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亡国三恶因》是于右任先生1910年发表在《民立报》上的旧文,全文百余字,分析了清朝亡国可能的三个原因。本文为“中国旧闻日报”记者陈事美选取的一篇解读文章,据原文标注,作者不详,且文章有删节。本文开篇录用了于右任先生《亡国三恶因》全文。
于右任简介:
于右任(1879年4月11日-1964年11月10日),原名伯循,字诱人,尔后以“诱人”谐音“右任”为名;别署“骚心”“髯翁”,晚年自号“太平老人”。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,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,也是我国近现代政治家、教育家和著名草书书法家。
下文为《亡国三恶因》原文:
民穷财尽,社会破产,国家破产。国有金,吝不与人,为他人藏。此其一。
善不能举,恶不能退,利不能兴,害不能除。化善而作贪,使学而为盗。此其二。
宫中、府中、梦中,此哭中、彼笑中,外人窥伺中、霄小拨弄中,金钱运动中,一举一动,一黜一陟,堕其术中。此其三。
下文为对《亡国三恶因》一文的解读:
以上于右任所说三点,非常具体而清楚地说明了清王朝灭亡的原因。
不管大清多么强大,只要具备了上述三点,决不会逃出灭亡的命运。
第一,说的是大清老百姓贫穷,社会呈败落之象。
老百姓为什么贫穷?
因为“国有金,吝不与人”,财富不往普通人手里流动,国家与民众争利。财产归权贵私有,日夜不停地盗卖国家资源。劳苦民众虽竭尽劳作,所得不足以维持生计,两极分化严重。
第二,行善的不能受到褒扬,作恶的不能受到制止,社会道德急剧下滑。
官员虽多,但不作为,使“利不能兴,害不能除”。善恶本人兼而有之,好的社会制度能使坏人变好,坏的社会制度却把好人变坏。
所以于右任说“化善而作贪,使学而为盗”,其实都是制度造成的。
第三,说的是大清只能用出卖国家利益的手段来维持自己的统治。
贫富不均、两极分化,才会有“此哭中、彼笑中”的现象。“外人”指列强,“窥伺”中华大地,伺机捞起好处;“霄小”指内奸,挑动拨弄,出卖国家利益。
搞金钱外交,用通商拉拢外国政要“助纣为虐”,维持其祸国殃民的统治。“侦探”渗透国外华人社区,“金钱”收买外国政要,甚至行为举止,罢免升迁,都以金钱利益为动因,这样方法岂能不使社会败亡?
于右任从以上三点看到了一个大清必然灭亡的趋势,结果被他说中了,这篇文章发表后不到一年,貌似强大无比,繁荣昌盛的满清“盛世”就轰然倒台了。