如敦状,小便不是绝对的不利,微难,微微的有一点不利,那么产后肯定既有恶漏不尽,里头又有水,这时候你可以用,这个辨证都是非常细的了。

妇人经水不利下,抵当汤主之。

这个不利下,不是月经不调啊,这是经闭,经闭不利下,就是用其它的药也不下。这个临床上也常有,我们这两天临床遇着一个精神病啊,她这个例假啊吃抵当汤才下,上次我给她用了抵当汤,她月经下了挺大一块的、很多很多的,现在她这个精神大致是好了,她以前拿斧子砍人,在精神病院治疗很长时间,现在这个人挺好。我用其它的祛瘀药都不行,她这个例假就是不见,用抵当汤这个是真有力量,我就用这个方子,不过我还加芒硝了,因为她这个大便也特别干,人也是癫狂。

所以这个调经,你看这个温经汤以下,这些方子都是一个调经的,漏下不止的,用这个胶艾汤,前面讲过的了,也有生产之后有水、有血,你该攻也得攻,如果是经闭,那就不是一个调理例假的问题了,这得攻了,该用抵当汤的就用抵当汤。这些与前头讲的那一大段有些什么关系呀,都没有关系,所以前头那个肯定不是张仲景的文章。

那么我们抵当汤讲很多了,水蛭、虻虫这类的祛瘀药啊,它就是这个瘀血非常的顽固、陈久,那你非用这类的药不能祛瘀,像那个蟅虫跟这个都差不多,食血的动物都能祛瘀,这在祛瘀药里头是最重的药了。

妇人经水闭不利,脏坚癖不止,中有干血,下白物,矾石丸主之。

妇人有干血是在子宫,这个脏啊就是指的子宫说的,坚癖而成坚块,癖就是积聚,坚硬的积聚不去,这个不止就是不去,那么这个坚癖是什么造成的呢?就是干血,这个子宫里头有干血而成了坚癖不去,那么就经闭不利呀,而只下白物,白物就是白带了,那么这个就用矾石丸主之。

这个矾石丸就是矾石、杏仁两味药,这个药还是一个祛湿去白带的一个办法了,杏仁咱们也讲过是一种祛水的药物,但是对这个干血,它是治标的办法,先去白带,矾石丸也只能去白带,那么这个干血呢,还得用其它的药来帮着治,就是那个大黄蟅虫丸什么的都可用。

上二味,研末,烁蜜和丸枣核大,内脏中,就是指子宫,剧者再纳之,轻的一次就可以好,重的没好再用一次,这个指的治白带说的。

妇人六十二种风,及腹中血气刺痛,红蓝花酒主之。

这个六十二种风也是不可靠的,跟那个三十六病一样,主要的呢是腹中刺痛,这个腹中刺痛是血气痛。这个红蓝花啊就是咱们现在用的红花,它起行瘀定痛的作用,把它做成药酒喝肯定起作用,这个都是普通的常备的一个药物了。如果妇人的血气刺痛久久不愈,攻也攻不得,补也补不得,用药酒的法子也是挺稳当的。

妇人腹中诸疾痛,当归芍药散主之。

这跟我们前面讲的吐涎沫用小青龙汤主之一样,这都是简文。妇人腹中诸疾痛,原因多去了,全拿当归芍药散主之,那就不对了,当归芍药散咱们讲过了,这里既提出个妇人,总是关于血液的问题。这个也像上面妇人血气急痛是一样的,那么这个就有用当归芍药散的机会了,不是说遇到一切的妇人腹中疾痛就要用当归芍药散,不是的。

当归芍药散我们用它,一方面有瘀血、血虚,拿现在的话说她有贫血的现象,有肚子痛、发急痛。另外呢有小便不利或者有头晕,它有一些利尿药嘛,里面有茯苓、朮、泽泻,所以我们遇到这类的,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都可用当归芍药散。

妇人腹中痛,小建中汤主之。

这跟上边的一样也是简文,这个简文张仲景是有道理的,因为小建中汤前头都讲过了,和当归芍药散一样,不是妇人腹中痛就要用小建中汤,小建中汤它不关乎血气,而是关于虚寒这类的腹中痛,腹中发挛痛、急痛,那当然可用小建中汤了,小建中汤也不只限于女人,男人有这个病也可以用啊,他这个都是简文,像这个腹中诸疾痛,当然在简略了,可是我们根据以前讲过的分析就不简略了。

问曰:妇人病饮食如故,烦热不得卧,而反倚息者,何也?师说:此名转胞,不得溺也,以胞系了戾,故致此病,但利小便则愈,宜肾气丸主之。

妇人也有这么一种病,饮食如故,饮食如故可以说是里无病,不是胃肠有什么病。他说烦热不得卧,而反倚息者,咱们说那个短气都是里头停水了,这个倚息,人得靠着东西才能呼吸,要不他就气短得厉害,这和小青龙汤里有个咳逆倚息不得卧是一样的,不过这个不咳逆,就是短气。

凭依物而来呼吸,就叫倚息,这是什么呢,这就是停水,这个水在里头,它不下行,它停在上边,它压迫横隔膜,你躺也躺不下,越躺越往上压迫的更厉害。师曰:此名转胞,说这个是转胞病,这个胞指的是水胞,膀胱。不得溺也,这是由于转胞,膀胱啊有些扭转而不得溺,尿不得由下排出,所以压迫到上头。

什么原因呢?以胞系了戾,这个胞系指的是输尿管说的,膀胱咱们说它只有下口没上口,其实看这个解剖里头它有的,输尿管呀进到膀胱。了戾就是转折,转折了折迭了就叫了戾。故致此病,这个很好啊,这个就是人蓄水,咱们说的这个肾下垂呀,也常能够发生这种病,由于人的肌肉或者组织,它平时都有个紧张力量,可它现在松驰了,而输尿管曲曲转折,尿下不去了,所以甚至于这个肾脏也往下垂,压迫这个地方,所以他有这种病。

但利小便则愈,肾气丸主之,用普通的利小便不行,得用肾气丸。肾气丸这个药啊,里面净是补药嘛,主要的是它能够恢复机体的机能,使这个输尿管弛纵的力量恢复了,那自然这个小便也就利了,肾气丸也是利小便的药,但是它是起强壮作用,里面主要是附子的作用,所以这个八味肾气丸啊,你要把附子、桂枝拿掉,它就不起这个作用了,一点儿也不起作用了。附子这个药啊,它能够使沉衰的机能得到振兴。

由于这一段说的八味肾气丸啊,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发,像这个妇人阴吹,就是子宫下垂呀,用八味肾气丸的机会也很多,它就是这个组织太松驰了,肾气丸它能够恢复这个机能,所以肾气丸的应用啊,前头有,它对下焦虚衰是起作用的,古人对肾气丸这个名字起得也好,它对下焦沉衰引起的一切症候使起作用的。阳痿不是补不得,也有这种阳痿,真正是下焦沉衰的,用肾气丸也有治好的。八味肾气丸如去掉桂、附就叫六味地黄丸,什么用也没有,就起不了这个作用了,咱们补肾就单用这六味,后又出了个十味地黄丸。

妇人阴寒,温阴中坐药,蛇床子散主之。

蛇床子这个药啊,它是杀虫止痒、治恶疮等等的作用,杀虫杀菌的。他用这个药呢,是温阴中坐药,主要的是妇人自己觉得子宫里头有寒,但也许是生疮,也许是湿痒,你们用蛇床子散这种坐药的法子都好使的,就用这一味药,把它做成末子,和白粉少许,白粉是指铅粉说的,铅粉也杀菌燥湿,总而言之是去湿去痒,但是有湿就寒。和令相得,如枣大,绵裹内之,自然温,她自己感觉里头凉,纳之自然温。

少阴脉滑而数者,阴中即生疮,阴中蚀疮烂者,狼牙汤洗之。

这种病妇科也常见,一般呢用狼牙汤洗,狼牙也是治疮痒的一种药,尤其对阴疮挻好使。这个阴疮的地方呀用狼牙汤洗,内面洗不着,所以用绵缠,就像现在用的棉花球呀,蚕茧那么大,浸汤沥阴中,来洗涤,这不是在外头,一天可以洗四遍,这都是一种外用药。

胃气下泄,阴吹而正喧,此谷气之实也,膏发煎导之。

这个病我遇到过一个,是在我私人开业的时候,有个半大老太太是这样,她那个厉害得很,坐哪不敢动,一动呀那声音大得很,叫阴吹呀,这个吹气的吹呀。那么这种病大概都是谷气实,这个谷气实啊,吃泻药不行,它不是实证,是一个虚证,你看看这个胃气下陷,李东垣说的那个清阳下陷哪种样子。虽然下陷,可是它是大便不通,所以说此谷气之实也。用膏发煎,膏发煎前头咱们讲过,猪膏就是猪油了,把它炼了,把头发放猪油里头,油开了头发就化成灰了,这个东西是通大便的,古人治疗发黄有时候也用这个法子,前面也有提过。

返回页首 向下
 2014年WWE赛事 | 世界最快浏览器:Opera 简体中文优化正式版v12.17
杂医阿基师
一品莲子官
一品莲子官
杂医阿基师

帖子数 : 2912
官饷 : 8342
官声 : 0
注册日期 : 14-08-25
年龄 : 35

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 - 页 2 Vide
帖子主题: 回复: 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   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 - 页 2 Empty2014-10-19, 17:42

至此,全書已經全本都發完了,如果您喜歡該書,請支持購買正版紙質書(26元)——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(修订本)(附光盘1张): http://www.amazon.cn/gp/product/B005HN0NT8/ref=as_li_ss_tl?ie=UTF8&camp=536&creative=3132&creativeASIN=B005HN0NT8&linkCode=as2&tag=adminz-23

返回页首 向下
 2014年WWE赛事 | 世界最快浏览器:Opera 简体中文优化正式版v12.17
 

《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》全集在線閱讀(附正版紙質書購買地址)

   
2页/共2到页面 : 上一页  1, 2
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
中医自救养生中文网 :: 娱乐休闲驿站 :: 在线读书时间-

全球最大的百货网购及中文书籍零售商——亚马逊(中国)!

您是第 位来访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